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闹大”与“化小”:政务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中的博弈逻辑 被引量:9
1
作者 原光 曹现强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36,共10页
“闹大”是民众社会抗争的常见策略,而“化小”则是地方政府与之博弈的常用方法,是由非制度化公众参与引发的策略性政府回应。二者虽然在形式上是对抗博弈,但实质上是合作博弈,最终可能演化为官民之间心照不宣的安排。“闹大”与“化小... “闹大”是民众社会抗争的常见策略,而“化小”则是地方政府与之博弈的常用方法,是由非制度化公众参与引发的策略性政府回应。二者虽然在形式上是对抗博弈,但实质上是合作博弈,最终可能演化为官民之间心照不宣的安排。“闹大”与“化小”是转型期公众日益增长的社会治理需求与地方政府有限的社会治理能力之间矛盾冲突的产物。在网络时代,政务网络舆情逐渐成为公众“闹大”的惯用工具,而地方政府回应中的利益补偿则是“化小”的重要手段。从博弈本质看,“网络闹大”主要围绕问题展开,是权力约束条件下民众对政策议程设置权的争夺;“舆情化小”则主要围绕网络舆情的降温展开,是地方政府在能力约束下对治理压力的规避。从博弈过程看,民众如何将舆论发展为网络舆情进而吸引政府注意力、地方政府如何应对来自舆论和上级的双重压力、“双弱”格局下民众和地方政府如何实现妥协与合作构成了政务网络舆情回应中官民博弈的基本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闹大 化小 务网络舆情 地方府回应 政民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官”网络舆情中政府回应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39个案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原光 曹现强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6-135,共10页
[目的/意义]通过研究涉官网络舆情的政府回应,分析哪些因素在何种程度上影响着政府回应效果,据此提炼对改善政府回应效果的启示。[方法/过程]以自建案例库为基础,对139个典型案例进行梳理。以政民博弈为视角,将影响政府回应效果的因素... [目的/意义]通过研究涉官网络舆情的政府回应,分析哪些因素在何种程度上影响着政府回应效果,据此提炼对改善政府回应效果的启示。[方法/过程]以自建案例库为基础,对139个典型案例进行梳理。以政民博弈为视角,将影响政府回应效果的因素划分为三对范畴6个方面,提出研究假设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政府问责力度对政府回应效果有较大的正向影响作用。舆情起源与回应效果有关,现实诱发的作用明显高于网络诱发。诉求目标影响回应效果,维护公益优于维护私益,批判揭露优于寻求真相。涉官舆情经新闻媒体发酵比通过网络发酵更易引致良好回应。政府对涉党政官员舆情的回应效果略好于企事业官员。官员级别的影响作用显著,政府对涉厅级以上高官的回应效果最差,对涉科级官员的回应效果最好。中央和上级干预对回应效果改善有明显推动作用。政府财力与政府回应效果关系不大,政府的线上管理能力对回应效果的提升没有实质性帮助,线下管理能力是政府回应的基础。政府的行动回应比单纯的话语回应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官网络舆情 府回应 回应效果 政民博弈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