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缓解了中小银行风险吗?
1
作者 周芮帆 王豪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77,共11页
本文采用强度双重差分模型,探讨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对中小银行风险的影响,揭示了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改革对银行风险管理的积极作用。在传导效应方面,债务治理政策通过提升银行财务表现、促进银行存贷比的提高、抑制银行投机行为等方面缓解... 本文采用强度双重差分模型,探讨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对中小银行风险的影响,揭示了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改革对银行风险管理的积极作用。在传导效应方面,债务治理政策通过提升银行财务表现、促进银行存贷比的提高、抑制银行投机行为等方面缓解中小银行风险。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银行市场垄断程度较高的地区以及具有国有股东背景、贷款集中度较高的银行中,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作用更加突出。由此提出完善可持续的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策略等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治理 中小银行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税制改革视域下的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理论辨析与路径展望 被引量:4
2
作者 郭玉清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80,共12页
本文通过回顾分税制改革的历史沿革、制度特征和学术争鸣,试图厘清分税制改革对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影响机制和改革路径。本文认为,分税制改革有效发挥了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初步构建起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分权治理框... 本文通过回顾分税制改革的历史沿革、制度特征和学术争鸣,试图厘清分税制改革对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影响机制和改革路径。本文认为,分税制改革有效发挥了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初步构建起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分权治理框架。从影响效果来看,分税制改革引领的“双重激励”将地方政府行政动员能力和市场增进能力有效结合起来,激励地方政府举债筹资建设了大量市政基础设施;但侧重“事上”而非“安下”的责任约束机制也导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断衍生泛化、变相积聚。本文为推进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分税制改革和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财权划分、事权配置、行政监察、市场约束等改革战略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税制改革 地方政府债务治理 财政激励 政治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债务治理、信贷可得性与企业创新投入 被引量:5
3
作者 刘莉 周笑朵 任广乾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2-75,共14页
有效的地方政府债务治理能够从财政体制改革层面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供高效制度支撑。本文运用2015—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及信贷可得性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地方... 有效的地方政府债务治理能够从财政体制改革层面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供高效制度支撑。本文运用2015—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及信贷可得性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显著增加了企业创新投入,且该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中介效应表明,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提高了企业信贷可得性,缓解了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企业创新投入的增加。异质性分析表明,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激励效应及信贷可得性的中介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区域性银行、大型国有银行、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地区更明显。本文的结论丰富了地方政府债务治理与企业创新投入的相关理论研究,有助于发挥地方债务资金的引领作用,对推进政府治理能力和企业创新能力协同升级,促进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实现国家善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治理 信贷可得性 企业创新投入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债务治理与企业投资效率 被引量:4
4
作者 徐晓珠 李增福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41,共24页
文章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利用2015年全国逐步推行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政策冲击,基于“投资—投资机会”的敏感度模型实证检验了地方债改革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显著提升... 文章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利用2015年全国逐步推行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政策冲击,基于“投资—投资机会”的敏感度模型实证检验了地方债改革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显著提升了企业投资对投资机会的敏感度,即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投资效率。机制检验表明,一方面,地方政府债务治理能够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即通过提高融资可得性和降低融资成本,进而提升企业投资效率;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债务治理能够优化企业投资环境,即通过化解地区经济风险、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和吸引异地投资,进而提升企业的投资效率。随后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在投资不足、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低和所处地区财政压力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发现,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对企业盈利能力可持续性和经济稳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文章研究结果为深入挖掘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成效,促进企业经营发展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治理 企业投资效率 融资约束 投资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债务治理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提升——基于新《预算法》实施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8
5
作者 武辉 朱玉坤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共20页
文章以2009—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以新《预算法》实施为准自然实验,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双重差分估计显示,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显著提高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证实了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改革有... 文章以2009—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以新《预算法》实施为准自然实验,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双重差分估计显示,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显著提高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证实了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改革有助于优化初次分配格局。上述结果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保持稳健。机制分析表明,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通过要素组成效应和人力资本升级效应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异质性分析发现,非国有企业、劳动密集型行业上述效应更为凸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显著缩小了企业内部薪酬差距,普通员工劳动收入份额提升而高管劳动收入份额无显著变化。文章将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经济后果拓展到企业要素收入分配领域,强调地方政府债务治理不仅有利于缓解企业融资困境、优化要素投入和推动企业人力资本升级,而且为完善初次收入分配、增加居民收入以扩大消费、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基础并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治理 企业劳动收入份额 新《预算法》实施 融资约束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对企业操纵杠杆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6
作者 张高瀚 张斌 +1 位作者 张明源 王凯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38-143,共6页
随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势在必行。文章以国务院2014年9月发布的43号文件为准自然实验,采用DID、PSM-DID等方法,检验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对企业操纵杠杆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治理通... 随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势在必行。文章以国务院2014年9月发布的43号文件为准自然实验,采用DID、PSM-DID等方法,检验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对企业操纵杠杆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治理通过企业融资约束和企业融资成本渠道促进了企业操纵杠杆率的动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对国有企业、资产规模小和东部地区的企业作用更为显著。拓展研究表明,企业操纵杠杆率提升会促进企业营业利润和长期投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债务治理 企业操纵杠杆率 双重差分法 倾向得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治理:近期目标与长效机制 被引量:19
