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搅拌时间和放置时间对消失模空壳铸造涂料性能影响的研究
1
作者 孙国进 张守军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46,共5页
以消失模空壳涂料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搅拌时间和放置时间对涂料粘度和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涂料粘度随着搅拌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并最终趋于稳定数值,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为保证涂料的使用性能,确定了本涂料的... 以消失模空壳涂料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搅拌时间和放置时间对涂料粘度和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涂料粘度随着搅拌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并最终趋于稳定数值,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为保证涂料的使用性能,确定了本涂料的搅拌时间不低于50 min,放置时间不超过4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时间 放置时间 涂料 粘度 消失模空壳铸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置时间对电处理污泥-餐厨垃圾共发酵的影响
2
作者 白华清 钱度安 +5 位作者 孙政 曾正仁 林强 习诗浩 雷琳慧 王宗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4-150,168,共8页
电化学预处理(EPT)剩余污泥和餐厨垃圾厌氧共发酵产挥发性脂肪酸(VFAs)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氯化物(RCS)能促进有机质溶解,但残留量过高会抑制厌氧发酵菌的活性。该文研究了EPT后不同放置时间(0、0.5、1和2 d)对混合基质有机质溶出、RCS残... 电化学预处理(EPT)剩余污泥和餐厨垃圾厌氧共发酵产挥发性脂肪酸(VFAs)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氯化物(RCS)能促进有机质溶解,但残留量过高会抑制厌氧发酵菌的活性。该文研究了EPT后不同放置时间(0、0.5、1和2 d)对混合基质有机质溶出、RCS残留及产酸效能的影响,并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微生物互作关系。结果表明,电化学预处理能有效提高混合基质中有机质的溶出效能,残留RCS在放置期间持续促进有机质的再溶出并改善可生化性,同时有利于接种后富集水解酸化细菌(如Prevotella_7),抑制产甲烷菌,进而强化产酸。最佳放置时间为0.5 d,此时残留RCS浓度为4.46 mg/L,VFAs产量最高达到2259.33 mg/L,相比未预处理组提升33.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共发酵 剩余污泥 餐厨垃圾 电化学预处理 放置时间 挥发性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本离心条件和放置时间对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金莲 杨莹 +1 位作者 高革 齐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74-675,共2页
关键词 标本离心条件 标本放置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饭质构特性测定方法的研究(Ⅱ)——米饭样品放置时间、环境温度对硬度值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刘建伟 杨瑞征 +2 位作者 毛根武 董德良 张国栋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24,共5页
用不同品质的大米,参照GB/T 15682—2008的米饭样品制备方法制作米饭样品,并利用质构测试仪采用TPA模式对米饭样品的质构特性进行测定试验,探讨了米饭质构测定值的分散特征及米饭样品放置时间与测试环境温度对测定值的影响。用电饭煲炊... 用不同品质的大米,参照GB/T 15682—2008的米饭样品制备方法制作米饭样品,并利用质构测试仪采用TPA模式对米饭样品的质构特性进行测定试验,探讨了米饭质构测定值的分散特征及米饭样品放置时间与测试环境温度对测定值的影响。用电饭煲炊饭和米饭样品预压8 mm方法制作米饭样品并用Φ25.4mm圆球探头进行的多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硬度值的稳定性和精确性明显优于黏着性值,适宜将硬度值作为米饭质构特性测定的主要考察指标。结果还表明:随着米饭放置时间的延长,籼米米饭硬度值逐渐减小的趋势明显,粳米米饭在放置时间12 h范围内有硬度值缓慢增大的总体趋势;米饭制作、放置和测定过程的温度对米饭硬度值有较大影响,建议在进行米饭质构(硬度)测定时应当保持米饭制作、放置和测定全过程的温度恒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饭 质构特性 测定方法 样品放置时间 环境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本放置时间对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赵欣宇 宋鉴清 张丽霞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56-658,共3页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异常时,标本放置时间对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利用STA-R全自动血凝仪及配套试剂,测定不同放置时间下70例血凝标本PT和APTT的检测结果。根据PT和APTT的正常参考值,将...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异常时,标本放置时间对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利用STA-R全自动血凝仪及配套试剂,测定不同放置时间下70例血凝标本PT和APTT的检测结果。根据PT和APTT的正常参考值,将空腹(0 h)检测结果分为正常组(PT:11.0~14.3 s,APTT:32.0~43.0 s)和异常组(PT〉14.3 s,APTT〉43.0 s)。