-
题名多维身份视域中的设计——以战后德国的设计发展为例
被引量:7
- 1
-
-
作者
李砚祖
张黎
-
机构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11,163,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设计艺术的民族特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10BF063)
-
文摘
"国家"在设计史的叙述当中常包含有"地域"等范畴的空间意涵。但从文化研究的视域来看,"国家"与设计的关系,则更多地反映在"身份"这一维度。本文以20世纪后半叶德国工业设计的发展为例,从国家形象、民族记忆以及政治复兴三个方面对设计的多维身份及其意义进行阐释。本文认为,务实与自律是工业设计为战后德国塑造的新的国家形象特征;日常与感性是战后工业设计带给德国民族集体记忆的崭新关键词;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现代主义在德国设计史中集结了错综复杂的意义根系,谨小慎微成为战后德国工业设计政治复兴的主要态度。以"身份"的维度重读设计史,能发现"设计"二字背后更多的文化张力,从而有助于人们更加清晰地认知当下的设计现象。
-
关键词
德国工业设计
国家身份
民族记忆
政治复兴
设计
-
Keywords
Industrial design in Germany,national identity,national memory,design politics
-
分类号
J02
[艺术—艺术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