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审计目标 被引量:1
1
作者 郑石桥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6-160,F0003,共6页
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关于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审计目标的理论框架。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审计依赖本级政府与本级国有单位之间的国有资源委托代理关系,本级政府和本级国有单位的审计目标是终极目标,审计机构的审计目标是直接目标。... 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关于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审计目标的理论框架。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审计依赖本级政府与本级国有单位之间的国有资源委托代理关系,本级政府和本级国有单位的审计目标是终极目标,审计机构的审计目标是直接目标。从终极目标来说,本级政府是抑制本级国有单位在履行其财务报告责任中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本级国有单位的终极目标有多种情形,不同的审计需求会导致不同的审计目标;审计机构的审计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总目标与审计主题相匹配,财务信息审计总目标是真实性,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总目标是健全性,上述审计主题要分解为审计标的,上述各审计主题的总目标也要分解为具体目标并落实到各审计标的;审计机构的直接目标服务于本级政府终极目标的主要路径包括揭示路径、抵御路径和震慑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审计目标 国有资源委托代理关系 审计终极目标 审计直接目标 审计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法》涉及的若干基础性问题的再思考——基于十九大报告的视角 被引量:16
2
作者 郑石桥 刘庆尧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5,共9页
审计法条背后体现的是审计理论逻辑,《审计法》的不完善,很大的原因是相关的法条没有从审计理论上分析清楚,因此以公共委托代理关系、公共经管责任、审计主题为基础,对我国政府审计制度的六个基础性问题进行学理分析,并据此提出完善《... 审计法条背后体现的是审计理论逻辑,《审计法》的不完善,很大的原因是相关的法条没有从审计理论上分析清楚,因此以公共委托代理关系、公共经管责任、审计主题为基础,对我国政府审计制度的六个基础性问题进行学理分析,并据此提出完善《审计法》的建议。这六个问题是:为什么审计,审计谁,审计什么,谁来审计,如何审计以及审计成果如何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审计目标 政府审计 审计法》 国家治理 国家审计 十九大报告 国家监督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