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局”历史中的中共早期政治主张 被引量:6
1
作者 郭若平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9-60,共12页
中国共产党创建后的政治使命,是与时局变化相关联的,它在“时局”历史中开展政治活动,并且在“时局”历史中确立自身的政党形象。作为初创的政党,中共在组织力量和社会影响等方面显然不占优势。因而,如何通过公开鲜明地标识政治主张以... 中国共产党创建后的政治使命,是与时局变化相关联的,它在“时局”历史中开展政治活动,并且在“时局”历史中确立自身的政党形象。作为初创的政党,中共在组织力量和社会影响等方面显然不占优势。因而,如何通过公开鲜明地标识政治主张以累积政治能量,就成为中共早期政治革命的任务。不同的契机可能带来不同的机会,而政治时局的变化为中共提供了改变政党格局与发展自身的契机。中共从因应各种政局事变的需要出发,制定了符合实际的政治策略与革命目标,推动了国内政治革命的发展,从而在当时的国内政党格局中,逐步确立了自身的政治位置,履行创党之际确定的革命初衷,为日后的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局”历史 政治主张 革命初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解放日报》社论分析抗战胜利前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 被引量:3
2
作者 史春风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0-26,共7页
1944至1945年8月间,中国抗战进入尾声。当社会各阶级都在为抗战之后"干什么"积极行动之际,中共也有了自己逐渐明晰的政治设计。作为延安时期中共机关报,《解放日报》社论在宣传党的政策决策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从中可以清晰把... 1944至1945年8月间,中国抗战进入尾声。当社会各阶级都在为抗战之后"干什么"积极行动之际,中共也有了自己逐渐明晰的政治设计。作为延安时期中共机关报,《解放日报》社论在宣传党的政策决策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从中可以清晰把握中国共产党在抗战胜利前后的政治主张。其时,中共最重要的政治设计在于包括国民党统治集团及各党各派在内的"联合政府",为此,中共曾积极努力力图使其变成现实。不过,中共也一直坚持中国的出路在于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并且在解放区较为彻底地实行了这一道路。在"迂回曲折"诸路不通之后,中共最终选择了剔除国民党统治集团的以无产阶级为领导的另外一条"联合政府"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日报》社论 中国共产党 抗战胜利前后 政治主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关于联合政府政治主张的由来和发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明楚 高平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50-56,共7页
中国共产党关于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最初是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中日民族矛盾日趋尖锐的背景下提出的。综观其提出、发展、演变的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35年10月至1938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联合政府的最初模式——国防政府;第二... 中国共产党关于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最初是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中日民族矛盾日趋尖锐的背景下提出的。综观其提出、发展、演变的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35年10月至1938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联合政府的最初模式——国防政府;第二阶段,1939年至1944年,提出联合政府的最高形式——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并在各抗日根据地进行实践,创立了“三三制”地方联合政府;第三阶段,1944年秋至1946年2月,提出实现联合政府的战略步骤,并在政协会议上,努力争取临时联合政府的实现;第四阶段,随着民主革命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最终实现了全国统一的民主联合政府,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崭新的政权形式。本文试图对中国共产党关于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作一历史的考察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领导 民主联合政府 政治主张 新民主主义 国民党 毛泽东 蒋介石 三三制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周恩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主党派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治主张和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华林 《中州学刊》 CSSCI 2001年第5期153-155,共3页
民主党派是我国革命的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长期合作的亲密朋友。它们是在国共两党并存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的推动和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各民主党派在民主革命斗争中经受了严... 民主党派是我国革命的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长期合作的亲密朋友。它们是在国共两党并存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的推动和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各民主党派在民主革命斗争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先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党派 民主革命 政治主张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墨子“尚同”、“尚贤”的政治主张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建华 《学海》 1999年第4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墨子 政治体系 “义” 专制主义 政治主张 选用人才 国君 贤人政治 至如此程度 改良主义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戌维新期间康有为政治主张的再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晓秋 《社会科学研究》 1984年第4期73-78,共6页
