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冲放电反应器的电极结构和放电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杰 商克峰 +2 位作者 吴彦 王宁会 张轶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37-39,共3页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化学过程广泛用于处理气态污染物的研究 ,反应器的电极结构直接关系到放电等离子体的形成和放电能量的利用效率 ,研究电极结构可为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化学过程的应用提供参考。用线 -板式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的电极结构 ,正...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化学过程广泛用于处理气态污染物的研究 ,反应器的电极结构直接关系到放电等离子体的形成和放电能量的利用效率 ,研究电极结构可为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化学过程的应用提供参考。用线 -板式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的电极结构 ,正极性纳秒级脉冲高压电源供电 ,研究了线 -板电极间距、放电线相邻间距、电场中放电线的分布对放电特性的影响 ,得到放电线间距和线 -板电极间距的合适比例范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放电反应器 电极结构 放电特性 气体污染物 烟气脱硫 二氧化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充床放电反应器灭活铜绿微囊藻的机理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翠华 李国锋 +1 位作者 吴彦 王玉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51-1056,共6页
为了得到一种合理有效的铜绿微囊藻去除方法,研究了填充床放电反应器灭活铜绿微囊藻的机理,主要考察了放电对藻细胞数的影响、细胞形态的影响和生长的间接影响,以及过氧化氢在藻细胞外产物溶液中的浓度和稳定性,外加过氧化氢对藻生长的... 为了得到一种合理有效的铜绿微囊藻去除方法,研究了填充床放电反应器灭活铜绿微囊藻的机理,主要考察了放电对藻细胞数的影响、细胞形态的影响和生长的间接影响,以及过氧化氢在藻细胞外产物溶液中的浓度和稳定性,外加过氧化氢对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电处理当天藻细胞数下降不太明显,但在放置培养过程中下降明显;藻处理后的扫描电镜图显示细胞表面受到严重破坏,细胞内物质溢出,细胞出现孔洞;处理后的藻细胞外产物溶液对藻生长率的影响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而下降,整个放置培养期间,离心前藻细胞的光密度较离心后的略有降低;放电产生的过氧化氢浓度为μmol/L量级,且随着放电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放置培养期间呈一级下降趋势;填充床放电反应器灭活铜绿微囊藻主要机理或原因是放电产生的物理和化学的综合作用导致铜绿微囊藻细胞死亡,过氧化氢的相对稳定存在加强了一些本已受到放电破坏的藻细胞损伤程度,使这部分细胞不能自身修复而逐渐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床放电反应器 铜绿微囊藻 灭活 细胞形态 过氧化氢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电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混合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3
作者 朱丽楠 郜冶 +1 位作者 贺征 王永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52-1459,共8页
为了研究放电水处理技术中气液两相流的混合状况,对放电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混合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最佳气液两相混合条件.通过建立混合模型,在水流速度一定的条件下,在不同的气体流速和不同的出气孔个数的条件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 为了研究放电水处理技术中气液两相流的混合状况,对放电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混合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最佳气液两相混合条件.通过建立混合模型,在水流速度一定的条件下,在不同的气体流速和不同的出气孔个数的条件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不同工况下的YZ中心截面速度分布图,YZ中心截面水体积分数分布图,XY中心截面速度矢量分布图和XY中心截面水体积分数分布图.从总体上看,由于水流量相同,气流总流量和气孔数目决定着气流入口速度.在孔数较少的情况下,气流总流量较小时,掺混较为均匀;随着孔数的增加,气流量也需相应增加才能达到最佳的掺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电反应器 气液两相流 数值模拟 FLUENT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窄脉冲DBD放电水处理反应器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若兵 吴彦 +1 位作者 靳承铀 李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19-722,共4页
主要简述了双向窄脉冲DBD放电水处理反应器的结构特点,并对反应器的放电特性进行了研究.用该反应器对靛蓝水溶液脱色实验表明,100mL水溶液2.5min的脱色效率可以达到99.095%,效果明显.
