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财政分权、经济增长与政府减贫行为
被引量:17
- 1
-
-
作者
刘建民
欧阳玲
毛军
-
机构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
海南师范大学教学与统计学院
-
出处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9-150,共12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式财政分权的区域经济效应与完善地方税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4BJY159)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财政扶贫与农村贫困治理的空间关联效应研究”(项目编号:118MS042)
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委托课题“湖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财税金融政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首先基于我国2000-2015年的相关数据,采用极化指数对我国区域财政收入分权的地区差距进行分解;然后,建立空间面板分位数计量模型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对贫困减少的直接影响效应和通过经济增长相互作用对贫困减少产生间接影响效应。研究结果发现:(1)总体地区差距呈现出下降态势,这说明我国财政收入分权的聚合程度在不断增强。组间差距缩小与组内聚合程度增强是我国财政收入分权的空间极化程度下降的主要来源。(2)采用空间面板分位数计量模型研究发现,农村贫困和城镇贫困存在空间依赖作用,且农村贫困的空间相关系数略高于城镇贫困的空间相关系数;财政收入分权对农村贫困减少和城镇贫困减少产生了显著的负向作用,财政支出分权对农村贫困减少和城镇贫困减少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村贫困减少和城镇贫困减少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财政收入分权集群对农村贫困减少产生了显著的负向作用,财政支出分权集群对城镇贫困减少产生了显著的负向作用,经济集聚对农村贫困减少和城镇贫困减少产生了显著的负向作用。最后提出促进我国反贫困工作的关键点在于需要考虑空间因素下财政分权政策的合理制定与实施。
-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经济增长
政府减贫行为
极化指数
空间面板分位数
-
Keywords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economic growth
government poverty reduction
polarization index
the quantileeconometric model of spatial panel
-
分类号
F812.7
[经济管理—财政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