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党领共治的机理:当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实现形态探析
1
作者 方雷 卢腾 《治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82,F0002,159,共16页
党的领导作为当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鲜明特征,不仅体现在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实践维度,还在治理形态层面彰显党作为领导核心的理论创新。立足于“政党—国家—社会”关系框架而提出的党领共治概念,既是对党政体制下“一核多元”基层社... 党的领导作为当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鲜明特征,不仅体现在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实践维度,还在治理形态层面彰显党作为领导核心的理论创新。立足于“政党—国家—社会”关系框架而提出的党领共治概念,既是对党政体制下“一核多元”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描述性概括,也是一种对政党如何引领多元主体实现社会共治的理论阐释,其建构逻辑根植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正当性逻辑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相较于多中心治理和科层制治理,党领共治在权威分布、决策模式、组织结构、治理方式和价值目标等特征方面呈现出其在中国情境下的适用性逻辑。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党领共治主要通过政治统领、组织嵌合以及社会整合三种机制展开,并在基层社会场域中实现了治理权威的统筹引领、治理网络的互联互通和治理主体的协同共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领共治 基层社会治理 政党—国家—社会”关系 实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国家建构中人民军队的角色及其变迁
2
作者 李月军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27,共11页
军队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国,军队对如何建构国家、建构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发挥着重要影响。当代中国国家建构中军队角色的变迁,主要体现在政权建构、社会建构和经济建设三个过程中。在政权建构过程中,军队的结构性角色... 军队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国,军队对如何建构国家、建构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发挥着重要影响。当代中国国家建构中军队角色的变迁,主要体现在政权建构、社会建构和经济建设三个过程中。在政权建构过程中,军队的结构性角色主要体现在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设置、权力与职能上,军队还扮演了保卫国家领土和主权安全、维护我党的执政地位、向地方党政机构输送干部等行动性角色;在社会建构过程中,军队成为党和国家建构社会体制和道德的模板,并为社会提供了多种公共产品;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军队大量从事各方面的经济生产活动,与军队相关的军事工业成为国家经济体制建构的重中之重。在可预见的将来,军队在中国未来国家建构与转型中仍将是我党执政地位的重要护持者,其防御外来武力威胁的角色功能会更加重要,不过在中国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军队也面临角色转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建构 军队 政党—国家 军事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权力主导下大学的隐秘行动与生存策略——基于“弱者的武器”视角的理论解释 被引量:4
3
作者 蒋达勇 王金红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4-109,共6页
在国家与大学的互动中,国家因其对权力和资源的掌控而处于强势地位。大学则往往通过"应付"、"转化"甚至"反叛"等曲折隐蔽、不露声色的行动,对行政权力的嵌入和干预实施着零星却持续不断、充满韧性的抵抗... 在国家与大学的互动中,国家因其对权力和资源的掌控而处于强势地位。大学则往往通过"应付"、"转化"甚至"反叛"等曲折隐蔽、不露声色的行动,对行政权力的嵌入和干预实施着零星却持续不断、充满韧性的抵抗。大学各种"弱者的武器"式的抵抗,既反映出其弱者的身份,也体现了其生存的策略,更折射着其价值的扭曲。中国现代国家建构中的大学治理,应当祛除对行政权力的盲从与依附,寻求政党、国家、社会与大学的分工合作与协同共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国家 行政权力 大学治理 隐秘行动 生存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