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粮食流通的私人物品性、公共物品性和政府与市场互动的定位选择
1
作者 卜祥银 胡胜德 《粮油食品科技》 2008年第6期70-72,共3页
从公共物品理论出发,认为公共物品是指一种存在着现象的特性,这一现象影响范围包括至少两个实际存在的个人,这一范围内的任何人所接触到的特性都是特性的全部;私人物品是一种现象的公共性以外的任何特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非竞争性... 从公共物品理论出发,认为公共物品是指一种存在着现象的特性,这一现象影响范围包括至少两个实际存在的个人,这一范围内的任何人所接触到的特性都是特性的全部;私人物品是一种现象的公共性以外的任何特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非竞争性特征。公共物品应当主要由政府来提供。粮食不仅是商品,而且是具有"公共物品"性的特殊商品。粮食流通是具有社会公益性的特殊行业。粮食安全是一种纯公共物品。粮食流通是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矛盾的对立统一过程。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应当在政府与市场互动中来实现。政府与市场互动中市场是基础、政府是主导。政府作用的关键在于提升宏观调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公共物品 政府与市场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中原经济区研究述评——兼论中原经济区“2345”发展框架 被引量:4
2
作者 许广月 《西部论坛》 2011年第5期1-7,共7页
中原经济区是我国区域经济版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兴增长极,其对我国区域经济版图重构必将起到纲领性指引作用,其发展也将对我国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目前,国内学术界主要从空间范围、建设意义、发展定位与建设举措等方面... 中原经济区是我国区域经济版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兴增长极,其对我国区域经济版图重构必将起到纲领性指引作用,其发展也将对我国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目前,国内学术界主要从空间范围、建设意义、发展定位与建设举措等方面对中原经济区进行研究。中原经济区发展的逻辑框架应是"2345"发展框架:需要政府和市场的双轮互动,"三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以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为主要内容,为我国整体发展作出五大贡献(经济发展贡献、粮食贡献、交通贡献、能源原材料贡献、生态贡献),逐步实现"一极、一地、一心、四区"的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中部崛起 政府与市场互动 “三化”协调发展 转型发展 创新发展 绿色发展 区域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