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从“好政治”的观点领会青年马克思关于政治的学说
- 1
-
-
作者
张文喜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45,共11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21AZX001)。
-
文摘
人们对青年马克思在政治哲学传统中的定位颇有些踌躇:对哲学来说太过于政治,对政治来说则又太过于对当前意识中的现实敏感。海德格尔等人为马克思安置的位置,都是由此两端确定的。人们满足于想表明现实意识受制于形而上学的控制,同时又强化费尔巴哈哲学对所谓马克思人本政治的模塑。但是,政治与哲学的关系问题在马克思这里不仅比在黑格尔那里表现得更深刻、更激烈,而且展开得更恢宏。这个问题不能根据他对哲学反题体系的追求来定调,只能归结于他对哲学化的政治和革命化的政治的深化。在马克思这里,有一个隐而不彰的关于什么是好的政治的问题。一个反抗骄纵国家的世界必将无产阶级自由原则提升到人的实现的高度。所谓“马克思和黑格尔的问题”的意义不应归结到德国传统,而要归结到在英法寻找新的原则。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和功利主义的批判表明,理论在一国的实现和满足这个国家的要求必须避免一切形而上学的影响。
-
关键词
马克思
政治与哲学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
Keywords
Marx
politics and philosophy
Critique of Hegel's Philosophy of Law
-
分类号
A12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海德格尔与胡塞尔关系史外篇:反犹主义与纳粹问题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倪梁康
-
机构
中山大学哲学系
-
出处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6-80,共15页
-
文摘
从海德格尔三卷黑皮本《思考》和两卷《说明》(第94-98卷)已经可以看出,海德格尔试图在其犹太老师胡塞尔的现象学以及他自己所理解的犹太思维方式之间寻找和建立某种根本联系。而这也意味着,他试图将胡塞尔的思想贬低为一种仅仅代表了某个低劣的或邪恶的"种族"之思维方式和思维结果的东西。他最终未能完成他的论证。
-
关键词
海德格尔
胡塞尔
反犹主义
政治与哲学
-
分类号
B516.54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