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党—国家—社会”视阈下新时代农村治理探究
1
作者 韦燕 廖和平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5年第4期7-12,共6页
【目的】探析新时代农村治理的现实困境和实践进路,为提高农村治理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新时代农村治理的价值意蕴出发,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新时代农村治理面临的现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践进路。【结果】积极推动新时代农... 【目的】探析新时代农村治理的现实困境和实践进路,为提高农村治理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新时代农村治理的价值意蕴出发,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新时代农村治理面临的现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践进路。【结果】积极推动新时代农村治理,在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推进乡镇政府协同治理、激发乡村内生动力等方面展现出丰富的价值意蕴。然而,目前我国农村治理还存在组织力弱化导致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效果不佳、“有效权力”与“无限责任”降低乡镇政府治理效率、人口大规模流动阻滞农村发展等现实困境,减缓了全面推进农村治理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结论】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亟须多措并举,综合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权力下放,破解乡镇政府“无限责任”困境;凝聚共识,优化村民回归路径,以此实现新时代农村治理的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国家—社会 新时代 农村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领共治的机理:当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实现形态探析
2
作者 方雷 卢腾 《治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82,F0002,159,共16页
党的领导作为当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鲜明特征,不仅体现在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实践维度,还在治理形态层面彰显党作为领导核心的理论创新。立足于“政党—国家—社会”关系框架而提出的党领共治概念,既是对党政体制下“一核多元”基层社... 党的领导作为当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鲜明特征,不仅体现在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实践维度,还在治理形态层面彰显党作为领导核心的理论创新。立足于“政党—国家—社会”关系框架而提出的党领共治概念,既是对党政体制下“一核多元”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描述性概括,也是一种对政党如何引领多元主体实现社会共治的理论阐释,其建构逻辑根植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正当性逻辑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相较于多中心治理和科层制治理,党领共治在权威分布、决策模式、组织结构、治理方式和价值目标等特征方面呈现出其在中国情境下的适用性逻辑。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党领共治主要通过政治统领、组织嵌合以及社会整合三种机制展开,并在基层社会场域中实现了治理权威的统筹引领、治理网络的互联互通和治理主体的协同共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领共治 基层社会治理 政党—国家—社会”关系 实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组织化:基层党组织应对社会形态变化的实践路径 被引量:3
3
作者 陶周颖 郑琦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68,共10页
步入数字化时代,伴随平台经济的崛起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社会形态呈现出结构扁平化、人员流动化、诉求多元化、治理碎片化等特征,对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提出全新要求。基于政党—社会的理论分析,基层党组织作为执政党联系群众、连接社会... 步入数字化时代,伴随平台经济的崛起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社会形态呈现出结构扁平化、人员流动化、诉求多元化、治理碎片化等特征,对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提出全新要求。基于政党—社会的理论分析,基层党组织作为执政党联系群众、连接社会的重要纽带,需要就社会形态变化加强自我革新的能力与水平,以再组织化战略适应社会更迭,引领社会发展。具体实践中,基层党组织应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优势,以结构优化、功能拓展、机制创新三个向度为突破口,科学构建再组织化的实践路径,推动形成“一核多元”协同共治的强大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 基层党组织 社会形态变化 再组织化 政党—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