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思维语境下的政府治理创新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叶婷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8-11,共4页
互联网思维作为互联网的抽象表现形式,继承了互联网天然开放、创新、包容等核心价值观。互联网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政府治理的公共属性,但在现阶段信息社会大背景下,将互联网思维与政府治理有机结合,利用互联... 互联网思维作为互联网的抽象表现形式,继承了互联网天然开放、创新、包容等核心价值观。互联网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政府治理的公共属性,但在现阶段信息社会大背景下,将互联网思维与政府治理有机结合,利用互联网思维影响政府治理模式是有其必然性的。一方面,政府治理对象、治理环境、治理工具等出现的新变化,需要有一种新的力量和元素介入到传统政府治理中去;另一方面,基于政治领域和公共管理领域的政府治理理论架构,对于当前政府治理中遇到的问题难以给出有效的解决办法,这就需要“跨界”发现一个新的工具来打破当前政府治理面临的僵局。在互联网语境下,利用互联网思维理解和分析政府治理范畴有着一定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治理模式 思维方式 治理创新 互联网 语境 核心价值观 抽象表现形式 政府治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职能转变的理论逻辑与过程逻辑 被引量:1
2
作者 吕同舟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1-21,共1页
从逻辑上讲,政府治理可以从治理能力和治理方式两个维度加以理解,前者指的是政府在应对公共事务时所具有的潜在或现实的能力;后者则指政府如何实现自己的意志,直观表现在政府与多元主体的关系上。政府治理理论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 从逻辑上讲,政府治理可以从治理能力和治理方式两个维度加以理解,前者指的是政府在应对公共事务时所具有的潜在或现实的能力;后者则指政府如何实现自己的意志,直观表现在政府与多元主体的关系上。政府治理理论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职能转变 理论逻辑 政府治理理论 治理能力 两个维度 治理方式 公共事务 多元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政府战略管理 被引量:9
3
作者 包国宪 保海旭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4-30,共7页
政府战略管理是现代政府的重要管理手段,通过对其理论与实践的回顾能够更好地理解政府遇到的现实挑战。学者关于政府战略管理的批评与反思主要集中在战略目标设置、组织管理实现等方面,通过引入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政府绩效治理理论(PV-G... 政府战略管理是现代政府的重要管理手段,通过对其理论与实践的回顾能够更好地理解政府遇到的现实挑战。学者关于政府战略管理的批评与反思主要集中在战略目标设置、组织管理实现等方面,通过引入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政府绩效治理理论(PV-GPG)模型能够有效地回应这些问题。首先,在PV-GPG理论中将政府战略管理定位为政府执行系统与政治系统之间的缓冲器,能够厘清其功能定位;其次,用PVGPG视角剖析政府战略管理的价值追求变迁能够更好地认识政府战略计划的设置;第三,结合战略三角模型分析政府战略管理,从外部关注向内部操作的过渡,并从战略管理阶段与PV-GPG组织管理环节有机结合,对其实现路径提供了操作化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绩效治理理论 战略规划 政府战略管理 公共价值 政府执行系统 政治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管理运动中的理性主义批判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保平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21-24,共4页
公共管理运动是20世纪70年代后发展起来并产生广泛影响的政府治理理论和运动。它为政府改革和公共行政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由于其理论和实践标准是建立在理性主义基础之上,因此公共管理运动存在着许多值得反思和批判的缺陷:对... 公共管理运动是20世纪70年代后发展起来并产生广泛影响的政府治理理论和运动。它为政府改革和公共行政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由于其理论和实践标准是建立在理性主义基础之上,因此公共管理运动存在着许多值得反思和批判的缺陷:对人性的认识的偏颇;对市场机制的过分崇拜以及不恰当的顾客比喻等。这些缺陷使得公共管理运动只能成为公共行政学研究的一个视角,而不能成为其替代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管理 理性主义批判 公共行政学 政府治理理论 公共管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