近几年来戊戌维新史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发表了不少论文,发掘了一批新资料,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并展开了有益的讨论和争鸣,使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前进。尤其令人瞩目的是这几年在故宫博物院发现的一批康有为奏折抄本与进呈书原本,为... 近几年来戊戌维新史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发表了不少论文,发掘了一批新资料,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并展开了有益的讨论和争鸣,使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前进。尤其令人瞩目的是这几年在故宫博物院发现的一批康有为奏折抄本与进呈书原本,为研究康有为的政治思想提供了极为丰富、珍贵的史料。它不仅集中反映了康有为在戊戌年间的真实思想,而且可以澄清和纠正过去作为研究康有为变法思想主要根据的《戊戌奏稿》的伪造与改纂之误。这也说明有必要对戊戌维新期间康有为的政治主张进行重新研究与再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戊戌维新运动 制度局 政治主张 再探讨 资产阶级改良派 政治思想 故宫博物院 君主立宪 总理衙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波兰分灭记》看康有为戊戌变法时期的政治主张 被引量:2
7
作者 孔祥吉 《人文杂志》 1982年第5期80-84,共5页
《波兰分灭记》是百日维新后期,康有为为了击退顽固派的猖狂反扑,使光绪皇帝痛下决心,“持之以坚”,将新法推行下去而进呈的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由于这部著作未曾刊印,因而在张伯桢的《万木草堂丛书目录》和陆乃翔、陆敦骙所著的《康... 《波兰分灭记》是百日维新后期,康有为为了击退顽固派的猖狂反扑,使光绪皇帝痛下决心,“持之以坚”,将新法推行下去而进呈的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由于这部著作未曾刊印,因而在张伯桢的《万木草堂丛书目录》和陆乃翔、陆敦骙所著的《康南海先生传》(上编)所附刻的《南海先生所著书目》中,均称此书已于戊戌八月政变时被抄没。因此,多年来人们在研究戊戌变法史时,很少谈及这部珍贵的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制度局 戊戌变法时期 顽固派 政治主张 光绪帝 光绪皇帝 新政 国会 国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见李建成墓志管窥唐太宗的政治主张 被引量:3
8
作者 伏海翔 李超 《文博》 2013年第6期72-76,共5页
西安博物院接收移交李建成墓志一合,该墓志显著特征为志文"(?)"(谥号)字为重刻,证明"(?)"字之前为另外一字,参照《唐会要》对建成所上谥号争议一事的记载,结合磨损后残留笔画推断,修改前谥号为"(?)"字,... 西安博物院接收移交李建成墓志一合,该墓志显著特征为志文"(?)"(谥号)字为重刻,证明"(?)"字之前为另外一字,参照《唐会要》对建成所上谥号争议一事的记载,结合磨损后残留笔画推断,修改前谥号为"(?)"字,这也体现唐太宗对定立谥号过程中的矛盾心理。一斑窥豹,反映出太宗对玄武门事件后的恻隐之心和政治立场,可弥补史料之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建成 谥号隐靈 唐太宗 政治主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抗战胜利前后中共关于“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 被引量:2
9
作者 彭焕才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2期48-52,共5页
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中国社会处于两个前途、两种命运抉择的紧要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根据国际国内军事政治形势的急剧变化,于1944年9月15日在国内第一次公开提出了建立“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当时中国政局的发展。怎... 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中国社会处于两个前途、两种命运抉择的紧要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根据国际国内军事政治形势的急剧变化,于1944年9月15日在国内第一次公开提出了建立“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当时中国政局的发展。怎样认识党的这一政治主张呢?学术界很少有人著文论述,本文试图就党提出的“联合政府”之性质、出发点与目的以及党对这一政治主张的坚持等方面加以评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政府” 抗战胜利前后 政治主张 国民党 国民政府 党派 新民主主义 中国共产党 和平建国 毛泽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演达反对蒋介石的政治主张 被引量:1
10
作者 金鸣娟 彭付芝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4期11-15,共5页
邓演达(1895~1931)是中国现代历史上一位有影响的政治思想家,是国民党左派著名的代表人物。他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斗争,成为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忠实信徒。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他坚决维护和积极执行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 邓演达(1895~1931)是中国现代历史上一位有影响的政治思想家,是国民党左派著名的代表人物。他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斗争,成为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忠实信徒。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他坚决维护和积极执行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同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密切的合作,同蒋介石、汪精卫反对革命的行径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为第一次国共合作做出了贡献。