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极性方波下介质阻挡对电晕放电重复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付淦 郑重 《广东电力》 2022年第1期93-100,共8页
电晕放电产生的空间电荷会在周边固体绝缘介质表面积聚,为了研究在介质阻挡下的电晕放电机理以及空间电荷对电晕放电重复率的影响,搭建了针板介质阻挡电晕放电模型。使用负极性周期脉冲方波对放电起始前8个周期中放电重复率的变化规律... 电晕放电产生的空间电荷会在周边固体绝缘介质表面积聚,为了研究在介质阻挡下的电晕放电机理以及空间电荷对电晕放电重复率的影响,搭建了针板介质阻挡电晕放电模型。使用负极性周期脉冲方波对放电起始前8个周期中放电重复率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分析电晕放电下放电重复率、放电次数与电压的函数关系。通过对比无介质阻挡、PE、PTFE、PC、PVC、pressboard等片状绝缘材料阻挡以及FEP电缆绝缘层阻挡下电晕放电情况,得到以下结论:无介质阻挡时,放电重复率与电压呈指数关系,且指数常数主要由针尖直径与几何结构决定;绝缘介质阻挡时单周期内放电重复率呈负指数递减并趋于某一饱和值;各周期放电次数和放电重复率的变化与材料表面电阻率有相关性;改变脉冲间隔能改变放电重复率的变化趋势和放电次数的最终稳定值;绝缘几何结构会改变指数分布情况但不改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晕放电 阻挡放电 放电重复率 脉冲方波 脉冲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中电晕放电光电脉冲联合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叶日新 董明 +3 位作者 刘嘉林 杨兰均 邝石 张伟政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7-73,共7页
为了对空气中电晕放电强度进行评估,搭建了一套能够同时采集光电脉冲信号的局部放电光、电联合检测系统,并设计了典型的针-板电极缺陷。通过对不同外施电压下光、电脉冲特性的研究,发现光电脉冲在时间上有很好的一致性,且在放电负半周期... 为了对空气中电晕放电强度进行评估,搭建了一套能够同时采集光电脉冲信号的局部放电光、电联合检测系统,并设计了典型的针-板电极缺陷。通过对不同外施电压下光、电脉冲特性的研究,发现光电脉冲在时间上有很好的一致性,且在放电负半周期,光电联合检测到的放电重复率随外施电压升高而增大;在外施电压正半周期,光脉冲幅值与视在放电量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而在负半周期电压较低时,光脉冲幅值与视在放电量无线性关系,且随着外施电压不同,正半周期光、电脉冲相位分布谱图呈现"包络"状。结果表明:通过光电联合检测得到的放电重复率、脉冲幅值及相位分布谱图特征可对电晕放电剧烈程度进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晕放电 视在放电 光脉冲 电流脉冲 放电强度 放电重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绝缘内部气隙缺陷尺寸和位置对其局部放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3
作者 张芊 韩旭涛 +3 位作者 张哲铭 庞培川 孙泽明 李军浩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13-1322,共10页
内部气隙缺陷是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GIS)中盆式绝缘子的典型缺陷之一,且固体绝缘内部气隙尺度和位置的变化会引起局部放电特性的变化。为此,以环氧板模型内部的圆柱形人工气隙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气隙直径、高度和位置下,局部放电... 内部气隙缺陷是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GIS)中盆式绝缘子的典型缺陷之一,且固体绝缘内部气隙尺度和位置的变化会引起局部放电特性的变化。为此,以环氧板模型内部的圆柱形人工气隙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气隙直径、高度和位置下,局部放电起始电压、最大放电量和放电重复率等局部放电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气隙尺寸的增加改变了放电面积以及内部电场强度,从而影响了局部放电特征参数。气隙直径的增加会引起局部放电起始电压的降低及最大放电量和放电重复率的增加;当气隙高度不断增加时,起始电压具有极小值,而最大放电量和放电重复率具有极大值。另外,气隙位置的变化会引起气隙内部电场的改变,从而影响局部放电的起始电压、最大放电量以及放电重复率等特性。当气隙和电极直接接触时,局部放电的起始电压明显高于气隙被绝缘介质包裹时的起始电压。局部放电特征参数及其变化规律可以有效地反应局部放电发展阶段以及缺陷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气隙 局部放电 起始电压 最大放电 放电重复率 内部电场强度 表面电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空间电荷分布的旋转风机叶尖电晕放电特性 被引量:4
4
作者 赵继尧 李庆民 于万水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40-2149,共10页
雷击灾害严重威胁风电机组的稳定运行,目前尚缺乏针对旋转风机叶尖电晕特性的研究。为此,搭建了缩比旋转风机叶尖电晕观测实验平台,开展了风机叶尖的电晕模拟实验,分析了正负雷电极性下旋转叶尖的电晕平均电流、放电重复率以及占空比等... 雷击灾害严重威胁风电机组的稳定运行,目前尚缺乏针对旋转风机叶尖电晕特性的研究。为此,搭建了缩比旋转风机叶尖电晕观测实验平台,开展了风机叶尖的电晕模拟实验,分析了正负雷电极性下旋转叶尖的电晕平均电流、放电重复率以及占空比等电晕特征量,获得了正、负雷电极性下旋转风机的叶尖电晕放电特性;同时,建立了叶尖电晕的流体-等离子体化学混合的数值模型,从微观角度研究了不同极性叶尖电晕演化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与静止风机的电晕随机脉冲模式相比,旋转风机的叶尖电晕呈周期性间隔放电簇模式,且随着转速增加,电晕放电电流和重复率呈上升趋势;风机叶尖的正负电晕具有明显的极性效应,对叶尖正负电晕放电图谱进行分析发现,相较于正电晕呈分离特征明显的间隔放电簇模式,负电晕呈间隔的放电簇与连续的微弱放电叠加的模式。所得结论可以为旋转风机雷击防护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空间电荷 电晕放电 旋转效应 极性效应 放电重复率 电晕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交联聚乙烯电缆尖刺缺陷局部放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马鑫 张怀垠 +2 位作者 吴继岩 妥平 葛贤军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1-156,共6页
文中采用YJV22-8.7/10^(-3)×240mm^(2)XLPE电缆,制作了尖刺缺陷局部放电模型,利用脉冲电流法研究了电缆尖刺缺陷在环境温度为50、70、90℃下的局部放电特性。结果表明,尖刺缺陷放电模型的局部放电起始电压在温度升高时呈下降趋势;... 文中采用YJV22-8.7/10^(-3)×240mm^(2)XLPE电缆,制作了尖刺缺陷局部放电模型,利用脉冲电流法研究了电缆尖刺缺陷在环境温度为50、70、90℃下的局部放电特性。结果表明,尖刺缺陷放电模型的局部放电起始电压在温度升高时呈下降趋势;缺陷处电缆绝缘横截面切片显示针尖附近出现电树枝,温度升高导致自由基反应加剧,从而使得电树枝的引发电压降低;3种温度下尖刺缺陷PRPD图谱的形貌基本相同,放电相位分布宽泛,极性效应明显;累积放电量和放电重复率随环境温度上升而增加,高温使带电粒子热运动速度加快和初始电子增多两方面因素导致了放电强度增强。实验结果有助于运行人员根据电力系统运行负荷的变化及时调整局部放电监测系统的参数,从而减少系统误报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尖刺缺陷 局部放电 放电图谱 放电重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