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谣言与革命——关于1911年武昌起义的政治传播学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黄岭峻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1-145,共5页
在1911年的武昌起义中,谣言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在起义的发动过程中,“清政府正在捕杀汉族士兵”谣言将大多数士兵逼入造反者行列;其次,在起义扩大的过程中,清政府无法控制作为舆论领袖的地方绅士们,致使各种谣言进一步侵蚀其... 在1911年的武昌起义中,谣言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在起义的发动过程中,“清政府正在捕杀汉族士兵”谣言将大多数士兵逼入造反者行列;其次,在起义扩大的过程中,清政府无法控制作为舆论领袖的地方绅士们,致使各种谣言进一步侵蚀其合法性。清政府虽然也企图通过谣言收拾人心,但因其公信力的彻底丧失,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谣言 革命 武昌起义 政治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众成本说:五四运动的一种政治传播学释读框架 被引量:3
2
作者 潘祥辉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0-101,共12页
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是一个有着广泛动员和群众基础的集体行动。作为一场由外交引发而最终影响政府决策的社会运动,观众成本理论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分析框架。观众成本的构成不仅包括公众参与的数量、媒介与舆论的强度,也包括权力阶层... 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是一个有着广泛动员和群众基础的集体行动。作为一场由外交引发而最终影响政府决策的社会运动,观众成本理论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分析框架。观众成本的构成不仅包括公众参与的数量、媒介与舆论的强度,也包括权力阶层内部的异质力量和国际受众的态度等。国家政体及国际体系是影响观众成本的两个重要变量。五四运动之所以能够影响政府的外交决策,在于它面临极高的观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集体行动 观众成本说 政治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政治传播学的一本新作——评《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 被引量:1
3
作者 虞崇胜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6-136,共1页
网络正在改变政治生态、社会生态和传播方式。"网络民主"虽然早已成为学术界一个热词,但以网络民主为名的专著可谓凤毛麟角,尤其是把网络民主放在政治传播学视角研究的几乎是空白。可喜的是,2011年,由郭小安博士所著《网络民主的可能... 网络正在改变政治生态、社会生态和传播方式。"网络民主"虽然早已成为学术界一个热词,但以网络民主为名的专著可谓凤毛麟角,尤其是把网络民主放在政治传播学视角研究的几乎是空白。可喜的是,2011年,由郭小安博士所著《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标志着网络民主的研究获得了新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民主 政治传播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传播学视角 政治生态 传播方式 社会生态 学术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巴马竞选网络优势的政治传播学分析及其对共青团工作的借鉴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李骥 郑品石 冯永光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1-45,共5页
2008年11月5日,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获选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胜利创造了许多个第一:美国第一个黑人总统,第一个拒绝使用政府提供的公共竞选资金(8400万美元)的总统,甚至奥巴马还成为了美国第一个"互联网总统"—... 2008年11月5日,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获选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胜利创造了许多个第一:美国第一个黑人总统,第一个拒绝使用政府提供的公共竞选资金(8400万美元)的总统,甚至奥巴马还成为了美国第一个"互联网总统"——因为他的竞选极大地利用了互联网web2.0的优势,吸引了大量的草根力量,并最终获得了成功。他通过网络成功建立"传播主体←→传播渠道←→传播受众"的政治传播路径,创造性地丰富了政治传播渠道和政治传播符号,成为政治传播学的典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巴马 竞选 网络 政治传播学 共青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政治传播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4
5
作者 孙帅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1年第1期106-112,共7页
中国政治传播学研究在政治传播学学科基本理论、政治传播的范畴和个案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提出了相应的理论观点。学者们对政治传播学的研究,初步构建了中国政治传播学学科体系,拓展了政治学研究领域和方法,也为促进政治发展作出了... 中国政治传播学研究在政治传播学学科基本理论、政治传播的范畴和个案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提出了相应的理论观点。学者们对政治传播学的研究,初步构建了中国政治传播学学科体系,拓展了政治学研究领域和方法,也为促进政治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但还存在着体系不完善、理论高度不够和基本概念不清晰、研究方法有待拓展等问题。政治传播学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学术界应在构建本土化的政治传播学科、网络政治传播和国际政治传播等方面深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传播学 研究现状 研究评价 研究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比较视野下中国政治传播学发展脉络与未来进路——基于CNKI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戴永红 付乐 李梦雨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6-50,共15页
中国“政治传播学”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以来已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在中西关照的比较视野下,中国政治传播研究始终以阐释社会发展规律,解决中国本土发展问题为学科己任。本文聚焦政治传播研究历史脉络,首次结合运用福柯知识考古学理论... 中国“政治传播学”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以来已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在中西关照的比较视野下,中国政治传播研究始终以阐释社会发展规律,解决中国本土发展问题为学科己任。本文聚焦政治传播研究历史脉络,首次结合运用福柯知识考古学理论和知识图谱分析方法,阐释和分析中国政治传播研究四个时期的阶段性特征。从“一穷二白”的学科知识探索到加快推进学科在地化进程,从“他山之石”的理论方法借鉴到突破西方语境的学术话语权提升。中国政治传播研究始终聚焦中国社会发展的第一现场,致力于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在知识生产、学科建设、话语影响力三个维度,不断思考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未来进路,以期实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之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传播 政治传播学 知识图谱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九大“党代表通道”的政治传播学意义
7
作者 王晓红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16,共2页