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他致力于反对蒋介石的活动,并把此看成是自己毕生要从事的事业,经过他敏锐的观察、深刻的思考和反蒋斗争的实践,形成了他反对蒋介石的政治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演达 蒋介石 帝国主义国家 政治主张 中国共产党 孙中山 平民政权 南京政府 国民党左派 中国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国将军冯玉祥在抗日时期的政治主张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华国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51-53,共3页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企图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当此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之际,国民党内开始分化,以冯玉祥为代表的爱国人士,高举抗日的旗帜,发出“复兴中华民族的方案,第一是抗战,第二是抗战,第三还是抗...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企图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当此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之际,国民党内开始分化,以冯玉祥为代表的爱国人士,高举抗日的旗帜,发出“复兴中华民族的方案,第一是抗战,第二是抗战,第三还是抗战”的宣言。本文对爱国将军冯玉祥在抗日时期的政治主张,作补步探讨,请教于同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玉祥 抗日时期 政治主张 中华民族 日本帝国主义 国民党 将军 殖民地 事变 蒋介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党派在抗战中的政治主张及其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陆永棣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77-82,96,共7页
抗日战争时期,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的中间党派,站在爱国的立场上坚持抗日,积极提出各自的抗战主张,对推动全民族的抗战,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 中间党派 救国会 政治主张 抗日战争 政团同盟 行动委员会 国民党 团结抗战 一党专政 抗日救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主党派对于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主张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恒源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139-144,共6页
(一) 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的建立,对于神圣的全民族抗战的兴起,最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了决定性的作用。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真诚倡导者和积极组织者、维护者。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 (一) 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的建立,对于神圣的全民族抗战的兴起,最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了决定性的作用。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真诚倡导者和积极组织者、维护者。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扩大的政治局会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会后,毛泽东同志又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进一步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瓦窑堡会议后在开展同蒋介石南京政府的统战工作方面,在争取东北军、西北军方面和推动全国各阶层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分析了当时错综复杂的形势,确定了和平解决的方针,并经过谈判,使蒋介石被迫接收了联共抗日的条件。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台柱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各民主党派 政治主张 和平解决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民主政治 中共中央 统战工作 历史作用 民族解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大党公平正义的政治主张及实现理路
14
作者 郝玉洁 《湖湘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24,共10页
公平正义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一直追求的美好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的奋斗目标。追求公平正义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党一贯的政治主张。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思想为指导,根据时代的发展推进理论成果创新... 公平正义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一直追求的美好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的奋斗目标。追求公平正义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党一贯的政治主张。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思想为指导,根据时代的发展推进理论成果创新,使执政理论中彰显着公平正义的意蕴。同时,我们党也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加强法制建设和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让更多人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感受到公平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正义 政治主张 理论内容 实践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笔屠龙手——论苏轼的政治主张
15
