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气压射频微等离子体放电结构演化的粒子模拟 被引量:7
1
作者 张远涛 刘冰 葛蕾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997-3005,共9页
大气压射频微等离子体放电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但实验研究较困难。为此借助于粒子模拟的方法,在给定的放电间隙下,研究了电流密度及二次电子发射系数(SEEC)对射频微等离子体的放电结构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随着输入电流密度的增大... 大气压射频微等离子体放电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但实验研究较困难。为此借助于粒子模拟的方法,在给定的放电间隙下,研究了电流密度及二次电子发射系数(SEEC)对射频微等离子体的放电结构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随着输入电流密度的增大,放电空间逐渐由鞘层主导的结构转变为辉光放电结构,电子密度也会随之增大,鞘层电场逐渐增强,同时电子能量概率函数(EEPF)曲线会随之整体向上偏移;而在给定的电流密度下,随着SEEC的增大,放电结构也会逐渐由鞘层主导的结构转变为辉光放电的结构,电子密度会随之增大,同时鞘层电场会逐渐变小,高能电子(>20 eV)比例也随之减小。最后分析了在大间隙下出现鞘层主导结构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气体放电 射频微等离子体 放电结构 粒子模拟 二次电子 电子能量概率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敞开式离子源和微型气泵集成的微型针-柱放电结构芯片设计与实验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华 郭超群 +5 位作者 蒋林秀 蒋永荣 朱健铭 肖文香 韦宛伶 陈真诚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67-1576,共10页
采用LIGA(Lithographie,Galvanoformung,Abformung)工艺设计加工了一种微型针-柱放电结构芯片,可实现敞开式离子源和微型气泵的系统集成。此微型放电结构由采用电镀铜加工而成的针电极、上圆柱电极和下圆柱电极组成,针-柱间距有1mm、2m... 采用LIGA(Lithographie,Galvanoformung,Abformung)工艺设计加工了一种微型针-柱放电结构芯片,可实现敞开式离子源和微型气泵的系统集成。此微型放电结构由采用电镀铜加工而成的针电极、上圆柱电极和下圆柱电极组成,针-柱间距有1mm、2mm两种规格。在室温、大气压环境、无外界通入气流的条件下,通过在针-柱电极上加载负直流高压,可产生稳定的气体放电。利用风速计testo 405-V1测量芯片气体放电产生的离子风风速,结果表明针-柱间距为2mm时产生的离子风流速最大,可达0.79m/s。对针-柱间距2mm规格的微型芯片进行乙酸进样电离实验,当针-柱之间产生稳定的电晕放电后,可发现位于芯片出口处已被去离子水润湿的PH试纸变红。此时利用微弱电流检测系统采集电离产生的离子,当放电电压为-3300V时,通过微弱电流采集系统检测到的电流信号可达120pA。采用LTQ XL离子阱质谱仪,对芯片电离丙酮、无水乙醇和乙酸乙酯的离子产物进行检测,所得到的主要物质为质子化单体离子和二聚物离子。放电产生离子风风速以及乙酸的进样和电离实验表明,基于LIGA的微型针-柱结构芯片可实现大气压环境下敞开式离子源和微型气泵的双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放电结构 电晕放电 离子源 微型气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阴极等离子体放电结构的优化设计
3
作者 温贻芳 陈新 王红卫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6-171,共6页
低温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可以有效克服液相处理法存在的环境污染、耗能大和成本高的缺点,对材料表面进行清洗、活化和接枝处理,而设计一个合理的低温等离子体放电结构能够较好地改进表面处理的质量.通过建立CRFHCP空心阴极等离子体放电的... 低温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可以有效克服液相处理法存在的环境污染、耗能大和成本高的缺点,对材料表面进行清洗、活化和接枝处理,而设计一个合理的低温等离子体放电结构能够较好地改进表面处理的质量.通过建立CRFHCP空心阴极等离子体放电的数学模型,分析影响低温等离子体放电的关键因素,并设计了不同电极配置方式、样品位置和不同远区空心阴极结构的众多方案.通过接触角测定、表面能计算、SEM照片等方式,对不同方案下处理前后的疏水性PP薄膜形态结构进行表征分析.实验结果发现:远区径向喷嘴式空心阴极等离子体放电结构处理的薄膜表面比其他处理方式具有较小的接触角和较大的表面能.这表明采用优化设计的CRFHCP空心阴极等离子体放电结构,可以较其他结构更为有效地改善材料表面的亲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空心阴极 等离子体放电结构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离子推力器放电室结构优化研究
4
作者 钱都 马儒坤 +3 位作者 章思 丁亮 唐振宇 王国栋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71-876,共6页
