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策略性政治互动:网民政治话语运用与政府回应模式 被引量:68
1
作者 李锋 孟天广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9-128,F0003,共11页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日益成为公众与政府互动的重要平台。本研究以人民网地方政府留言板为例,采集了2008-2014年21万发帖,从身份认同和政治价值取向两个角度来探索公众在网络平台的表达行为模式与政府的回应模式。研究发现,公众更...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日益成为公众与政府互动的重要平台。本研究以人民网地方政府留言板为例,采集了2008-2014年21万发帖,从身份认同和政治价值取向两个角度来探索公众在网络平台的表达行为模式与政府的回应模式。研究发现,公众更愿意使用与工作、居住地等相关的集体认同表述(内集体话语),而不愿使用个体话语或者更宏大的集体认同(泛集体话语)表达诉求,政府对内集体话语的回应高于后两者。在政治价值取向上,民主话语、贤能话语和混合话语表达并存,民主话语多于贤能话语,政府对贤能话语的回应最高,民主话语次之,无取向话语最低。总之,网民具备策略性表达诉求的可能,基于内集体话语、贤能话语或民主话语的诉求均提升了政府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话语 集体认同 策略表达 政府回应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商回应:共识导向的基层回应模式--基于淮安“码”上议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孟天广 严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3-112,共10页
政府回应性是国家—社会关系研究的经典议题,亦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创新实践,积极有效的政府回应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民众的诉求和社会需求,从而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现有研究提出三种政府回应模式:代表回应、政策... 政府回应性是国家—社会关系研究的经典议题,亦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创新实践,积极有效的政府回应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民众的诉求和社会需求,从而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现有研究提出三种政府回应模式:代表回应、政策回应与服务回应。江苏淮安“码”上议的治理实践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新回应模式--协商回应。与前三种模式相比,协商回应更加适用于区域性且存在差异化偏好的公共议题,更加强调党委统领和政府指导下多元主体的交互式参与,更加重视通过诉求表达和理性沟通达成共识性决策。既有回应模式将政府视为回应的唯一供给者,而发端于我国地方治理实践的协商回应模式则改变了政府与社会的简单二元结构,引入党委、政府、政协等组织力量,塑造党委统领的协商共治机制,实现共识性治理。协商回应模式的提出具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贡献:一是从我国治理实践中提炼出新概念,与已有理论进行对话,推动了政府回应性经典议题的理论发展;二是对我国地方实践进行经验总结,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回应模式 协商回应 共识导向 基层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