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创新型城市政府治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赵全超 汪波 王举颖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58-61,共4页
创新能力逐渐成为决定产业集群和城市竞争力水平的关键因素。在分析创新型产业集群的概念和优势以及创新型城市创新系统的本质特征、层次结构和功能机制的基础上,全面剖析了创新型城市与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关联机制,并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 创新能力逐渐成为决定产业集群和城市竞争力水平的关键因素。在分析创新型产业集群的概念和优势以及创新型城市创新系统的本质特征、层次结构和功能机制的基础上,全面剖析了创新型城市与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关联机制,并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二者互动发展的策略建议及相应的政府治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产业集群 创新型城市 关联机制 政府治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政府治理机制的构成要素、涵义与体系 被引量:27
2
作者 霍春龙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84,共4页
通过检视已有文献发现,政府治理机制是一个黑箱式的概念,很少有人对其构成要素、涵义等做专门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图以"事的理论"打开政府治理机制的黑箱。首先,介绍"事的理论",并以此为基础,重新界定机制和政府治... 通过检视已有文献发现,政府治理机制是一个黑箱式的概念,很少有人对其构成要素、涵义等做专门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图以"事的理论"打开政府治理机制的黑箱。首先,介绍"事的理论",并以此为基础,重新界定机制和政府治理的涵义。继而,探究政府治理机制的构成要素和涵义。最后,进一步认为政府治理机制是一种体系,并分析了政府治理体系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治理机制 事的理论 政府治理 机制 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金融风险与政府治理机制转型 被引量:27
3
作者 向静林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4-82,共9页
金融与技术的创新发展及深度融合,成为当代社会变迁的重要驱动力量,带来很多新的治理问题。本文结合金融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思路,讨论互联网金融风险与政府治理机制转型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互联网金融给当代中国的政府治理带来了一些基... 金融与技术的创新发展及深度融合,成为当代社会变迁的重要驱动力量,带来很多新的治理问题。本文结合金融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思路,讨论互联网金融风险与政府治理机制转型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互联网金融给当代中国的政府治理带来了一些基本挑战,即创新的迭代性与响应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网络的连通性与责任的地方性之间的矛盾、交易的涉众性与稳定的压倒性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构成政府治理的结构背景,引发和形塑了政府在治理技术、治理体制和治理机制等方面的回应方式和内在困境。背后的深层问题,实质上是新的风险特征与政府治理机制之间的匹配问题,即互联网金融风险在隐蔽性、跨域性和转化性三方面的综合特征,与政府既有的风险识别机制、风险隔离机制、风险处置机制不相匹配。因此,政府治理机制亟待转型,需要从制度和技术两个方向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政府治理机制 新的风险特征 匹配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行业产品伤害危机的社会危害与政府治理机制更新 被引量:1
4
作者 崔保军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期37-47,共11页
我国政府治理食品行业的成效主要由食品安全法规、监管人员的执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公众参与的意愿以及辅助监管执法的技术设备等因素共同决定,各因素协调配合、相辅相成的健康运行形成有效的政府治理机制。如果其中任何一个因素丧失其... 我国政府治理食品行业的成效主要由食品安全法规、监管人员的执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公众参与的意愿以及辅助监管执法的技术设备等因素共同决定,各因素协调配合、相辅相成的健康运行形成有效的政府治理机制。如果其中任何一个因素丧失其应有功能,就可能助长厂商生产经营不安全食品的行为进而引发伤害危机。产品伤害危机,对企业仅是一场"突发"危机,对社会却是一场"人造"灾难。本文在分析食品行业产品伤害危机的社会危害基础上,明确指出食品行业政府治理机制的缺陷即《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不利于维护消费者权益、执法部门疏于日常监管或监管缺失、监管人员整体执业素质不高、监管技术设备落后以及社会公众检举黑心厂商的主观意愿不高等导致产品伤害事件频发,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更新和健全政府治理机制的制度安排,以减少乃至避免危机的发生,消除其社会危害,保障食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伤害危机 政府治理机制 社会信任 制度安排 精神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治理机制转型与社会组织发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晓春 周黎安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0-21,共2页
既有研究在讨论当代中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时,普遍忽略了行政体系内部运作逻辑对社会组织发展的作用。聚焦不同层级政府治理机制间的互动及其对社会组织的影响发现,当上下级行政部门以"层层发包"模式运行时,基层政府更多地会在权衡... 既有研究在讨论当代中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时,普遍忽略了行政体系内部运作逻辑对社会组织发展的作用。聚焦不同层级政府治理机制间的互动及其对社会组织的影响发现,当上下级行政部门以"层层发包"模式运行时,基层政府更多地会在权衡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功能与潜在治理风险后设计相应制度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治理机制 基层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治理中政府机制有效性的制度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黄万华 刘渝 《当代经济管理》 2013年第11期41-44,共4页
