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泽东、邓小平政治与经济关系思想之研究
1
作者 李瑗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3-19,86,共8页
关键词 毛泽东 邓小平 政治与经济关系 政治挂帅” 阶级斗争 思想政治工作 政治与军事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包产到户 四个第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进程中政治与经济关系探究
2
作者 王春生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4-,36+35+14,共4页
现代化进程中政治与经济关系探究王春生一、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与经济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治与经济关系的论述可归纳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建立独立政治国家的必要性。恩格斯把民族独立对无产阶级斗争的重要性比喻为“土壤、空气、光线... 现代化进程中政治与经济关系探究王春生一、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与经济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治与经济关系的论述可归纳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建立独立政治国家的必要性。恩格斯把民族独立对无产阶级斗争的重要性比喻为“土壤、空气、光线和场地”,提出排除民族压迫是一切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与经济关系 现代化进程 政治权力 社会公正 马克思恩格斯 经济发展 经济利益分配 群众基础 效率原则 腐败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政治与经济关系的几个所谓“悖论”的辩正
3
作者 王进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7-40,共4页
哲学应用的基本领域是经济领域,特别是在一切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情况下更是如此。然而,当我们在经济领域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候,却常常要碰到关于政治与经济关系的许多貌似“悖论”的观点。由于这些所谓“悖论”都是由马克... 哲学应用的基本领域是经济领域,特别是在一切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情况下更是如此。然而,当我们在经济领域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候,却常常要碰到关于政治与经济关系的许多貌似“悖论”的观点。由于这些所谓“悖论”都是由马克思主义者自己提出来的,因而很容易令人感到困惑。因此,为了在经济领域更好地应用哲学,很有必要对这些“悖论”进行一番辩正。“悖论”之一:经济决定政治与“政治占首位经济是第一性的,政治是由经济派生的,是第二性的;是经济决定政治,而不是政治决定经济。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然而,“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同样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不肯定这一点,“就是忘记了马克思主义的最起码的常识”。对于经济决定政治,人们已经没有多大疑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与经济关系 “悖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政治占首位 经济建设为中心 最大的政治 无产阶级 经济决定 生产资料 经济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含义
4
作者 梅荣政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2-45,共4页
一般地说,对于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与经济关系原理,人们都比较熟悉一个根本观点: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但以往我们往往滞留于对这个根本观点的简单化理解上,忽视了政治与经济之间存在的多层次的错综复杂关系,也因此忽... 一般地说,对于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与经济关系原理,人们都比较熟悉一个根本观点: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但以往我们往往滞留于对这个根本观点的简单化理解上,忽视了政治与经济之间存在的多层次的错综复杂关系,也因此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在这方面的丰富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 全面把握 政治与经济关系 政治上层建筑 历史唯物主义 政治经济的集中表现 经济建设 无产阶级 恩格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认识和处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学习《讲学习 讲政治 讲正气》
5
作者 刘伟忠 《人民论坛》 1997年第6期16-17,共2页
正确认识和处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课题。最近由中宣部编辑的《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一书,集中体现了我党三代领导人关于“三讲”的重要思想。其中江泽民同志《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关于... 正确认识和处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课题。最近由中宣部编辑的《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一书,集中体现了我党三代领导人关于“三讲”的重要思想。其中江泽民同志《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关于讲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与经济关系 政治 正确认识和处理 讲学习 讲正气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经济建设 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的集中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政治困挠
6
作者 张忍成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8-49,共2页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政治困扰,更多地根源对政治与经济关系的理解。本来,政治与经济的关系,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已有明确沦述。不应产生什么问题,但问题偏偏又出在“不应该上”。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任何一种经...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政治困扰,更多地根源对政治与经济关系的理解。本来,政治与经济的关系,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已有明确沦述。不应产生什么问题,但问题偏偏又出在“不应该上”。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任何一种经济,都同一定的政治联系在一起,相辅相成,相互推动。一方面,经济运动在逻辑上不是某种超越政治或其它抉择的活动;另一方面,政治也不是一个超经济的范畴,它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作为一种上层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困挠 我国经济发展 政治与经济关系 经济权力 经济活动 政治权力 经济计划 政治作为 经济发展规律 政治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年台湾经济形势分析与2007年展望 被引量:3
7
作者 林长华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0-75,共6页
2006年台湾经济在美、中、日和欧盟经济的带动下,尽管台湾内部投资意愿低落,民众消费保守,但仍有4.11%的增长。因而2006年的台湾经济呈现为“内冷外热”的局面。其根本原因,正如恩格斯在1890年致康.施米特的信中所说的,政治权力对经济... 2006年台湾经济在美、中、日和欧盟经济的带动下,尽管台湾内部投资意愿低落,民众消费保守,但仍有4.11%的增长。因而2006年的台湾经济呈现为“内冷外热”的局面。其根本原因,正如恩格斯在1890年致康.施米特的信中所说的,政治权力对经济的反作用,有正面推动作用,也有破坏阻碍作用,当今台湾属于后面一种。恩格斯还指出,这种政治权力会在经济发展的压力之下崩溃。2006年台湾经济形势还会在2007年继续,因而2007年的台湾经济表现仍将与2006年基本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省经济 弧洲区域经济 政治与经济相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