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生猪屠宰中放血不良产生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韩立新
-
机构
河南省许昌市区动检站
-
出处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17,共1页
-
文摘
在生猪屠宰过程中.时常发生放血不良的现象。由于肉中含血过多.使肉色不佳.易于腐败变质,缩短了肉品保鲜时间.影响了肉品卫生质量.而且上市后,往往被消费者误认为是病死猪肉.给动检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并给经营者带来经济损失.现就我们在驻厂检疫中观察到的.造成放血不良现象的因素,做一归纳.与大家共同探讨。
-
关键词
放血不良
生猪屠宰
肉品卫生质量
屠宰过程
腐败变质
保鲜时间
不良现象
经济损失
-
分类号
S851.43
[农业科学—预防兽医学]
-
-
题名影响肥猪屠宰放血不良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 2
-
-
作者
洪治全
-
机构
贵州省赤水市兽药饲料监察站
-
出处
《湖北畜牧兽医》
2016年第3期46-46,共1页
-
文摘
对影响肥猪屠宰放血不良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
关键词
肥猪
屠宰放血不良
影响因素
对策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肉鸭标准化屠宰的操作程序
- 3
-
-
作者
李为任
-
机构
黑龙江省普阳农场畜牧科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13年第6期32-32,共1页
-
文摘
候宰。宰前绝食12小时,屠宰前3小时停止饮水。做好检疫工作,做到健、病鸭分宰,先健后病。不能在饲养场宰杀。送宰。每批数量适宜,不能过多,不得用棒打;将不同品种、不同颜色的鸭分开,分别送宰,保证羽毛颜色的纯洁;点数准确,保证投料数与成品数量相吻合。屠宰。做到下刀部位准确,不淤血,滤血6~8分钟,死透后入烫池,以免造成放血不良或活烫而使鸭体发红。屠宰可分为:刀口屠宰(切断三管),是从颈下喉部割断血管、气管和食管。
-
关键词
屠宰
肉鸭
操作程序
标准化
羽毛颜色
检疫工作
放血不良
饲养场
-
分类号
S834
[农业科学—畜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