7
作者 崔军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18,共5页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凸显,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及其债务只是其现阶段的形式体现,深层次的原因应从地方财政资金的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探寻。针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先"治"后"理"是基本逻辑主线,近期目标是清理地方...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凸显,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及其债务只是其现阶段的形式体现,深层次的原因应从地方财政资金的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探寻。针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先"治"后"理"是基本逻辑主线,近期目标是清理地方融资平台及其债务,但从长计议则应构建加强地方政府财力建设、规范地方债务管理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治理 地方融资平台 财力 事权 地方政府债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下的地方政府债务治理 被引量:8
8
作者 郭玉清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2-50,共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以人本主义价值观念引领新发展格局下的地方政府债务治理转型,亟须完成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冲击、促进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增进高质量发展中的民生福祉等目标任务。新《预算法》生效实施和数字经济快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以人本主义价值观念引领新发展格局下的地方政府债务治理转型,亟须完成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冲击、促进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增进高质量发展中的民生福祉等目标任务。新《预算法》生效实施和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为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提供了改革机遇,但也存在多重现实挑战。基于目标任务、改革机遇和现实挑战,在新发展格局下推进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应统筹发展与安全,通过债务投资领域的适应性拓展和管理绩效提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地方财政可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地方政府债务治理 经济高质量发展 地方财政可持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基于“43号文”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朱晨赫 程晨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8-41,共4页
地方债问题已成为新时代金融体系发展的重要障碍性因素。利用2011—2016年省级地方债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交叉数据,研究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并从微观视角利用2014年9月出台的"43号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进行政策... 地方债问题已成为新时代金融体系发展的重要障碍性因素。利用2011—2016年省级地方债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交叉数据,研究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并从微观视角利用2014年9月出台的"43号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进行政策评估。结果发现,地方债对企业债务融资行为产生了负向的影响,并提高了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和债券信用利差。双重差分估计的结果显示,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提升了企业债务融资水平,并降低了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进一步地区分企业性质的考察发现,地方政府债务对非国有企业债务融资的规模和成本均产生了更强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政府债务治理 债务融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什么选择行政控制型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模式?——基于政府的市场增进功能
10
作者 崔兵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0-94,共5页
选择行政控制型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模式的内在原因在于政府的市场增进功能。行政控制模式下,上级政府通过为下级政府提供隐性担保实现信用增级缓解其举债融资困境。行政控制型债务治理模式的模型分析表明政府间的最优隐性担保水平内生于... 选择行政控制型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模式的内在原因在于政府的市场增进功能。行政控制模式下,上级政府通过为下级政府提供隐性担保实现信用增级缓解其举债融资困境。行政控制型债务治理模式的模型分析表明政府间的最优隐性担保水平内生于地方政府的举债需求和举债融资成本,隐性担保并不是完全无效率的,行政控制型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模式也并不必然为其它模式所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治理 行政控制模式 市场增进功能 隐性担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治理——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
11
作者 张娟 王彦东 +1 位作者 狄晓玲 周思敏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2-78,共7页
文章基于2015—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考察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改革后政府会计显著降低了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具有一定的监督治理效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此结论依然有效;进一步机制检... 文章基于2015—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考察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改革后政府会计显著降低了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具有一定的监督治理效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此结论依然有效;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政府会计能够通过降低地方政府非理性投资水平、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和提高财政透明度的方式来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的监督以及推进国家债务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会计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治理 投资水平 财政压力 财政透明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与上市企业投融资——基于我国247座城市的初步证据 被引量:11
12
作者 孙刚 朱凯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9-63,共15页
本文利用中国社科院披露的我国247座城市地方政府性债务对金融稳定影响的评价指数,分析了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对上市企业债务融资与资本性投资效率的影响及其传导机理。研究发现,与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较好地区相比,处于地方政府性债务治... 本文利用中国社科院披露的我国247座城市地方政府性债务对金融稳定影响的评价指数,分析了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对上市企业债务融资与资本性投资效率的影响及其传导机理。研究发现,与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较好地区相比,处于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较差地区的地方政府控股国企,其杠杆率均显著较高,但企业资本性投资效率却显著较低,企业产能过剩的财务特征十分明显。这表明,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会显著影响微观企业的投融资,并且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越差,透过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控制或干预,通过预算外举债,政府"杠杆"有转化为企业"杠杆"的风险。本文明确了"去杠杆"究竟应去谁的"杠杆"问题,对理解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转变为"内涵型"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债务 企业债务 金融生态 政府债务治理 企业资本性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地方债危机处置的理论与借鉴——基于债务货币化的考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锡良 张圣明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38,I0005,共10页
当前,我国地方债规模过大,经济增速趋缓,多地债务相继逾期,一旦爆发债务危机,或危及国家金融安全。学界对当今中国语境下地方债货币化与恶性通胀关系的研究仍有不足,尚不足以指导解决现实问题。基于此,在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史视角下,探讨... 当前,我国地方债规模过大,经济增速趋缓,多地债务相继逾期,一旦爆发债务危机,或危及国家金融安全。学界对当今中国语境下地方债货币化与恶性通胀关系的研究仍有不足,尚不足以指导解决现实问题。基于此,在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史视角下,探讨部分经典货币理论和典型事件适用前提和产生背景,探寻我国债务货币化的科学理论支撑,借鉴巴西地方债危机成功处置的经验。研究发现,债务货币化并不必然引发恶性通胀,而正是我国妥善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可行选择;“国家资本结构”理论为其提供了中国特色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经济安全 地方政府债务治理 债务货币化 国家资本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