将标本于室温下分别放置1、2、4、6、8、12、24 h,检测其PT和APTT,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组PT与APTT标本分别于室温存放8 h和4 h时检测结果基本稳定。异常组PT与APTT标本分别于室温存放4 h和2 h时检测结果基本稳定。异常组较正常组检测结果更易受标本放置时间的影响,PT标本放置6 h、APTT标本放置4 h时,检测结果即发生明显的改变。结论对于凝血异常者,标本放置时间对检测结果影响甚大,PT和APTT测定均应于标本采集后2 h内尽快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放置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污染平板类器械放置时间对清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周薇 冯秀兰 张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630-2631,共2页
目的:通过对平板类医疗器械进行模拟血液污染,比较不同放置时间段对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为临床确定最佳的回收时间和初步处理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标准污染方法,将新鲜血液污染后的外科剪刀根据放置时间(1、2、3、4、5、12和24h)随... 目的:通过对平板类医疗器械进行模拟血液污染,比较不同放置时间段对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为临床确定最佳的回收时间和初步处理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标准污染方法,将新鲜血液污染后的外科剪刀根据放置时间(1、2、3、4、5、12和24h)随机分为7个组进行处理,每个时间段(每组)放置剪刀40把,在存放环境、存放温度、器械质量、水质、水温、机械清洗程序和器械装载量等因素可比的条件下,对7个组样本样采用多酶机洗方法清洗后,进行潜血阳性检查,以检验清洗效果,该实验重复5次,合计实验器械1400件。结果:污染器械放置的时间越长,其清洗后器械潜血试验阳性率越高,两者呈正相关(r=0.991,P<0.001)。污染器械在放置1~3h内采用多酶机洗方法清洗,潜血试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4、5、12和24h的器械清洗后潜血试验阳性率与放置1h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随着污染器械放置时间延长,清洗质量下降,放置时间以不超过4h为宜。随着放置时间延长,器械抗腐蚀性减弱,可能缩短器械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备污染 平板类器械 血液污染 放置时间 清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器械清洗后放置时间与污染度的关系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敏涛 高丽梅 +2 位作者 刘春林 李丹妮 陈凤婵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3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复用医疗器械清洗后放置时间与污染度的关系,为提高灭菌质量提供最佳的包装时间。方法将清洗后检测合格的360件复用关节器械裸露放置于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检查包装区,随机分成6组各60件,分别放置15min、30min、1h、2h、3h、4h后采... 目的探讨复用医疗器械清洗后放置时间与污染度的关系,为提高灭菌质量提供最佳的包装时间。方法将清洗后检测合格的360件复用关节器械裸露放置于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检查包装区,随机分成6组各60件,分别放置15min、30min、1h、2h、3h、4h后采用ATP生物荧光技术进行污染度监测。结果器械放置15min、30min、1h、2h、3h、4h合格率分别为100%、96.7%、83.3%、58.3%、33.3%、16.7%,不同时间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置15min、30min与放置1h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0313);其他时间合格率显著低于1h合格率(均P<0.00313)。结论清洗后的器械不宜超过1h包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用医疗器械 清洗 放置时间 污染度 ATP生物荧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血气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冯苹 韩文军 +1 位作者 唐玲 张良珍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10期6-7,共2页
目的 研究动脉血气分析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确定标本送检的最佳时间 ,以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可靠性。方法 对 4 0例患者的桡动脉血样分别于采样后 5 ,10 ,2 0 ,30 ,4 0 ,5 0 ,6 0 ,70 ,80和 90min测量其结果 ,并与即刻测定... 目的 研究动脉血气分析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确定标本送检的最佳时间 ,以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可靠性。方法 对 4 0例患者的桡动脉血样分别于采样后 5 ,10 ,2 0 ,30 ,4 0 ,5 0 ,6 0 ,70 ,80和 90min测量其结果 ,并与即刻测定值相比较。结果 抽取血标本后于 30min内必须送检并检测。结论 血气分析是判断危重患者病情的重要检测指标 ,采集和送检标本都有严格的要求 ,准确采集、及时送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本放置时间 动脉血气分析 检验结果 血气分析 标本送检 危重患者 送检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放置时间对其浸提液毒性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崔玉霞 尚惠华 +2 位作者 金洪钧 于红霞 冯建昉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13-718,共6页