长期以来,传统观点一直认为,当环境治理的市场机制与社会机制失灵时,利用政府机制可以有效弥补二者的缺陷。然而,环境治理的政府机制是否总是有效,在环境治理的理论研究中,很少有涉及到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通过利用制度分析的框架对环... 长期以来,传统观点一直认为,当环境治理的市场机制与社会机制失灵时,利用政府机制可以有效弥补二者的缺陷。然而,环境治理的政府机制是否总是有效,在环境治理的理论研究中,很少有涉及到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通过利用制度分析的框架对环境治理中政府机制的作用机理、有效性、作用条件等展开了广泛的探讨,并就提高政府机制在环境治理中的有效性,给出了具体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治理 环境污染 政府治理机制 制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影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机制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35
7
作者 肖永添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3-119,共7页
在对社会资本影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政府治理机制与社会资本治理机制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地区的社会资本具有如下特性:关系网络的封闭性和同质性;规范的非正式性和道德声誉... 在对社会资本影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政府治理机制与社会资本治理机制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地区的社会资本具有如下特性:关系网络的封闭性和同质性;规范的非正式性和道德声誉的重要性;信任的人际性和信任半径的有限性。这三个特征导致社会资本治理机制并不必然带来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但是其在小范围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效率要远远高于其在大范围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效率。同时,无论是目前主导的政府治理机制还是社会资本治理机制,都存在其自身的局限性,但是这两种治理机制之间并不是矛盾的。社会资本机制可以有效提高政府机制的治理能力,同时拓宽污染关系人的参与渠道;政府机制则可以解决大范围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问题,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资本机制所不能应对的新型生态环境治理问题。所以,社会资本机制和政府机制中的治理方式可以相互补充,共同发挥作用,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农村生态环境 政府治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内部控制的运行机制——基于超循环理论的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邹晶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20-30,共11页
政府内部控制的运行机制作为政府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与政府行为之间的"连接器",是政府内部控制从文本走向行动、将思想付诸现实的关键一步,对政府内部控制建设的成效至关重要。以超循环理论为基础,建立政府内部控制运行的过程模... 政府内部控制的运行机制作为政府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与政府行为之间的"连接器",是政府内部控制从文本走向行动、将思想付诸现实的关键一步,对政府内部控制建设的成效至关重要。以超循环理论为基础,建立政府内部控制运行的过程模型,并根据政府内部控制系统演进条件,提出促进政府内部控制系统发展的外部推动措施,以期为政府内部控制的运行机制能步入自动繁殖与进化的超循环体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治理机制 政府内部控制 运行机制 超循环理论 国家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政府治理模式创新探索——评《政府职能转变与政府治理转型》
9
作者 李璐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1-151,共1页
政府治理模式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治理理念、治理结构、治理方式、治理主体等诸多要素。对此,要紧密结合新时代背景政府治理需求,系统审视政府治理机制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探索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路径,从而推动政府治理... 政府治理模式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治理理念、治理结构、治理方式、治理主体等诸多要素。对此,要紧密结合新时代背景政府治理需求,系统审视政府治理机制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探索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路径,从而推动政府治理模式与治理能力的优化。由胡家勇等著、广东经济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政府职能转变与政府治理转型》一书,以丰富的理论阐述与实践调研为支撑,从政府间权责划分、政绩考核制度、行政审批制度、政府监管机制等方面,全面论述了政府职能转变与治理转型,为当下探索政府治理模式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职能转变 政府治理模式 治理转型 权责划分 治理能力 政府治理机制 创新路径 创新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被引量:13
10
作者 彭宅文 《公共行政评论》 2011年第1期174-177,共4页
本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分析中国当前以政治集权、财政分权为主要特征的地方政府治理机制所导致的地方政府竞争,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影响的原因、机制和结果。
关键词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地方政府竞争 财政分权 政府治理机制 经济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观审计需求:一个理论框架 被引量:4
11
作者 郑石桥 张雨华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3-10,18,共9页
本文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宏观审计需求的理论框架。在资源类政府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政府人的自利,会产生激励不相容,在信息不对称、合约不完备和环境不确定的条件下,政府人会产生代理问题;由于政府人的有限理性,会放大次优... 本文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宏观审计需求的理论框架。在资源类政府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政府人的自利,会产生激励不相容,在信息不对称、合约不完备和环境不确定的条件下,政府人会产生代理问题;由于政府人的有限理性,会放大次优问题。为此,相关各方会推动建立针对政府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的治理体系。宏观审计是这个治理体系的重要成员,从资源类政府委托代理关系的委托人角度出发,宏观审计主要作为外部监督机制的组成部分,也可能成为外部激励机制、外部透明机制、外部监视机制、外部制衡机制的组成部分。本级政府作为代理人,也可能出现宏观审计需求,一是将宏观审计作为次优问题的揭示机制,二是将宏观审计作为特定信号的传递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委托代理关系 代理问题 次优问题 政府治理机制 宏观审计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