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治制度文明建设论 被引量:2
1
作者 金太军 张劲松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3-128,共6页
政治制度文明在政治文明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当前,我国政治制度建设滞后主要体现为人大代表面临着“代表性”危机、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够完善、行政权和司法权难以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方针。因此,我国政治制度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政治制度文明在政治文明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当前,我国政治制度建设滞后主要体现为人大代表面临着“代表性”危机、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够完善、行政权和司法权难以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方针。因此,我国政治制度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制度化以及推行依法治国三个方面。推动党内民主是实现我国政治制度文明建设的突破口,其基本思路是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规范权力“授”“受”关系和重构党内监督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制度文明 人民民主 党的领导依法治国 党内民主 制度文明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党的领导方式 政治制度建设 党内监督制度 执政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我国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
2
作者 杨小冬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11,共2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围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三个方面,科学论析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政治建设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围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三个方面,科学论析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新形势下推进我国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建设 行动纲领 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社会主义 中共中央 法治中国 监督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民主政治思想研究新拓展——评《毛泽东民主政治思想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
3
作者 欧叶荣 申永丰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71-71,共1页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指明了方向。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全面勾勒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指明了方向。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全面勾勒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毛泽东思想以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政治思想 当代中国政治 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制度建设 社会主义民主 全面深化改革 历史时期 理论体系 理论特色 辩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4
作者 薛志芬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1年第2期57-59,共3页
作者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胜利入手,重点论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文章首先分析了什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从政治制度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对外关系等方面对此进行了说明。然后,作者提出,建... 作者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胜利入手,重点论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文章首先分析了什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从政治制度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对外关系等方面对此进行了说明。然后,作者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是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制度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物质文明建设 历史进程 中国特色 对外关系 现代化建设 人类社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 立国之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行政问责效果乏力的病理分析与改革措施 被引量:8
5
作者 施雪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9-42,共4页
随着行政问责制度从中央到地方的大规模建立,问责行为日益普遍。当前,人们普遍认为行政问责制最大的不足是行政问责效果不尽如人意,其主要表现为对案件处理的搁延、处理结果有失公正、被处理人员非法重新启用等方面。究其原因,在于行政... 随着行政问责制度从中央到地方的大规模建立,问责行为日益普遍。当前,人们普遍认为行政问责制最大的不足是行政问责效果不尽如人意,其主要表现为对案件处理的搁延、处理结果有失公正、被处理人员非法重新启用等方面。究其原因,在于行政问责法律与制度的不完善,监督体系欠缺,公民问责意识淡漠,以及客观存在的合法化转型危机等。因此,行政问责制的根本改善需要一整套从制度完善到文化建设的系统改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问责 政治制度建设 法制制度建设 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的社会协商刍议 被引量:5
6
作者 杨军剑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2-35,共4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决定》的第八部分“加强社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决定》的第八部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中,强调要“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要“深入开展立法协商、行政协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协商 国家治理 现代化 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 中共中央 治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重视领导制度的改革——学习《邓小平文选》的体会
7
作者 陶增骈 《现代教育管理》 1983年第4期1-4,共4页
邓小平同志一九八○年八月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系统讲述了有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问题。这篇讲话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建设的指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小平同志提出这一问题,是为着正确地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防止类似... 邓小平同志一九八○年八月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系统讲述了有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问题。这篇讲话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建设的指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小平同志提出这一问题,是为着正确地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防止类似的错误在中国再次发生。当着我党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的时候,一些同志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像毛泽东同志这样伟大的人物会犯“文化大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制度 政治制度建设 《邓小平文选》 社会主义国家 改革制度 干部职务终身制 少宣传个人 政治生活 个人专断 政权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议行合一的再认识 被引量:1
8
作者 刁田丁 《江汉论坛》 1988年第1期33-37,共5页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办事,是我们的特点和优势,决不能丢掉这些特点和优势,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和多党轮流执政."我国的人民代表...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办事,是我们的特点和优势,决不能丢掉这些特点和优势,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和多党轮流执政."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议行合一原则为理论基础的,是议行合一原则在中国的具体表现.为了弄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就不能不对议行合一原则予以再认识.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现实生活所提出的一个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议行合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权分立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国家权力机关 社会主义民主 代表机关 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制度建设 马克思恩格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聚改革共识 提升治理水平
9
作者 李庚香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共1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学习和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对于河南的具体实践来说,就是要致力于打造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学习和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对于河南的具体实践来说,就是要致力于打造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加强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制度建设,全面提升治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水平 改革 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社会主义制度 凝聚 党的执政能力 三中全会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届全国人大华侨代表的选举产生和建言献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任贵祥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0-139,共10页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政治制度建设和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奠定了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及政治法律制度的基础。学界对一届全国人大有一定的研究①,但仍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本文...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政治制度建设和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奠定了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及政治法律制度的基础。学界对一届全国人大有一定的研究①,但仍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本文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即华侨与一届全国人大关系的视角,拓展、深化对一届全国人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法律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建设 一届全国人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建言献策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华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权力授予和运行行为——关于党政干部任期规定的思考
11
作者 张杰 《人民论坛》 2006年第09A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党政领导干部 权力配置 干部任期 施政行为 权力授予运行 政治制度建设 时间单位 干部职务 权力运行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国家赔偿与民事赔偿的区别
12
作者 彭玲 《重庆社会科学》 1996年第1期48-50,共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是我国继《行政诉讼法》之后的又一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是我国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又一重要制度。实行国家赔偿,不仅有利于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是我国继《行政诉讼法》之后的又一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是我国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又一重要制度。实行国家赔偿,不仅有利于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而且可以促进国家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廉政建设,促进依法行政,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从而对保护社会安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赔偿法 民事赔偿 合法权益 《行政诉讼法》 法制建设 依法行政 国家机关 司法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治制度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