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最高国务会议与“五四宪法”的二元政体结构
- 1
-
-
作者
翟志勇
-
出处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8-128,共1页
-
文摘
最高国务会议是“五四宪法”中专属于国家主席的一种会议机制。就文本而言,它“议而不决”,并非权力机关;但在实践中,它能够将不同的权力系统统合到一起。尽管不能在具体事项上作出决议,但它在指导思想方面实质性地指引着其他机构作出决定。
-
关键词
五四宪法
政体结构
二元
国家主席
权力机关
权力系统
决议
-
分类号
D9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
题名夫余社会与一体结构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张博泉
-
机构
吉林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12,73,共9页
-
文摘
夫余社会结构、性质及其归属,是东北史研究中分歧较多的问题。作者从一体与多元对夫余社会的内涵进行研究,突出了在夫余社会中的中原文化的含量与地位。认为夫余属于中国历史上的以城邦为特点的种族奴隶制的类型。并把对夫余社会个体的研究与对东北、全国的政体结构的研究统一起来。认为夫余是在当时我国一体之内的障塞以外的边境地区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权,具有一体、多元、民族,区域、交融诸特点。
-
关键词
夫余
种族奴隶制
高句丽
东北民族
政体结构
奴隶主
社会形态
整体结构
少数民族
《后汉书》
-
分类号
K23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再论中国封建政体的历史特点
- 3
-
-
作者
赵炎才
-
机构
江汉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
出处
《学术论坛》
2002年第4期92-96,共5页
-
文摘
中国封建政体除众所周知的中央集权专制、官僚机构庞大、吏治腐败等负面特征外 ,其基本历史特点至少有四 :政体形态总体适应性与具体时代性统一、政体结构内在发展性与外部开放性共存、政体演变内涵传承性与主体创新性互动、政体理念一定理想性与浓厚致用性结合。
-
关键词
中国
封建政体
历史特点
政体形态
政体结构
政体演变
政体理念
-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对“三权分立”的否定和超越
- 4
-
-
作者
王庆五
-
机构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科社教研室
-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7-32,共6页
-
文摘
一、中国已经失去建立“三权分立”政治制度的历史机会 如果将目光转向中国政治文明史,我们将会看到这样一幅情形:中国虽然有五千年文明史,但没有“三权分立”的重要环节;中国剥削阶级虽然创立了奴隶主阶级、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但没有标志着剥削阶级在政治上成熟的“三权分立” 政治形式。科学地认识这种情形的必然性,是不能靠诅咒一通中国政治文明发展缺陷,鞭斥一番中国资产阶级无能就可以达到目的的。
-
关键词
三权分立
中国资产阶级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国家机器
政治制度
私有制
迟发展国家
宪法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政体结构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