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自由的两个面相与作为权威的政治代表--卢梭与贡斯当的分歧及其当代意义 |
段德敏
陈耕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2
|
派性政治的实践及治理——政治代表性视角 |
刘锐
刘璇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3
|
当代西方非选举型政治代表探析 |
黄小钫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4
|
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代表性 |
袁峰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
0 |
|
5
|
非选举型代表的兴起与政治代表概念的转向 |
钟本章
何俊志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9
|
|
6
|
代表性断裂与欧美国家的民主政治危机 |
刘传明
林奇富
|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6
|
|
7
|
中国经济政治的空间分布 |
杨龙
|
《学术界》
|
2003 |
8
|
|
8
|
我国政治资源的不平衡分布 |
杨龙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9
|
构建包容性政治结构的中国经验--基于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结构功能分析 |
徐理响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10
|
论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人的全面发展 |
包心鉴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11
|
政治联系与审计师选择 |
杜兴强
周泽将
|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7
|
|
12
|
慈禧的政治态度与戊戌变法的失败——兼论“和两宫”策略 |
宾长初
|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
1991 |
2
|
|
13
|
关键高管的政治联系能否有助于民营上市公司打破行业壁垒? |
杜兴强
曾泉
杜颖洁
|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1
|
|
14
|
政治联系类型与大股东资金占用——基于民营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
杜兴强
曾泉
杜颖洁
|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15
|
政治联系、最终控制人、制度环境与银行借款——基于国有上市公司2004-2008年的经验证据 |
周泽将
杜颖洁
杜兴强
|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8
|
|
16
|
政治联系方式与民营企业捐赠:度量方法与经验证据 |
杜兴强
郭剑花
雷宇
|
《财贸研究》
CSSCI
|
2010 |
44
|
|
17
|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主体地位的变迁与政治吸纳 |
吕庆春
|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
2013 |
1
|
|
18
|
试论南朝至唐寒人政治集团化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
夏毅辉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1 |
0 |
|
19
|
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 |
兰蔚青
|
《探索(浙江)》
|
1986 |
0 |
|
20
|
国家取向代表观:基于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的理论建构 |
周长鲜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