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多元信用监管下的政府信用建设
被引量:7
- 1
-
-
作者
陈丽君
朱蕾蕊
-
机构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府管理系
-
出处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8-35,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效测评及参与式信用监管体系构建研究"(编号:12AZD063)
-
文摘
政府信用建设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前提,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信用是政府凭借其对公众践约守诺的程度而获得公众信任的能力(资格/证明)。随着多元参与理念的影响,对公众践约守诺的过程在当下不仅依靠政府自身的动机与能力,还依赖社会对政府的监督与建言献策。政府信用建设主体从单一政府向多元主体转变,从政府自身信用监管向多元路径监管转变。当前主要的多元监管路径有全民网络参与监督、听证会、媒体监督、信访、第三方组织监督、举报信箱、信用监督员监督、第三方政府信用评价等多种形式。以参与主体数量与政府态度为两大维度,构建涵盖所有监管路径的"二维四象限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监管路径的优劣势,提出完善多元政府信用监管体系的优化对策。
-
关键词
政府信用建设
多元信用监管
优劣势
优化路径
-
分类号
D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从政治合法性角度看政府信用建设的必要性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龙朝双
李晓玉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政法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
-
出处
《理论月刊》
2006年第9期44-45,共2页
-
文摘
政府信用建设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立的基石,建设社会信用的前提是政府守信。本文从政治合法性这一视角分析政府信用建设的必要性,认为无论是从政治合法性的来源还是政治合法性的基础看,都有必要进行政府信用建设。
-
关键词
政治合法性
政府信用建设
-
分类号
D6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政府信用与政府信用建设
被引量:3
- 3
-
-
作者
李新庚
-
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出处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18,共7页
-
基金
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市场发育与政府培育有机结合--构建面向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运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07BZZ013)的系列成果之一。项目负责人:李新庚
-
文摘
政府信用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的公信力,也是政府行政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和后果在社会组织和民众中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和舆论反映。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对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起着重要的作用。要以强化政府信用意识为基础,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依法行政为重点,以建立和完善政府信用制度和工作机制为突破口,全面树立公正公平、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信用形象。
-
关键词
政府信用
社会信用体系
政府信用建设
-
分类号
D035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希腊债务危机对希腊政府信用的影响及启示
- 4
-
-
作者
王勇
-
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
-
出处
《征信》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4-76,共3页
-
文摘
尽管经过多方援助和努力,但目前希腊债务危机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希腊政府信用仍面临考验。希腊的债主开始降低希腊政府信用度,希腊民众对政府信用已产生极度的不信任,"三驾马车"对希腊政府信用的信任也将面临全面考验。所以,希腊解决债务危机必须与解决政府信用危机同步进行。这也给世人提供了一些重要启示。
-
关键词
希腊债务危机
政府信用危机
政府信用建设
-
分类号
F831.6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以廉政勤政简政为指引 全面提升政府公信水平
- 5
-
-
作者
章政
-
机构
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
-
出处
《征信》
2015年第5期1-3,共3页
-
文摘
近年来,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政策之间的协调性和行政体制的结构矛盾十分突出、政府公共服务和信息公开不能满足民众要求等问题。要全面提升政府公信水平,就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政府信用水平评价体系,推进政府信息透明化,完善政府对自身债务的管理,积极引导网络舆情。
-
关键词
政府公信
公信力建设
政府信用建设
-
Keywords
public trust in the government
construction of public trust
construction of government credit
-
分类号
D63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