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国家社会治理活动的“双重结构”及其治理维度 被引量:1
1
作者 储德峰 杨俊一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8-75,共8页
国家社会治理现代化,既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宝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是21世纪中叶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必然要求。“政府与社会”和“党与群众”构成新时代国家社会治理活动的“双重结构”。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看,新时... 国家社会治理现代化,既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宝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是21世纪中叶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必然要求。“政府与社会”和“党与群众”构成新时代国家社会治理活动的“双重结构”。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看,新时代国家社会治理需要实现政府预算与社会服务的均衡,建立“小预算—大服务”的“廉价政府”或“高效政府”,加强社会参与的体制与机制建设,积极动员社会参与;从“党与群众的关系”看,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是新时代国家社会治理的前提,按照“人民中心—民生为本—公平正义”的原则构建党群关系是新时代国家社会治理的关键。公众参与是新时代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维度,其参与国家社会治理主要有依法参与、深度参与、网络参与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国家社会治理 政府与社会 政党与群众 双重结构 公众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张力结构
2
作者 王文兵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57,共5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以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社会现实之间的合理张力为"本体",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实践、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群众之间的合理张力为"两翼"。这一"一体两翼"的...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以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社会现实之间的合理张力为"本体",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实践、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群众之间的合理张力为"两翼"。这一"一体两翼"的张力结构完整地呈现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旨趣及其活的灵魂,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结构。毛泽东思想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这一基本结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建并强化了这一张力结构,展示了两者深层的同构性及其统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张力结构 理想与现实 理论与实践 政党与群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