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中产阶层的政治动向研究——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
3
1
作者
齐杏发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7-150,共4页
中国中产阶层的政治动向,近年来已为海内外学者日益关注。当前关于中国中产阶层政治动向的总体判断,大致分为三种类型:激进论、保守论和差异论。国内学者持激进论的较多,海外学者较多倾向于保守论,近三年的最新研究则逐渐倾向于差异论...
中国中产阶层的政治动向,近年来已为海内外学者日益关注。当前关于中国中产阶层政治动向的总体判断,大致分为三种类型:激进论、保守论和差异论。国内学者持激进论的较多,海外学者较多倾向于保守论,近三年的最新研究则逐渐倾向于差异论。研究中国中产阶层的政治动向,必须注意到中产阶层形成中的独特制度背景,厘定研究对象和问题,重点关注网络政治参与、社区政治参与和民间社团政治参与,并高度关注其中体制外群体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把脉中国中产阶层的政治动向,进而对这一阶层的未来政治影响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产阶层
政治动向
回顾
前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政治动向对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戴激波
李朝成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57-61,共5页
在世界经济日起集团化的90年代,日本为了加快实现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对亚太地区加强了其经济影响,将贸易、投资和对外经济援助等方面的重心偏向亚太地区,客观上推动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区域内的经济合作。但是,日本的右翼势力...
在世界经济日起集团化的90年代,日本为了加快实现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对亚太地区加强了其经济影响,将贸易、投资和对外经济援助等方面的重心偏向亚太地区,客观上推动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区域内的经济合作。但是,日本的右翼势力和右倾思潮则给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与合作蒙上了阴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亚太地区
经济发展
经济合作
政治动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方精英的政治动向与辛亥革命前后湖南政局
3
作者
阳信生
《湖湘论坛》
2011年第4期10-15,共6页
地方精英对于革命的态度及其转变,是地方政治和社会变动晴雨表,也在很大意义上影响了革命的进展,甚至决定了革命的成败。在辛亥革命中,湖南以地方绅士、商人、新式军官等为代表的地方精英由于对清政府统治的强烈不满,转而趋向并参与革命...
地方精英对于革命的态度及其转变,是地方政治和社会变动晴雨表,也在很大意义上影响了革命的进展,甚至决定了革命的成败。在辛亥革命中,湖南以地方绅士、商人、新式军官等为代表的地方精英由于对清政府统治的强烈不满,转而趋向并参与革命,成为革命派的主要同盟军。但是,由于地方精英对于革命后某些混乱状况和自身利益未能满足的不满,发起了杀害焦、陈的政变,革命遭遇重大挫折。辛亥革命的最后和完全胜利有赖于革命党人强有力的领导,有赖于革命党人与地方精英的合作乃至妥协,也需要在地方精英和民众民主转型基础上所提供的良好舆论环境和社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精英
政治动向
辛亥革命
政局变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晋宋之际的政局与高门士族的动向
被引量:
6
4
作者
李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1-66,共6页
晋宋之际,高门士族的动向以义熙八年为界。此前,他们仍在"门阀政治"的观念下从事政治活动,二刘之争即隐含着高门士族利用时局恢复"门阀政治"的因素在内。义熙八年刘裕独掌大权后,高门士族接受最高统治者权威统治的...
晋宋之际,高门士族的动向以义熙八年为界。此前,他们仍在"门阀政治"的观念下从事政治活动,二刘之争即隐含着高门士族利用时局恢复"门阀政治"的因素在内。义熙八年刘裕独掌大权后,高门士族接受最高统治者权威统治的政治格局,转向关注权力分配。在权力危机面前,部分高门子弟表现出强烈的政治进取心,背离了该阶层历来标榜的"素退"的精神风貌。更重要的是,激化了的权力竞争关系削弱了高门士族在政治上的一致性,从而使"门阀政治"的成立条件彻底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宋之际
高门士族
政治动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中产阶层的政治动向研究——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
3
1
作者
齐杏发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
出处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7-150,共4页
基金
华东师范大学重大社科基金申报预研究支持项目"中国中产阶层的政治动向研究"
文摘
中国中产阶层的政治动向,近年来已为海内外学者日益关注。当前关于中国中产阶层政治动向的总体判断,大致分为三种类型:激进论、保守论和差异论。国内学者持激进论的较多,海外学者较多倾向于保守论,近三年的最新研究则逐渐倾向于差异论。研究中国中产阶层的政治动向,必须注意到中产阶层形成中的独特制度背景,厘定研究对象和问题,重点关注网络政治参与、社区政治参与和民间社团政治参与,并高度关注其中体制外群体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把脉中国中产阶层的政治动向,进而对这一阶层的未来政治影响进行评估。
关键词
中产阶层
政治动向
回顾
前瞻
分类号
D66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政治动向对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戴激波
李朝成
机构
湖南湘潭师范学院历史系
出处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57-61,共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96CSS001
文摘
在世界经济日起集团化的90年代,日本为了加快实现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对亚太地区加强了其经济影响,将贸易、投资和对外经济援助等方面的重心偏向亚太地区,客观上推动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区域内的经济合作。但是,日本的右翼势力和右倾思潮则给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与合作蒙上了阴影。
关键词
日本
亚太地区
经济发展
经济合作
政治动向
分类号
F131.355.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114.46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方精英的政治动向与辛亥革命前后湖南政局
3
作者
阳信生
机构
湖南商学院
出处
《湖湘论坛》
2011年第4期10-15,共6页
文摘
地方精英对于革命的态度及其转变,是地方政治和社会变动晴雨表,也在很大意义上影响了革命的进展,甚至决定了革命的成败。在辛亥革命中,湖南以地方绅士、商人、新式军官等为代表的地方精英由于对清政府统治的强烈不满,转而趋向并参与革命,成为革命派的主要同盟军。但是,由于地方精英对于革命后某些混乱状况和自身利益未能满足的不满,发起了杀害焦、陈的政变,革命遭遇重大挫折。辛亥革命的最后和完全胜利有赖于革命党人强有力的领导,有赖于革命党人与地方精英的合作乃至妥协,也需要在地方精英和民众民主转型基础上所提供的良好舆论环境和社会基础。
关键词
地方精英
政治动向
辛亥革命
政局变动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晋宋之际的政局与高门士族的动向
被引量:
6
4
作者
李磊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1-66,共6页
文摘
晋宋之际,高门士族的动向以义熙八年为界。此前,他们仍在"门阀政治"的观念下从事政治活动,二刘之争即隐含着高门士族利用时局恢复"门阀政治"的因素在内。义熙八年刘裕独掌大权后,高门士族接受最高统治者权威统治的政治格局,转向关注权力分配。在权力危机面前,部分高门子弟表现出强烈的政治进取心,背离了该阶层历来标榜的"素退"的精神风貌。更重要的是,激化了的权力竞争关系削弱了高门士族在政治上的一致性,从而使"门阀政治"的成立条件彻底丧失。
关键词
晋宋之际
高门士族
政治动向
Keywords
Jin dynasty, Song dynasty, the superior noblemen, inclinations in politics
分类号
K23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中产阶层的政治动向研究——回顾与前瞻
齐杏发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日本政治动向对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戴激波
李朝成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199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地方精英的政治动向与辛亥革命前后湖南政局
阳信生
《湖湘论坛》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晋宋之际的政局与高门士族的动向
李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