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府建构型市场经济的中国逻辑——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反思 被引量:6
1
作者 严静峰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15,25,155,共14页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人用实践创造了当代的"国富论"。中国的"国富论"依然是围绕着政府与市场关系这个核心命题而展开的。市场经济诞生于西方,经历了五百多年的演进从萌芽走向成熟,"自发扩张秩序"逐渐...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人用实践创造了当代的"国富论"。中国的"国富论"依然是围绕着政府与市场关系这个核心命题而展开的。市场经济诞生于西方,经历了五百多年的演进从萌芽走向成熟,"自发扩张秩序"逐渐成为主导原则,这是一种自发内生型市场经济。与西方不同,中国市场化的起点是计划经济,政府是推动市场化的最主要动力。正是依靠政府的积极建构,市场经济体制才能较快建立起来,是一种政府建构型市场经济。中国政府在建构市场经济过程中,通过放权成功地释放和激活了地方政府、企业和人民群众的致富激情,并利用官场竞争与市场竞争的互相促进,将政府、市场、社会的力量成功地整合在一起,共同创造了中国经济奇迹。搞清楚中国"国富论"的内在机理,对于澄清和阐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产业政策是否必要、国有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关系、中国经验的世界意义、未来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等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与市场 自发内生型市场经济 政府建构型市场经济 中国经济奇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公共领域的政府参与和建构:历史源流与类型分析
2
作者 邱雨 《求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40,M0004,共14页
网络公共领域作为公共领域在互联网时代的新形态,具有虚拟性、强交互性、群聚传播等核心特征。互联网时代技术红利不仅赋予了大众发声能量,也为政府以更为立体的角色治理网络公共领域和引导网络舆论提供了良好契机。不同于前互联网时代... 网络公共领域作为公共领域在互联网时代的新形态,具有虚拟性、强交互性、群聚传播等核心特征。互联网时代技术红利不仅赋予了大众发声能量,也为政府以更为立体的角色治理网络公共领域和引导网络舆论提供了良好契机。不同于前互联网时代作为公共领域评判对象或交往客体的政府,在互联网时代,交往模式的革命性变化使政府在网络公共领域中成为集客体与主体角色于一体的存在。借助网络扁平化交往结构,政府可以实现对网络公共领域和网络民意的便捷调研、吸纳和回应,从而实现网络舆论引导的过程性在场;政府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空间的虚拟交往特征,发挥自身的公信力、组织力、人力等优势,建设政府主导的网络公共领域,实现对网络公共领域的“开源型”和“导流型”建构,从而实现对网络舆论更加高效和精准的主导。如果说在“规制者”角色“外部”视角之下,政府和网民形成了一种分立、紧张、非合作关系,那么,在参与者与建构者角色的“内部”视角之下,政府和网民则形成了一种同行、共建、合作关系,从而推动网络公共领域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治理 网络公共领域 政府参与 政府建构 开源型建构 导流型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税费时代乡镇政府的转型与建构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良 《地方财政研究》 2009年第7期58-63,共6页
乡镇政府从"汲取"向"服务"转型反映了国家与农村社会关系的变化,本文分析了推动这一转型的三个因素:国家政权内卷化、农民对基层国家政权的认同危机、乡镇财政压力。同时,对如何建构服务型乡镇政府做了初步的探讨:... 乡镇政府从"汲取"向"服务"转型反映了国家与农村社会关系的变化,本文分析了推动这一转型的三个因素:国家政权内卷化、农民对基层国家政权的认同危机、乡镇财政压力。同时,对如何建构服务型乡镇政府做了初步的探讨:首先,改革和完善现有财政体制、压力型体制和人事制度,确保乡镇政府有足够的财力、充足的精力和适合的人力来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其次,分别从公共服务需求信息的输入、公共服务的生产供给、公共服务的绩效考核三个环节分析了建构服务型乡镇政府的相应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税费时代 乡镇政府转型 服务型乡镇政府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贫困治理目标重塑与政府能力建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昶 王三秀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35,共7页
进入21世纪后,基于我国深入推进农村反贫困的现实需要,适应国际反贫困发展的新趋势,我国政府对农村贫困治理目标进行了重塑和优化,具体体现在贫困治理目标的内容、效能及人群三个维度上,从而对政府贫困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建构要求。目... 进入21世纪后,基于我国深入推进农村反贫困的现实需要,适应国际反贫困发展的新趋势,我国政府对农村贫困治理目标进行了重塑和优化,具体体现在贫困治理目标的内容、效能及人群三个维度上,从而对政府贫困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建构要求。目前我国地方政府根据上述目标进行了一定的建构和提升贫困治理能力的尝试,但现实中还面临着制度保障、财政支持、专业化及整合化治理贫困能力不足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走出上述困境的基本路径是,提升政府法制化治理贫困的能力,形成新型贫困者参与治理贫困策略,系统地建构和提升政府以资源整合治理贫困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贫困治理 目标重塑 政府能力创新建构 困境 出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地产市场秩序研究综述
5
作者 张传勇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2-96,共5页
研究目的:厘清房地产市场秩序的生成机制及其相关理论,为规范与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相关政策的制定以及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文献梳理法与比较研究法。研究结论:由于经济制度本身的缺陷以及市场主体的投机行为,一旦市场秩序... 研究目的:厘清房地产市场秩序的生成机制及其相关理论,为规范与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相关政策的制定以及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文献梳理法与比较研究法。研究结论:由于经济制度本身的缺陷以及市场主体的投机行为,一旦市场秩序出现问题,市场并不能通过其自身的纠错机制实现自我修复,政府有必要采取措施以促进房地产市场秩序自我完善;同时,考虑房地产各级市场的交易内容和市场特性均存在差别,其市场秩序的范畴和表现也各不相同,因此政府应当因地制宜、审慎地参与到房地产市场秩序的构建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市场秩序 自发秩序 政府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