以接纳工业废水的城市综合污水处理厂污泥的水浸提液对Daphniamagna的 2 4h急性毒性为指标 ,研究了该厂在不同季节运行时的污泥 ,放置时间对其浸提毒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无论是春季还是冬季 ,污泥浸提液对Daphniamagna的急性毒性随放... 以接纳工业废水的城市综合污水处理厂污泥的水浸提液对Daphniamagna的 2 4h急性毒性为指标 ,研究了该厂在不同季节运行时的污泥 ,放置时间对其浸提毒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无论是春季还是冬季 ,污泥浸提液对Daphniamagna的急性毒性随放置时间增长 ,总体呈上升趋势 .污泥放置 1~ 2个月后毒性趋于稳定 .利用毒性鉴别评价程序 ,对不同放置时间 (1d、8d和 6 4d)的污泥的浸提液 ,进行了毒性原因鉴别 .结果表明 ,污泥放置时间越长 ,有毒重金属含量越高 .GC/MS分析表明 ,放置 1d和 8d的污泥的浸提液中 ,有机毒物主要是含苯环的化合物 ,如各种取代苯胺、芳香酸生成的盐或酯以及甲基酚等 ,放置 6 4d的污泥的浸提液中 ,有机毒物主要是含氮氧的杂环物质和小分子脂肪酸 .另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水污泥 急性毒性 放置时间 毒性鉴别评价 浸提液 污水处理 有毒重金属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用医疗器械清洗后放置时间与污染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郭景雨 武迎宏 +1 位作者 张昕丹 王志 《中国护理管理》 2012年第12期63-65,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污染程度的医疗器械清洗后放置时间与微生物繁殖的关系,以寻找最佳的灭菌时机。方法:将手术后器械按污染程度分为3组,根据WS310.2-2009规定的清洗流程进行清洗,采用ATP生物荧光法、肉眼裸视法、较正视力法、蛋白残留试验... 目的:研究不同污染程度的医疗器械清洗后放置时间与微生物繁殖的关系,以寻找最佳的灭菌时机。方法:将手术后器械按污染程度分为3组,根据WS310.2-2009规定的清洗流程进行清洗,采用ATP生物荧光法、肉眼裸视法、较正视力法、蛋白残留试验法分别对清洗后的清洁度及放置不同时间梯度的污染状况进行检测并比较。实验数据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四种方法对清洗后的轻度、中度、重度污染医疗器械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3组器械放置不同时间后的污染阳性率进行卡方检验,χ2=145.002,P<0.05,说明清洗后放置时间不同,污染度也不完全相同,放置时间越长阳性率越高。对不同污染程度样本的污染阳性率进行卡方检验,χ2=28.473,P<0.05,说明不同污染程度样本的污染度也不完全相同,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的阳性率高于轻度污染。结论:轻度污染的医疗器械清洗后放置时间不应超过4小时,中度、重度污染的医疗器械清洗后放置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器械 清洗效果 放置时间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置时间和条件对空僵蚜中蚜虫和寄生蜂DNA检出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姚志文 杨帆 +2 位作者 吴月坤 魏洪义 陆宴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91-698,共8页
【目的】本研究以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Rondani)及初级寄生蜂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Ashmead)和重寄生蜂蚜虫宽缘金小蜂Pachyneuron aphidis(Bouché)为研究对象,分析空僵蚜放置... 【目的】本研究以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Rondani)及初级寄生蜂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Ashmead)和重寄生蜂蚜虫宽缘金小蜂Pachyneuron aphidis(Bouché)为研究对象,分析空僵蚜放置时间和条件对蚜虫、寄生蜂DNA检出率的影响。【方法】将空僵蚜放置不同时间(4,8,12,16,20和24 d),纯水浸泡(4 h)或不浸泡并放置在不同温度(16℃,24℃和32℃)和相对湿度(RH 40%和80%)组合条件下,定期取样并提取DNA,利用物种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检测空僵蚜中残留的蚜虫和寄生蜂DNA信息。【结果】随着空僵蚜放置时间的延长,两种寄生蜂的DNA检出率均逐步降低,在寄生蜂出蜂24 d后空僵蚜中,烟蚜茧蜂DNA在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空僵蚜中的检出率分别为66.7%和86.7%,蚜虫宽缘金小蜂DNA在两种蚜虫中的检出率则都为66.7%。在浸泡处理以及不同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下,寄生蜂出蜂后24 d的空僵蚜中两种蚜虫和烟蚜茧蜂DNA检出率在76.7%~100%之间。【结论】本研究结果验证了空僵蚜中残留蚜虫与寄生蜂DNA的稳定性,说明空僵蚜分子检测技术可有效应用于蚜虫-寄生蜂食物关系的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长管蚜 麦二叉蚜 烟蚜茧蜂 蚜虫宽缘金小蜂 空僵蚜 分子检测 放置时间 放置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成分检测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学芸 李飞娥 刘道燕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1年第3期20-21,共2页
