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66
1
作者 冯海波 周玉 贾德昌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27-331,共5页
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是一种用于材料烧结致密化的新技术,为深入研究和探讨其技术优势,介绍了SPS的基本原理和系统的组成,讨论了SPS技术在纳米材料的制备、梯度功能材料的烧结和高致密度、细晶粒陶瓷制备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其研究和应用... 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是一种用于材料烧结致密化的新技术,为深入研究和探讨其技术优势,介绍了SPS的基本原理和系统的组成,讨论了SPS技术在纳米材料的制备、梯度功能材料的烧结和高致密度、细晶粒陶瓷制备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其研究和应用前景予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 SPS 纳米材料 梯度功能材料 细晶粒陶瓷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S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黄斌 《世界有色金属》 2006年第1期15-15,19,共2页
关键词 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 应用 SPS 非平衡状态 机械合金化方法 材料制备技术 不规则形状 热等静压法 再结晶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纳米Ni块体材料 被引量:3
3
作者 庾正伟 罗江山 +4 位作者 雷海乐 刘颖 韩尚君 吴卫东 唐永建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989-2992,共4页
采用自悬浮定向流法制备纳米Ni粉体,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出了直径10 mm、厚2mm,致密度为96.8%,显微硬度为4.17 GPa的纳米块体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显微硬度计分析了烧结块体样品的相组成、晶粒尺寸、微观形貌... 采用自悬浮定向流法制备纳米Ni粉体,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出了直径10 mm、厚2mm,致密度为96.8%,显微硬度为4.17 GPa的纳米块体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显微硬度计分析了烧结块体样品的相组成、晶粒尺寸、微观形貌和显微硬度。研究表明:随烧结温度的升高,块体样品的致密度和晶粒尺寸增大,当烧结温度为650℃时,致密度最高,晶粒尺寸为44.8 nm;显微硬度随烧结温度的增高先增大后减小,当烧结温度为550℃时,显微硬度最大为4.33 GPa;较高烧结温度下,断口微观形貌的纳米级韧窝出现,显示了韧性断裂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 烧结制备 纳米块体材料 显微硬度计 烧结温度 晶粒尺寸 致密度 断口微观形貌 扫描电子显微镜 自悬浮定向流 射线衍射仪 样品 韧性断裂 相组成 纳米级 法制备 GPA 直径 特征 升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气等离子体烧结技术的硅晶圆加工废料回收工艺研究
4
作者 王先菊 龚理行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3期38-42,共5页
目前的硅晶圆加工过程中通常会对直拉法制成的单晶硅棒进行线切割操作,从而得到单晶硅圆薄片,但该过程会造成较大的单晶硅材料浪费.因此,寻求各种方法回收晶体硅切割废料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根据加工样本与加工仪器的特性,探究了利用... 目前的硅晶圆加工过程中通常会对直拉法制成的单晶硅棒进行线切割操作,从而得到单晶硅圆薄片,但该过程会造成较大的单晶硅材料浪费.因此,寻求各种方法回收晶体硅切割废料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根据加工样本与加工仪器的特性,探究了利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技术加工回收单晶硅粉末技术的可能性,并基于这些成果调节工艺参数进行了烧结实验.通过表征观察烧结成品的表面形貌与元素组成后,可观察到其含有氧化膜与其他杂质,且该成品具有在经过优化实验步骤与进一步处理后可回收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硅圆加工 晶体硅切割废料回收 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场作用下的粉末成形固结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建兵 李小强 +2 位作者 龙雁 陈维平 李元元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55-58,共4页
外加电场或磁场作用下粉末成形固结技术是快速制备高性能材料的新途径,应用前景广阔。重点综述了外加电场作用下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和外加磁场作用下动磁压制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用情况,并展望了今后粉末成形固结技术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技术研究进展 成形 粉末 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 快速制备 应用前景 应用情况 磁场作用 外加磁场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Al_2O_3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志 许坤 +2 位作者 陈亚明 侯宪钦 沈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99-801,共3页
本文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了致密的Ti Al2 O3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 ,6 0vol%Al2 O3和80vol%Al2 O3的Ti Al2 O3复合材料 ,界面处生成少量的TiAl,使得Ti与Al2 O3间的界面能大于其单个晶粒的界面能 ,复合材料性能随Ti含量的增加而... 本文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了致密的Ti Al2 O3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 ,6 0vol%Al2 O3和80vol%Al2 O3的Ti Al2 O3复合材料 ,界面处生成少量的TiAl,使得Ti与Al2 O3间的界面能大于其单个晶粒的界面能 ,复合材料性能随Ti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4 0vol%Al2 O3和 2 0vol%Al2 O3的Ti Al2 O3复合材料 ,界面处生成脆性的Ti3Al相 ,使得Ti与Al2 O3间的界面能小于各自晶粒的界面能 ,材料的性能随Ti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同时断裂的模式也发生改变 ,由穿晶断裂为主转变为沿晶断裂 ,脆性的Ti3Al相是Ti Al2 O3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降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2O3复合材料 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 界面能 力学性能 脆性 性能研究 制备 晶粒 降低 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冶金高致密化的新途径 被引量:20
7
作者 肖志瑜 陈平 李元元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5-8,共4页
针对粉末冶金行业近年来出现的提高制品致密化的新途径,重点综述了温压技术、模壁润滑技术、动态磁力压制技术、爆炸压制技术、高速压制技术、等离子放电烧结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应用情况。
关键词 粉末冶金 高致密化 温压技术 模壁润滑技术 动态磁力压制技术 等离子放电烧结技术 高速压制技术 爆炸压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抗氧化性的Al-Bi(C_(2)H_(5)OH)_(3)-C多孔块体制氢材料
8
作者 武金帆 徐芬 +2 位作者 孙立贤 廖鹿敏 管彦洵 《材料导报》 2025年第8期140-145,共6页
为改善铝(Al)基复合材料的产氢性能,以乙酸铋(Bi(C_(2)H_(5)OH)_(3))和不同碳材料为添加剂,利用高能球磨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制备了Al-Bi(C_(2)H_(5)OH)_(3)-C多孔块体制氢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射... 为改善铝(Al)基复合材料的产氢性能,以乙酸铋(Bi(C_(2)H_(5)OH)_(3))和不同碳材料为添加剂,利用高能球磨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制备了Al-Bi(C_(2)H_(5)OH)_(3)-C多孔块体制氢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拉曼光谱(Raman)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探究了铝基块体制氢材料的产氢效率、抗氧化性能及添加剂提高Al水解活性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在333.15 K下,Al5%Bi(C_(2)H_(5)OH)_(3)3%CNTs(如无特别说明,均为质量分数)块体材料具有高的反应活性,产氢量达到了1275.4 mL·g^(-1),比粉体材料高31.7%。尤其是连续暴露在空气中30天后,块体材料的产氢量仍达到921.5 mL·g^(-1),而粉体材料基本不产氢,证明SPS处理显著提高了Al基材料的抗氧化性能。XRD和SEM结果表明,SPS的处理使Al颗粒表面产生了裂痕,且Bi(C_(2)H_(5)OH)_(3)分解产生的气体使铝基块体材料内部形成多孔结构,它们促进了Al与水的接触。同时,原位形成的Bi_(2)O_(3)和Bi与具有更多缺陷的碳纳米管(CNTs)协同作用是块体材料产氢性能提高的另一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块体制氢材料 产氢性能 抗氧化性能 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 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