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政党生命力建设:概念、逻辑及方法论自觉 被引量:4
1
作者 高立伟 李莹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34,共8页
政党生命力是关乎一个政党的生存、执政的能力及时长的命题。政党生命力及其建设具有历史必然性、理论指导性、实践探索性和制度规定性等内在逻辑。通过比较的视阈对政党生命力建设进行探赜,可以发现,无论是中国共产党还是其他政党,增... 政党生命力是关乎一个政党的生存、执政的能力及时长的命题。政党生命力及其建设具有历史必然性、理论指导性、实践探索性和制度规定性等内在逻辑。通过比较的视阈对政党生命力建设进行探赜,可以发现,无论是中国共产党还是其他政党,增强生命力、提升执政力的密钥,都离不开政党建设的高度自觉、广泛的民众基础及优异的执政绩效等要素的支撑。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能够探寻到破除执政周期率的方法,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有着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谋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坚持将自我革命进行到底和系统性开放性创新性的生命力建设方法论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生命力 概念逻辑 建设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党规模与政党生命力变化发展的内在逻辑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周赟 刘泽源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8-97,共10页
政党规模的调整变动会对政党生命力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从而使两者呈现正相关或负相关效应。经济行为逻辑与社会行为逻辑是引导两者变化发展的逻辑主线:一方面,政党是由追求利益的经济人组成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增进成员利益。规模化固然... 政党规模的调整变动会对政党生命力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从而使两者呈现正相关或负相关效应。经济行为逻辑与社会行为逻辑是引导两者变化发展的逻辑主线:一方面,政党是由追求利益的经济人组成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增进成员利益。规模化固然能够产生规模效益、增强政党力量,然而过度发展同样会造成规模不经济,损害成员利益,并由此引起组织运行困境,削弱政党生命力;另一方面,围绕共享观念塑造的“机械团结”是传统社会组织通过规模化增强组织力量的群体结合模式,但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程度的日益加深,共享观念的调控效用被逐步消解,过度规模化反而加速了集体意识分裂,最终导致“机械稳定”的全面瓦解,造成政党生命力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规模 政党生命力 经济行为逻辑 社会行为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党生命力曲线及其时代价值探赜 被引量:1
3
作者 徐玉生 高梦冉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1-79,共9页
政党生命力是指一个政党为实现其使命而不断增长或持续战斗的能力。政党的意识形态、领袖和党员、政党规模等都会影响政党生命力的状况。假设其他因素不变,以政党规模为自变量,以政党生命力为因变量,就可得到政党生命力曲线。这个曲线... 政党生命力是指一个政党为实现其使命而不断增长或持续战斗的能力。政党的意识形态、领袖和党员、政党规模等都会影响政党生命力的状况。假设其他因素不变,以政党规模为自变量,以政党生命力为因变量,就可得到政党生命力曲线。这个曲线呈抛物线状,有正相关、黏滞、负相关三个阶段。政党生命力曲线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时代价值,就在于警省党要不断提高自身建设质量,保持党员队伍适度规模,阻断生命力曲线拐点的出现,避免进入负相关阶段,从而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始终成为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主心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生命力曲线 利益一致性 共享观念 适度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逻辑引导下政党生命力与政党规模的内在关系研究——基于函数关系模型的分析
4
作者 周赟 徐玉生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0-25,共6页
政党能否稳定发展取决于政党生命力是否强大,而政党生命力会随着政党规模的调整而变化,由此构建以两者正反关联变化为对象的函数关系模型。经济行为逻辑与社会行为逻辑是引导政党生命力与政党规模发生正反关联变化的逻辑主线。一方面,... 政党能否稳定发展取决于政党生命力是否强大,而政党生命力会随着政党规模的调整而变化,由此构建以两者正反关联变化为对象的函数关系模型。经济行为逻辑与社会行为逻辑是引导政党生命力与政党规模发生正反关联变化的逻辑主线。一方面,规模扩增可产生规模效益以增强生命力,但是过度规模化导致集体利益的排斥性程度上升,造成集体行动陷入困境因而引起生命力衰退;另一方面,通过扩大规模增强生命力是建立在以共享观念为核心的“机械稳定”基础之上的,随着规模持续扩增会削弱共享观念的调控效用,进而导致稳定状态瓦解,就此造成生命力衰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生命力 政党规模 函数关系模型 双重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