目的 探讨尿液标本放置时间对尿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留取尿液标本后 ,在室温 (2 0℃ )下放置不同时间 ,用尿液自动分析仪进行测定 ,比较各组的结果。结果 实验表明 ,标本在 2 h内各组变化不明显 (P >0 .0 5 )。 3h时 ,葡萄... 目的 探讨尿液标本放置时间对尿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留取尿液标本后 ,在室温 (2 0℃ )下放置不同时间 ,用尿液自动分析仪进行测定 ,比较各组的结果。结果 实验表明 ,标本在 2 h内各组变化不明显 (P >0 .0 5 )。 3h时 ,葡萄糖明显下降 (P <0 .0 1) ;9h时 ,p H值明显上升 (P <0 .0 5 ) ,蛋白质、酮体和白细胞明显下降 (P <0 .0 5 ) ;6 h后 ,部分标本产生了亚硝酸盐。结论 室温 (2 0℃ )下 ,尿液标本应在 2 h内检测 ,如长时间放置 (>2 h)可使其成分发生改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液标本 放置时间 尿液分析 成分检测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度及放置时间对湿磨矿渣胶砂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贺行洋 马保国 苏英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3,共5页
运用湿磨方式处理矿渣,制备一种矿渣浆状掺合料,基于矿物掺合料干、湿磨环境介质的不同,研究细度及放置时间对湿磨的矿渣浆状掺合料胶砂强度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因水介质的存在,矿渣浆状掺合料在湿磨处理及放置过程中... 运用湿磨方式处理矿渣,制备一种矿渣浆状掺合料,基于矿物掺合料干、湿磨环境介质的不同,研究细度及放置时间对湿磨的矿渣浆状掺合料胶砂强度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因水介质的存在,矿渣浆状掺合料在湿磨处理及放置过程中,会出现金属离子溶出、玻璃体表面键合羟基以及高度无序化层溶解等特点,使得矿渣浆状掺合料的胶砂强度不仅决定于其细度,还受其放置时间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渣浆状掺合料 胶砂强度 细度 放置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宰后放置时间对牛肉匀浆物热诱导凝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萌 余小领 王紫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6-90,共5页
通过对宰后1、2、3、4、5d的牛肉匀浆物的可溶性蛋白质浓度、凝胶的保水特性、凝胶强度及质构特性等指标的测定,研究宰后放置不同时间对牛背最长肌匀浆物热诱导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匀浆物的蛋白质浓度与凝胶保水性随放置时间呈... 通过对宰后1、2、3、4、5d的牛肉匀浆物的可溶性蛋白质浓度、凝胶的保水特性、凝胶强度及质构特性等指标的测定,研究宰后放置不同时间对牛背最长肌匀浆物热诱导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匀浆物的蛋白质浓度与凝胶保水性随放置时间呈现相同的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而凝胶强度、脱水率、硬度、粘性与咀嚼性则呈现相反的先升后降趋势。宰后放置时间较短时(1~3d),凝胶弹性呈现先升后降的显著变化,当放置较长时间(≥4d),弹性值有所回升,但变化并不显著。宰后放置较短时间(1~3d),内聚性随宰后时间的增加显著降低,宰后放置较长时间(≥4d),内聚性增加并趋于稳定。由此可知,宰后放置不同时间对牛肉匀浆物的凝胶特性影响较大,且各指标随宰后时间的变化趋势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可为凝胶类肉制品生产的原料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匀浆物 凝胶特性 宰后放置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暖箱终末消毒后放置时间的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桂玲 冯玉梅 +2 位作者 赵春娟 宋树环 杨秀敏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6年第8期2807-2808,共2页
[目的]研究终末消毒后暖箱放置的时间,监测暖箱表面菌落数的变化。[方法]对暖箱进行常规终末处置,处置后分别于放置后第2天、第7天、第10天、第13天、第16天、第19天、第22天、第25天、第28天、第31天进行细菌培养,观察不同放置时间暖... [目的]研究终末消毒后暖箱放置的时间,监测暖箱表面菌落数的变化。[方法]对暖箱进行常规终末处置,处置后分别于放置后第2天、第7天、第10天、第13天、第16天、第19天、第22天、第25天、第28天、第31天进行细菌培养,观察不同放置时间暖箱水槽内表面、箱体内表面、床垫外表面3个部位的菌落数,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消毒后暖箱放置22d后水槽内表面、箱体内表面、床垫外表面开始繁殖细菌。[结论]加强消毒后暖箱管理,建议终末处置后暖箱的放置时间≤22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箱 消毒 放置时间 细菌培养 物体表面 菌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坯脱蜡预烧后在空气中放置时间对硬质合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翔 董凯林 卫真真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0-63,共4页
对YG6X、YG6、YG20C三个牌号的混合料压坯进行900℃真空预烧,并结合物理性能检测、金相显微镜观察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压坯脱蜡预烧后在空气中放置时间对硬质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烧坯在空气中放置时间对YG20C牌号合金的物理... 对YG6X、YG6、YG20C三个牌号的混合料压坯进行900℃真空预烧,并结合物理性能检测、金相显微镜观察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压坯脱蜡预烧后在空气中放置时间对硬质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烧坯在空气中放置时间对YG20C牌号合金的物理力学性能影响不大;YG6X、YG6两个牌号的预烧坯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合金的矫顽磁力先增加后降低,硬度和密度逐渐增加,相对磁饱和及抗弯强度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合金 预烧坯 真空预烧 放置时间 物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标本放置时间对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红 王献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7期994-995,998,共3页
