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乡村传统民间仪式的当代再造——浙北党山雷公庙会考察 被引量:5
1
作者 张祝平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128-135,共8页
仪式变迁是社会变迁的缩影。庙会作为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仪式性活动,有其特定的寓意、独有的程式和丰富的功能。现代社会剧变不仅对中国乡村传统仪式的形式外表产生影响,更给传统民间仪式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带来深刻冲击和改... 仪式变迁是社会变迁的缩影。庙会作为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仪式性活动,有其特定的寓意、独有的程式和丰富的功能。现代社会剧变不仅对中国乡村传统仪式的形式外表产生影响,更给传统民间仪式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带来深刻冲击和改造。当下,政府部门对繁荣乡村文化的高度重视和对民间仪式的强力介入与征用,为传统民间仪式的再造增添了强大动力。但是,在此过程中,传统民间仪式的文化本真性却日渐剥离,这必然使其原本的象征体系难以复存,形式也终将难以为继。民俗文化的有效传承,既要着眼于促进其内生的价值转换机制和能力的发挥,更要着眼于仪式文化合理精神内核的挖掘与弘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间仪式 乡村庙会 政府征用 现代性再造 境遇与选择 非物质文化遗产 价值取向 文化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首语
2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4年第4期F0002-F0002,1,共2页
无疑,这二十多年来在中国的土地上发生的最大变化莫过于人口的迁徙而带来的城乡二元文化的冲击,本期的"前沿评论"与"思潮与现象"两个栏目恰恰都涉及到了这个敏感的话题,本以为孟繁华先生所论述的三十年来的乡土小... 无疑,这二十多年来在中国的土地上发生的最大变化莫过于人口的迁徙而带来的城乡二元文化的冲击,本期的"前沿评论"与"思潮与现象"两个栏目恰恰都涉及到了这个敏感的话题,本以为孟繁华先生所论述的三十年来的乡土小说是从这一角度切入的宏观文章,但可惜的是孟兄浅尝辄止,只是对个别作家进行了微观论证。而陈晓明先生的文章虽是对一个作家作品的评析,却也将此上升到了一个宏观认知的层面:"《我的名字叫王村》赋予这一叙事以前所未有的‘实体性’:‘失落的乡土’就是一片被政府征用、被村民们集体签字放弃的土地,随着土地的失落,传统的乡村生活方式崩解消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首语 文章 先生 乡土 小说 土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 乡村生活方式 实体性 作家 政府征用 孟繁华 陈晓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入市:现实与突破
3
《农村金融研究》 2014年第9期1-1,共1页
土地作为人们生产经营活动的载体,是广大农民生活保障的基础,也是农民最重要的财产。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一直在探索进行农村土地改革,让农民获得更多的财产权利是改革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 土地作为人们生产经营活动的载体,是广大农民生活保障的基础,也是农民最重要的财产。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一直在探索进行农村土地改革,让农民获得更多的财产权利是改革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 农村土地改革 国有土地 地入 用途管制 农地流转 农村土地资源 政府征用 城市用地 城乡二元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租基本农田种树 法院判解除合同
4
作者 周海云 《农村新技术》 2021年第12期67-67,共1页
【案情】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某村的李某与同村的陆某签订了土地租赁协议,李某将其承包的约3亩责任田租给陆某,双方约定租金为每亩800元/年,租期至政府征用为止。陆某支付了租金并采购树苗组织人员栽种。后李某妻子因该土地为基... 【案情】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某村的李某与同村的陆某签订了土地租赁协议,李某将其承包的约3亩责任田租给陆某,双方约定租金为每亩800元/年,租期至政府征用为止。陆某支付了租金并采购树苗组织人员栽种。后李某妻子因该土地为基本农田而反对并拔树,双方产生纠纷,陆某起诉至海门法院要求李某继续履行合同并赔偿苗木损失及栽种人工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除合同 基本农田 租赁协议 江苏省南通市 政府征用 人工费用 租金 履行合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