射频离子推力器因结构简单、推力精确可调、工作寿命长等因素,已被广泛应用于航天领域,其中放电室的离子密度是决定推力性能的关键性要素。本文基于电感耦合放电过程建立了二维轴对称流体模型,分别研究了放电室在不同长径比和不同结构... 射频离子推力器因结构简单、推力精确可调、工作寿命长等因素,已被广泛应用于航天领域,其中放电室的离子密度是决定推力性能的关键性要素。本文基于电感耦合放电过程建立了二维轴对称流体模型,分别研究了放电室在不同长径比和不同结构等条件下的离子密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增大射频功率和气压可以提升离子密度,放电室长度在3.5-4 cm时离子密度较高。在放电室直径相同条件下,模型1圆柱结构与模型2圆台结构体积保持一致,减小表面积可以提升离子密度;模型3球壳结构、模型4球壳圆柱结构与模型1圆柱结构的总长度一致,最优的复合结构模型4与单一圆柱结构模型1相比,离子密度提高18.2%,若两者密度相等时,最优的复合结构模型4可以节省15%功率输入或降低10%放电室内气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离子推力器 放电结构 有限元分析 离子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楔形介质层对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李建 王坤 +2 位作者 王世庆 金凡亚 但敏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89-795,共7页
为了研究楔形介质层对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的影响,加入楔形石英石作为附加介质层。通过实验和模拟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楔形介质层对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的影响。结果表明:楔形介质层对介质阻挡放电有很大影响,放电在楔形介质层的尖端区域首... 为了研究楔形介质层对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的影响,加入楔形石英石作为附加介质层。通过实验和模拟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楔形介质层对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的影响。结果表明:楔形介质层对介质阻挡放电有很大影响,放电在楔形介质层的尖端区域首先击穿,再沿介质层表面弥散。楔形介质层内部出现的场强“低谷区”,提高了其尖端附近的电场强度;楔形介质层提高了介质层表面积,介质表面积累的电荷改变了空间电场分布,对放电击穿、电子密度和电子温度有很大影响。介质层厚度引起的放电优先性问题为相关设计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等离子体 楔形介质层 放电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应用于触摸感应电路的ESD保护结构设计 被引量:4
6
作者 居水荣 陆建恩 张海磊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54-258,278,共6页
电容式触摸感应检测按键电路是一类对静电特别敏感的电路,因此静电放电(ESD)保护结构的选择问题对这一类电路显得特别重要。一方面要确保所选择的ESD保护结构有足够的抗静电能力,另一方面这种ESD保护结构又不能使芯片的面积和成本增加太... 电容式触摸感应检测按键电路是一类对静电特别敏感的电路,因此静电放电(ESD)保护结构的选择问题对这一类电路显得特别重要。一方面要确保所选择的ESD保护结构有足够的抗静电能力,另一方面这种ESD保护结构又不能使芯片的面积和成本增加太多,基于此要求,介绍了3种应用在电容式触摸感应检测按键电路中的ESD保护结构。主要描述了这3种结构的电路形式和版图布局,着重阐述了为满足电容式触摸感应检测按键电路的具体要求而对这3种结构所作的改进。列出了这3种改进过后的ESD保护结构的特点、所占用芯片面积以及抗静电能力测试结果的比较。结果表明,经过改进后的3种ESD保护结构在保护能力、芯片面积利用率以及可靠性等方面都有了非常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放电(ESD)保护结构 触摸感应检测按键电路 可控硅整流器 全芯片ESD 保护 二极管加电阻ESD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波振子结构在井下5G辐射场中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田子建 降滉舟 +2 位作者 常琳 刘斌 王文清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9-167,共9页
GB 3836.1-2021《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规定,爆炸性环境中射频设备的射频阈功率不得大于6 W,该规定引自欧盟标准,缺乏试验验证,严重制约了5G技术在煤井下的应用。为了重新评价矿井5G通信设备辐射电磁波能量的安全性,分析得... GB 3836.1-2021《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规定,爆炸性环境中射频设备的射频阈功率不得大于6 W,该规定引自欧盟标准,缺乏试验验证,严重制约了5G技术在煤井下的应用。为了重新评价矿井5G通信设备辐射电磁波能量的安全性,分析得出金属结构耦合电磁波产生放电的形式应为低压分断电路电弧放电;分析了金属结构耦合电磁波产生的放电能量,选择最易耦合电磁波的半波振子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得出等效半波振子等价直流放电电路产生的放电能量大于等价高频放电电路产生的放电能量,从而将分析金属结构耦合电磁波放电的安全性转换为分析金属结构的等效半波振子天线等价直流放电电路的安全性。选择直流本安电路的安全性判别原则来判断等效半波振子等价直流放电电路的安全性,通过计算放电功率和能量,得出5G射频设备辐射功率不大于10.5 W时,将不会点燃爆炸性的瓦斯气体,因此,可将5G通信系统射频基站的安全辐射功率提高到10.5 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通信系统 射频阈功率 金属结构耦合电磁波放电 半波振子 低压分断电路电弧放电 最低点火能 本安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渗钼试验研究
8
作者 安家宪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5期552-555,共4页