十九大"党代表通道"为党代会历史首创,其影响力从大数据分析中可见一斑。近三年全网事件的数据抓取与算法分析显示:网络事件影响力平均值为60.3,而"党代表通道"的事件影响力指数高达72.6,并且网络声量正向,这说明"党代表通道"受... 十九大"党代表通道"为党代会历史首创,其影响力从大数据分析中可见一斑。近三年全网事件的数据抓取与算法分析显示:网络事件影响力平均值为60.3,而"党代表通道"的事件影响力指数高达72.6,并且网络声量正向,这说明"党代表通道"受到了广泛关注,形成了良好声势,正如人民时评所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代表 政治传播学 通道 网络事件 意义 影响力 算法分析 党代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政治传播研究百年回望 被引量:5
8
作者 郑一卉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0-384,共5页
我国政治传播研究已经有100 余年的历史。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时期、萌芽期,低潮期和勃兴期。每个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从总体上看,当前的政治传播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马克思主义是政治传播研究的主导理论,但与西方政治传播学相比... 我国政治传播研究已经有100 余年的历史。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时期、萌芽期,低潮期和勃兴期。每个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从总体上看,当前的政治传播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马克思主义是政治传播研究的主导理论,但与西方政治传播学相比,我国的政治传播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方法还有待丰富,也需要更多向度的透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传播 政治传播学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网络舆情的政治生态研究——评郭小安的《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国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4-124,共1页
网络舆情是当前学术界的热点问题,甚至呈现众声喧哗之势,但是,当前的有关研究往往较多集中在技术层面,深入到社会政治生态中进行考察网络舆情及其意义的学术作品则比较少见。郭小安博士的专著《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虽然没有直接以... 网络舆情是当前学术界的热点问题,甚至呈现众声喧哗之势,但是,当前的有关研究往往较多集中在技术层面,深入到社会政治生态中进行考察网络舆情及其意义的学术作品则比较少见。郭小安博士的专著《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虽然没有直接以网络舆情来命名,却把网络舆情作为网络民主的核心变量进行考察,并尝试把网络舆情放在媒介与民主的关系中,从政治传播学的视角分析网络民主的效度和限度,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探索既拓宽了我们对网络舆情的研究范围,也增强相关解释力和说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 网络民主 政治生态 政治传播学 众声喧哗 技术层面 学术作品 学术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化中的新世纪广播电视——2001中国传播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10
作者 张磊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20-121,共2页
关键词 国际学术研讨会 广播电视业 传播 新世纪 研究中心 政治传播学 中外学者 新闻传播 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 变革与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转型与“超稳定结构”的形成——对《新闻联播》的深度解读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健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12-215,共4页
自从摄影、电影和电视技术发展起来之后,我们这个世界便逐渐由文字时代转入到一个影像时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电影、电视的迅速发展,影像文化研究也有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影像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关系就是其中一个比较值得探讨的话... 自从摄影、电影和电视技术发展起来之后,我们这个世界便逐渐由文字时代转入到一个影像时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电影、电视的迅速发展,影像文化研究也有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影像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关系就是其中一个比较值得探讨的话题。当下的中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期,影像在这一历史转型期具有重要作用,电影、电视、纪录片等影像生动地记录和再现了巨变社会的方方面面:国家、地方、城市和乡村,社会各个阶层的状况都被生动地记载在各类影像中。比起文字来,影像似乎更客观真实地把握和展示世界,但是影像文化的背后总是隐含着文化和权力结构。因此,有必要探讨不同类型的影像文化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关系。本期刊发的这组笔谈,通过深入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电影、电视纪录片和广告视像的文化内涵,具体探讨不同类型的影像文化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关系,以期对影像文化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联播》 超稳定结构 社会转型 政治传播学 文化象征意义 解读 中国大陆 电视新闻节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位一体”的拉斯韦尔
12
作者 魏万磊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4-76,共3页
拉斯韦尔的学术生涯折射出美国政治学在行为主义时期发展的走向,而拉斯韦尔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也完成了一系列政治学分支学科的奠基工作,成为集"政治传播学先驱"、"政治心理学创始人"、"政策科学之父"于一... 拉斯韦尔的学术生涯折射出美国政治学在行为主义时期发展的走向,而拉斯韦尔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也完成了一系列政治学分支学科的奠基工作,成为集"政治传播学先驱"、"政治心理学创始人"、"政策科学之父"于一体的政治学家;这一时期政治学学科的发展也充分显示出实证科学的特征,彻底摆脱了古典规范政治学和中世纪神学的束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主义政治 政治传播学 政治心理学 政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全国知名出版物转载、摘编本刊情况摭览
13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1-112,共2页
一、全文转载(一)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出版业》2014年第1期培育我国出版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研究/康健唐欣(本刊2013·10"书业")论近代报刊与晚清文学现代性/王龙洋(本刊2013·11"史料")2014年第3期2013编辑出... 一、全文转载(一)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出版业》2014年第1期培育我国出版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研究/康健唐欣(本刊2013·10"书业")论近代报刊与晚清文学现代性/王龙洋(本刊2013·11"史料")2014年第3期2013编辑出版学的十大观点/吴平(本刊2014·1"专题")新媒体时代期刊数字化建设创新/陈蕊宋悦(本刊2013·12"刊界")2014年第4期当前学术翻译的若干问题及其新机遇/孙秋云黄健(本刊2014·2"书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现代性 近代报刊 编辑出版学 新媒体时代 期刊数字化 产业集群 数字出版物 《新华文摘》 政治传播学 媒体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