作者 石声淮 唐玲玲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87-94,共8页
苏轼在《次韵张安道读杜诗》中评论杜甫的遭遇时说:“巨笔屠龙手,微官似马曹。”所谓屠龙手,出自庄子《列御寇》篇:“朱平漫学屠龙……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他以“巨笔屠龙手”来说明杜甫才高而不得用。这一诗句,与其说是评杜甫,... 苏轼在《次韵张安道读杜诗》中评论杜甫的遭遇时说:“巨笔屠龙手,微官似马曹。”所谓屠龙手,出自庄子《列御寇》篇:“朱平漫学屠龙……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他以“巨笔屠龙手”来说明杜甫才高而不得用。这一诗句,与其说是评杜甫,倒不如说是用来作为自己的写照。苏轼是作为一位才华横溢、雄视百代的艺术家名满天下,而不是以一个政治家的身份载入史册的。但在苏轼的论著里,却又保存了许多改革政治的宏词大论;这些政治主张,最后也是一纸空文,不过屠龙之术而巳,对北宋的社会政治改革,不仅没有起什么作用,反而给自己招致了几近杀身之祸。尽管如此,然而苏轼的艺术实践活动,又与这些政治主张互为表里,紧密相连。因此,我们在研究苏轼艺术创作过程中,对这一方面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政治主张 政治改革 北宋 司马光 王安石变法 杜甫 改革主张 政治斗争 政治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抗战胜利前后中共关于“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
16
作者 张斌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88-92,共5页
在抗战胜利前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与国民党、各民主党派共同组建“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并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这一政治主张是中共分析了当时国际国内各种情况后提出的正确的政治主张,是中共废除一党专制、坚持多党合作、实行民... 在抗战胜利前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与国民党、各民主党派共同组建“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并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这一政治主张是中共分析了当时国际国内各种情况后提出的正确的政治主张,是中共废除一党专制、坚持多党合作、实行民主政治等一贯政治主张的反映。实际上,中共主张的“联合政府”也是一个由国民党领导的、各党派联合的、五权分离的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府,在这个政府里,取消了一党独裁,实行了民选的五权分离的“内阁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胜利前后 中国共产党 政治主张 联合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年代末中国人权派政治主张述论
17
作者 曹敏华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2年第4期41-44,共4页
人权派是1929年至1931年在中国政治思想舞台上出现的一个松散的、没有固定组织形式的派别。其代表人物是胡适、罗隆基、梁实秋等人。他们以“人权”为旗帜,发起了一场“人权运动”,公开提出“保障人权”、实行“法治”和“专家政治”... 人权派是1929年至1931年在中国政治思想舞台上出现的一个松散的、没有固定组织形式的派别。其代表人物是胡适、罗隆基、梁实秋等人。他们以“人权”为旗帜,发起了一场“人权运动”,公开提出“保障人权”、实行“法治”和“专家政治”,强调“思想言论自由”,等等,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知识分子的政治愿望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主张 人权派 中国 二十年代 述论 民族资产阶级 1931年 政治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十年代初胡适政治主张的变迁
18
作者 周玉和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45-50,共6页
胡适是一位政治上不甘寂寞的学者。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其政治主张是与反动统治阶级对立的,起码是不一致的,只是在三十年代初期,才发生重大变化。本文就胡适政治主张的变迁,略述管见,就教于专家、学者。
关键词 三十年代 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五十年 胡适 政治主张 国民党政权 华北 国民党政府 重大变化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救国会”抗日救国的政治主张
19
作者 郭绪印 盛慕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4-10,共7页
“救国会”全称为“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抗日战争期间,它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改称中国人民救国会。新中国成立后,该会以救国的历史任务已完成而宣布结束。一九三五年“一二九”运动后,抗日救亡运动进一步高涨。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抗日救国运动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民党政府 政治主张 坚持抗战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南京政府 抗日救亡运动 蒋介石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末东林党的形成及其政治主张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洵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7年第3期156-169,共14页
前言十七世紀前半期开始的东林党与明朝貴族大地主的政治斗爭是中国历史上一件重要事件。由于当时中国社会已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封建制度解体的朕兆已經在某些地区出現,资本主义关系已經在某些地区的生产部門中萌芽,从而使当时的阶級斗... 前言十七世紀前半期开始的东林党与明朝貴族大地主的政治斗爭是中国历史上一件重要事件。由于当时中国社会已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封建制度解体的朕兆已經在某些地区出現,资本主义关系已經在某些地区的生产部門中萌芽,从而使当时的阶級斗爭中产生了新的內容。东林党爭是在这一阶級斗爭新情况中产生的,所以它也就不同于中国历史上各次的派別斗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林党人 大地主 江南地主 江南地区 政治主张 矿监税使 政治斗争 城市 政治地位 地方势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