采用增强放电结构 ,在钢基材表面进行了离子渗 Mo试验 ,结果表明 ,离子渗 Mo层厚度是温度和时间的函数 ,碳含量及合金元素对渗层厚度有一定影响 ,渗 Mo后经淬火与回火处理可消除高温条件下造成的不利组织。
关键词 增强放电结构 离子渗钼 显微分析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igh density LaB_(6) polycrystalline with(100) preferred orientation 被引量:1
9
作者 YU Yi-ping WANG Song LI We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4期1118-1123,共6页
High density lanthanum hexaboride(LaB_(6))polycrystalline with(100)preferred orientation was prepared by spark plasma sintering(SPS)using LaB_(6) nanocubes as raw materials in this work.Microstructure and thermionic e... High density lanthanum hexaboride(LaB_(6))polycrystalline with(100)preferred orientation was prepared by spark plasma sintering(SPS)using LaB_(6) nanocubes as raw materials in this work.Microstructure and thermionic electron emission property of LaB_(6) polycrystalline were investigated detailedl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B_(6) polycrystalline had a relative density of 95.8%,and there was a(100)preferred orientation on its surface normal to SPS pressing direction.The work function of LaB_(6) polycrystalline normal surface was only 2.73 eV,which was almost close to the theoretical work function of LaB_(6)(100)single crystal surface.The reasons for preferential orientation of LaB_(6) polycrystalline were analy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thanum hexaboride spark plasma sintering MICROSTRUCTURE preferred orientation work fun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Li_2Mg_(0.15)Mn_(0.4)Co_(0.45)SiO_4/C cathode material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10
作者 胡传跃 郭军 +2 位作者 李四军 彭秧锡 文瑾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7期1791-1795,共5页
The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Li2Mg0.15Mn0.4Co0.45SiO4/C cathode material were studied. The Li2Mg0.15Mn0.4Co0.45SiO4/C solid solution with orthorhombic unit cell (space group Pmn21) was synthesized suc... The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Li2Mg0.15Mn0.4Co0.45SiO4/C cathode material were studied. The Li2Mg0.15Mn0.4Co0.45SiO4/C solid solution with orthorhombic unit cell (space group Pmn21) was synthesized successfully by combination of wet process and solid-state reaction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its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was investigated primarily. Li2Mg0.15Mn0.4Co0.45SiO4/C composite materials deliver a charge capacity of 302 mA-h/g and a discharge capacity of 171 mA.h/g in the first cycle. The discharge capacity is stabilized at about 100 mA-h/g after 10 cycles at a current density of 10 mA/g in the voltage of 1.5-4.8 V vs Li/Li^+. The results show that Mg-substitution for the Co ions in Li2Mn0.4Co0.6SiO4 improves the stabilization of initial structure and the electrochemical n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 ion battery Li2Mg0.15Mn0.4Co0.45Si04/C cathode material SYNTHE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