目的:探讨抗凝血标本放置时间对白细胞分类计数测定的影响,以减少白细胞分类检测中假性结果。方法:选取84例健康成人,采静脉血1mL置于EDTA-K2的抗凝管,标本采集后于即刻、2、5、10、20、30、60min,在CELL-DYN1700SYSTEM血液分析仪上测... 目的:探讨抗凝血标本放置时间对白细胞分类计数测定的影响,以减少白细胞分类检测中假性结果。方法:选取84例健康成人,采静脉血1mL置于EDTA-K2的抗凝管,标本采集后于即刻、2、5、10、20、30、60min,在CELL-DYN1700SYSTEM血液分析仪上测定其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结果:本实验中淋巴细胞、中间细胞、中性粒细胞在5min内测定结果与其他时间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10、20、30、60min测定结果白细胞计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假性升高或降低;10、20、30、60min测定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抗凝血标本应室温放置10min后即可测定,且可最大程度避免白细胞分类假性结果增多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标本 放置时间 白细胞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标本放置时间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爱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37-137,共1页
近年来,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作为神经母细胞瘤标志物与神经内分泌性质肿瘤的关系及作为神经元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标志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所关注。关于NSE临床价值的报道很多,但有关影响其检... 近年来,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作为神经母细胞瘤标志物与神经内分泌性质肿瘤的关系及作为神经元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标志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所关注。关于NSE临床价值的报道很多,但有关影响其检测结果的因素的报道较少。关于标本的溶血、高胆红素血症、全血标本室温放置不同时间等对NSE测定的影响在以前已经有所报道。本文着重探讨血清标本在4℃放置不同时间及室温放置30min后对测定NSE水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标本放置时间 检测结果 血清标本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母细胞瘤 高胆红素血症 特异性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胺碘酮不同配制浓度和放置时间的不溶性微粒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鲜于云艳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21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放置时间的盐酸胺碘酮溶液中不溶性微粒数的变化,为临床合理使用胺碘酮预防静脉炎提供依据。方法将盐酸胺碘酮注射液150 mg分别用5%葡萄糖溶液50 mL及100 mL稀释,混合均匀,测定放置0 h、1 h、3 h、6 h时混合液中的微...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放置时间的盐酸胺碘酮溶液中不溶性微粒数的变化,为临床合理使用胺碘酮预防静脉炎提供依据。方法将盐酸胺碘酮注射液150 mg分别用5%葡萄糖溶液50 mL及100 mL稀释,混合均匀,测定放置0 h、1 h、3 h、6 h时混合液中的微粒数。结果高浓度组混合液不溶性微粒数显著多于低浓度组(P<0.01),相同浓度盐酸胺碘酮混合液放置不同时间其不溶性微粒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胺碘酮混合液中存在大量微粒,其微粒数与配制浓度有关,与配制后放置时间无关。建议临床操作时在不影响疗效的情况下,尽量使用低浓度的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同时建议使用过滤孔径小的精密过滤输液器进行静脉输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胺碘酮 静脉输液 药液配制 药物浓度 放置时间 不溶性微粒 静脉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置时间和温度对质控血清酶学测定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晓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240-241,共2页
放置时间和温度对质控血清酶学测定结果的影响张晓东质量控制是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保证。由于进口质控血清成本较高,其最小包装一般为5ml,而每天作生化质控所需的量又很有限,为保证质控血清的质量,同时又不浪费,就必... 放置时间和温度对质控血清酶学测定结果的影响张晓东质量控制是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保证。由于进口质控血清成本较高,其最小包装一般为5ml,而每天作生化质控所需的量又很有限,为保证质控血清的质量,同时又不浪费,就必须将溶解后的质控血清进行分装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诊断 酶学 质量控制 温度 放置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