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耳尖放血治疗小儿外感发热126例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王燕军
李春兰
-
机构
井冈山学院中医系
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内一科
-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4-195,共2页
-
-
关键词
小儿外感发热
耳尖放血治疗
三棱针
-
分类号
R272
[医药卫生—中医儿科学]
R766.180.5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
-
题名疏风清热方联合放血治疗风热型急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李兵
田刚
王习姣
罗美俊子
-
机构
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医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147-149,共3页
-
基金
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2021187)。
-
文摘
目的对疏风清热方联合放血治疗风热型急性荨麻疹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3月在医院就诊的106例风热型急性荨麻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比较两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并观察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事件。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风团数量、风团大小、风团持续时间、瘙痒程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白细胞计数(WBC)、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总免疫球蛋白E(TIgE)、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5-羟色胺(5-HT)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WBC、TIgE、CRP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5-HT水平较对照组更高(P<0.05),但两组EO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风清热方联合放血对风热型急性荨麻疹治疗疗效更显著。
-
关键词
急性荨麻疹
疏风清热方
放血治疗
白细胞计数
总免疫球蛋白E
-
分类号
R758.24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
-
题名火针配合拔罐放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67例
被引量:11
- 3
-
-
作者
王黎明
李萍
王延玉
石明艳
-
机构
互助县中医院
-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66-1066,共1页
-
-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拔罐治疗
放血治疗
火针
嘌呤代谢紊乱
人民生活水平
医中药疗法
急性疾病
结晶形成
-
分类号
R259.897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R274.915.5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耳廓热穴点刺放血治疗痤疮200例(简报)
- 4
-
-
作者
杨明义
-
机构
石河子农学院医院
-
出处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Z1期32-32,共1页
-
文摘
耳廓热穴点刺放血治疗痤疮200例(简报)杨明义(石河子农学院医院)ABlooding-lettingTherapyofAuricleThermopointAcupunctutureforCuring200CasesofAcne¥YangMingyi(...
-
关键词
放血治疗
痤疮
热穴
耳廓
点刺放血
压迫止血
黑头粉刺
清热解毒
传统医学
中医理论
-
分类号
R27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脑静脉窦放血治疗颅内压增高的护理
- 5
-
-
作者
殷翠
张光辉
-
机构
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
出处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0年第9期523-524,共2页
-
文摘
1996年 2月至 1998年 6月 ,对 2 0例外伤性弥漫性脑水肿颅内压增高患者行脑静脉窦放血治疗 ,结果 :治愈 8例 ,病残 4例 ,死亡 8例 ,均未发生导管并发症。护理要点 :1严密监测颅内压、脑静脉窦压 ;2防止导管栓塞与脱落 ;3严格无菌操作 ,控制探视与陪伴人员 ,定期进行房间与物品消毒 ,防止交叉感染 ;4做好基础护理 。
-
关键词
脑外伤
颅内压增高
脑静脉穿放血治疗
护理
-
Keywords
cerebral injury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cerebral venous sinus bloodletting nursing care
-
分类号
R651.1
[医药卫生—外科学]
R473.6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76例
被引量:6
- 6
-
-
作者
王红玉
-
机构
天津中医药研究院针灸科
-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99-1800,共2页
-
文摘
目的:对比单纯针刺治疗与急性期加刺络放血,配合拔罐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76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本着急性期着重远端取穴,针刺面部穴采用浅刺法,留针时间短,禁止加电针;后期着重局部取穴留针时间长的原则,施以相同的取穴。但治疗组于急性期加取大椎、肺俞(双侧)穴刺络放血,配合拔罐治疗,每日1次,连续使用7天。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2.1%和100%,临床治愈率分别为50%和71.1%,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刺同时加大椎、肺俞(双侧)穴刺络放血,配合拔罐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针刺治疗
刺络放血、拔罐治疗
-
Keywords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simple acupuncture therapy
pricking blood therapy
-
分类号
R745.12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