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党社会化:当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34
1
作者 郑琦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0-45,共6页
政党是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公共权力与民众需求同时作用于政党,使其产生行政化和社会化的倾向。建国之前,中国共产党依靠政党社会化,夺取了革命战争的胜利;建国初期,党掌握了公共权力并通过政党行政化的运作逻辑巩固了国家政权;改革... 政党是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公共权力与民众需求同时作用于政党,使其产生行政化和社会化的倾向。建国之前,中国共产党依靠政党社会化,夺取了革命战争的胜利;建国初期,党掌握了公共权力并通过政党行政化的运作逻辑巩固了国家政权;改革开放以后,社会领域的发展和个体自主性的增强,要求党在有效执政的同时,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对基层党组织重新提出了社会化的要求。应对挑战,基层党组织可以同时通过充分发挥党员作用的政党扩张及调整党组织设置的政党增殖路径来实现政党社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 政党社会化 政党行政化 基层党组织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党社会化与地方治理嵌入:一个分析框架 被引量:10
2
作者 容志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62,共5页
政党在当代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这是个极少受到关注的问题。事实上,我们在强调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同时,也要看到政党在社会动员、社会服务和政治社会化方面的历史和现实作用。在构建有公众参与的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执政党恰恰能在基... 政党在当代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这是个极少受到关注的问题。事实上,我们在强调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同时,也要看到政党在社会动员、社会服务和政治社会化方面的历史和现实作用。在构建有公众参与的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执政党恰恰能在基层引导和培育市民组织的成长,并在治理中发挥非政府的作用,这可能是中国市民社会发展的一条较为现实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社会化 治理 嵌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社会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政党社会学范式拓展
3
作者 孔凡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6,F0002,共9页
基层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也是党的社会工作。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本质是政党再社会化,通过政党与社会关系的调整,强化党对社会的领导。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只有回归到马克思主义政党社会学才能找到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政党社会学认为,社会... 基层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也是党的社会工作。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本质是政党再社会化,通过政党与社会关系的调整,强化党对社会的领导。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只有回归到马克思主义政党社会学才能找到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政党社会学认为,社会决定政党、政党对社会具有能动作用和改造社会的使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强调政党联系社会、政党领导社会以及政党改造社会,它与马克思主义政党社会学的核心命题遥相呼应。具体而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仅是对长期以来基层社会治理问题的回应,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社会关系内在规定性的现实反映。政党再社会化通过中国共产党再次深入联系社会,重申领导权和改造社会,其重构了党与社会的关系,形成了不同于一体化模式、间接治理模式的党建引领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社会化 党建引领 基层治理 政党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的政党在场与嵌入路径——一项政党与社会关系调适的研究 被引量:31
4
作者 谢忠文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46,共6页
在当代中国社会出现空间分割叠加的大背景下,开展社会治理必须充分认识政党再社会化对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彻底扭转社会持续增权的思路,在政党的社会化与去社会化之间保持适度张力,探索政党再社会化的策略与路径。进一步... 在当代中国社会出现空间分割叠加的大背景下,开展社会治理必须充分认识政党再社会化对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彻底扭转社会持续增权的思路,在政党的社会化与去社会化之间保持适度张力,探索政党再社会化的策略与路径。进一步激活执政资源、健全组织网络,构建政党与社会新型关系,形成嵌入式社会治理模式,进而实现中国式社会治理改革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政党在场 政党社会化 社会化 社会化 嵌入式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欧洲政治中政党与公民社会的相互转化趋势 被引量:3
5
作者 高奇琦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0-144,共5页
上世纪中后期以来,欧洲政治中出现了政党与公民社会相互转化的趋势。政党的公民社会化表现在组织结构的扁平化、行为取向的议题化、民主模式的参与化等三方面。公民社会的政党化主要表现为公民社团在组织制度化和议题扩展之后直接以政... 上世纪中后期以来,欧洲政治中出现了政党与公民社会相互转化的趋势。政党的公民社会化表现在组织结构的扁平化、行为取向的议题化、民主模式的参与化等三方面。公民社会的政党化主要表现为公民社团在组织制度化和议题扩展之后直接以政党的身份进入政治领域。未来来看,欧洲政治中政党公民社会化的程度可能要远远低于公民社会政党化的程度。政党可能会吸收公民社会的某些沟通方式和社会动员技巧,而并非完全转变为公民社会的松散政治模式。而公民社会政党化则可能成为未来欧洲政党政治中的一个重要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 公民社会 政党的公民社会化 公民社会政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共产党政治社会化的转型 被引量:1
6
作者 汪如磊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3-35,共3页
我党的政治社会化是党的政治优势,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社会转型时期要从政党整合功能的调整出发,以社会主义的人文关怀方向,由革命型向建设型转化,注重人的主体地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切入点,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关键词 政党政治社会化 社会转型 政治整合 “人的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