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想史叙事中的范式性遮蔽——智者学派何以在政治哲学史中消失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铭 刘洋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7-153,共7页
苏格拉底及其弟子在学术界被很多人看成是古希腊自然哲学转向政治哲学的标志。这种看法虽然也有一定的依据,但在今天人们对理性主义政治学的反思中,它却多少是坚持理性主义认知范式的结果。除去这种范式所带有的特定遮蔽,我们可以看到... 苏格拉底及其弟子在学术界被很多人看成是古希腊自然哲学转向政治哲学的标志。这种看法虽然也有一定的依据,但在今天人们对理性主义政治学的反思中,它却多少是坚持理性主义认知范式的结果。除去这种范式所带有的特定遮蔽,我们可以看到古希腊政治哲学发展史的另一幅画面:智者学派具有自己特点鲜明的政治哲学思想,它全面参与了政治哲学转向的过程。当今时代变革催生的"认知范式"转换正颠覆着理性主义政治哲学史的解释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哲学史 认知范式 理性主义 苏格拉底 智者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德性到欲望:教育的古今之变——基于政治哲学史的考察 被引量:3
2
作者 李长伟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7,共5页
在古典政治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里,教育是一种引导理性灵魂向善的活动,而不是一种关切欲望满足的技术性活动,教育的目的是培育灵魂卓越的好人,而不是培育操弄技艺以获取欲望之物的卑贱之人。不过,伴随着近代政治哲人马... 在古典政治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里,教育是一种引导理性灵魂向善的活动,而不是一种关切欲望满足的技术性活动,教育的目的是培育灵魂卓越的好人,而不是培育操弄技艺以获取欲望之物的卑贱之人。不过,伴随着近代政治哲人马基雅维利、霍布斯、洛克对古典的灵魂德性的批判和对肉身欲望的高扬,人的教育"由高贵走向了世俗,成为关切"欲望"的教育。理性固然在这种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理性不再是人的本质之是,而只是实现赤裸欲望的工具。真诚又聪明的人,而不是受理性约束的好人,成为了教育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 欲望 教育 政治哲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政治哲学意蕴--从罗尔斯对马克思的质疑谈起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无双 孙寿涛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2-39,共8页
在《政治哲学史讲义》中,罗尔斯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驳斥为“不充分”(Insufficient)且“多余”(Superfluous)的,反对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中对剥削的定义,主张分配正义优先于生产正义。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理论内涵中有着丰富的政治哲学意... 在《政治哲学史讲义》中,罗尔斯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驳斥为“不充分”(Insufficient)且“多余”(Superfluous)的,反对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中对剥削的定义,主张分配正义优先于生产正义。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理论内涵中有着丰富的政治哲学意蕴,“劳动是唯一的价值源泉”是马克思正义诉求及对资本主义批判的理论依据和逻辑起点。罗尔斯未能理解这一理论依据的真正要义所在,从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做出了有失偏颇的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价值论 罗尔斯 正义 政治哲学史讲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契约方法论的效用与局限 被引量:6
4
作者 唐丰鹤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3年第6期76-81,共6页
本文立足于方法论的基本立场 ,将契约视为是政治哲学史中有关国家形成原理等根本政治学说的一种重要的解释方法 ,探究它作为一种政治解释方法的强大解释力的根源和它在解释过程中可能具有的局限性。本文首先从宏观的角度追问 ,契约方法... 本文立足于方法论的基本立场 ,将契约视为是政治哲学史中有关国家形成原理等根本政治学说的一种重要的解释方法 ,探究它作为一种政治解释方法的强大解释力的根源和它在解释过程中可能具有的局限性。本文首先从宏观的角度追问 ,契约方法论为什么能够成为政治哲学史中有关国家形成原理等根本政治学说的一种重要解释方法 ,并试图以经济契约的方法论意义和社会契约的方法论意义加以解答。其次 ,本文通过对契约方法在古典社会契约论和罗尔斯的道德契约论中的具体应用的微观分析 ,来阐明契约方法作为一种政治解释方法的效用和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约方法论 政治哲学史 国家形成原理 经济契约 社会契约 古典社会契约论 道德契约论 罗尔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