关键词 水处理反应器 DBD放电 双向窄脉冲 气体放电 印染废水脱色 放电反应器 放电水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气治理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孙万启 宋华 +3 位作者 韩素玲 白书培 马挺军 孙春宝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30-935,996,共7页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用于废气治理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而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的研制正是其重要内容。本文详细介绍了用于废气治理的各种电晕放电反应器、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以及等离子体-催化反应器的结构特点和放电特性,综合比较了上述...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用于废气治理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而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的研制正是其重要内容。本文详细介绍了用于废气治理的各种电晕放电反应器、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以及等离子体-催化反应器的结构特点和放电特性,综合比较了上述反应器在能量效率、降解产物的选择性和工业应用等方面的特点,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废气治理 电晕放电反应器 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 等离子体-催化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填料与光催化剂对反应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梁亚红 张鹏 +1 位作者 竹涛 马广大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7年第1期93-96,共4页
目的了解陶瓷填料与光催化剂对气体放电-光催化反应器净化效率的影响.方法通过理论计算、吸附实验和电容测试等方法对气体放电-光催化反应器所用的A、B两种陶瓷填料以及附着纳米TiO2光催化剂的B类陶瓷填料物理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A类陶... 目的了解陶瓷填料与光催化剂对气体放电-光催化反应器净化效率的影响.方法通过理论计算、吸附实验和电容测试等方法对气体放电-光催化反应器所用的A、B两种陶瓷填料以及附着纳米TiO2光催化剂的B类陶瓷填料物理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A类陶瓷的介电常数计算值大于B类陶瓷的计算值;介电常数的实验值为A类陶瓷<B类陶瓷<附着纳米TiO2光催化剂的B类陶瓷;B类陶瓷对含苯废气有吸附性,但吸附量较小.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反应器中B类陶瓷的孔隙对含苯废气有直接吸附作用但基本不会提高反应器的降解率;由于B类陶瓷填料的孔隙对水或水蒸气有吸附作用,使其介电常数得到提高,进而提高了填料气隙间的电场强度、放电强度和反应器的降解率;纳米TiO2光催化剂有利于提高填料的介电常数和反应器的气体放电强度以及紫外线的产生强度,从而提高了反应器光催化的效果和对含苯气体的降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填料 纳米TIO2 气体放电-光催化反应器 气体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电作用下四氯化碳的吸附、脱附及降解特性 被引量:2
7
作者 晏乃强 杨虹 +3 位作者 吴祖成 施耀 谭天恩 李道棠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65-568,共4页
考察了填充式反应器中放电对四氯化碳(CCl4)的吸附、脱附作用影响.结果表明,放电作用下CCl4在反应器中的移动速度加快,穿透时间的从17min缩短到6min,脱附时间约从60min缩短至14min,反应器对CCl4... 考察了填充式反应器中放电对四氯化碳(CCl4)的吸附、脱附作用影响.结果表明,放电作用下CCl4在反应器中的移动速度加快,穿透时间的从17min缩短到6min,脱附时间约从60min缩短至14min,反应器对CCl4的吸附能力显著下降;脉冲电压峰值越高,CCl4吸附一脱附速率越快,降解效率越高.载气成分对CCl4的降解有较大影响,在电压为50kV的条件下,分别以氮气和氧气作载气,CCl4的降解效率可达69.1%和97.6%;放电可对吸附剂起脱附再生作用,具有放电脱附速率快、工艺简单等特点,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电反应器 吸附 脱附 降解 四氧化碳 废气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板式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直接合成过氧化氢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赵斌 梁翠翠 +3 位作者 赵剑利 易颜辉 宫为民 郭洪臣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3-76,共4页
本文采用自行设计的板板式介质阻挡放电(DBD)反应器,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转化氢氧混合气体直接合成过氧化氢。系统考察了介质种类,介质厚度及气隙间距对氧气转化率、过氧化氢选择性、收率及能量效率的影响。发现石英是合成过氧化氢反应器... 本文采用自行设计的板板式介质阻挡放电(DBD)反应器,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转化氢氧混合气体直接合成过氧化氢。系统考察了介质种类,介质厚度及气隙间距对氧气转化率、过氧化氢选择性、收率及能量效率的影响。发现石英是合成过氧化氢反应器的适宜介质,介质厚度及气隙间距对合成过氧化氢的收率及能量效率有显著影响。当介质厚度与气隙间距均为2.0mm,注入功率为9.1W时,过氧化氢收率及能量效率分别达到20.6%和5.5gH2O2/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 板板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 过氧化氢收率 能量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4/O2等离子体反应直接合成甲醇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尚昆 RIZWAN AHMED +3 位作者 郝英姿 徐显明 郭洪臣 易颜辉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60-164,共5页
高效甲烷转化技术一直是学术界及工业界的研究热点,其中,甲烷转化制甲醇颇受业界关注。然而,甲烷分子结构稳定且C—H键能大(413 kJ/mol)导致转化困难。采用新型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以循环水为接地极,在低温常压条件下通过分子氧实现甲... 高效甲烷转化技术一直是学术界及工业界的研究热点,其中,甲烷转化制甲醇颇受业界关注。然而,甲烷分子结构稳定且C—H键能大(413 kJ/mol)导致转化困难。采用新型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以循环水为接地极,在低温常压条件下通过分子氧实现甲烷直接氧化制甲醇。结果表明,在短停留时间和低功率条件下可以达到较高的甲醇选择性,在温度为85℃、n(CH4)∶n(O2)为2∶1、停留时间为0.393 s和功率为30 W条件下,甲烷转化率达到4.1%,甲醇选择性达到42.2%,液体产物选择性达到7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 甲烷转化 制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辅助催化还原NOx系统的优化 被引量:13
10
作者 聂勇 汪晶毅 +2 位作者 钟侃 王黎明 关志成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59-362,381,共5页
为研究等离子体辅助催化系统的优化,以NO/NO2/C2H4/O2/N2为模拟反应气体系,介质阻挡放电(DBD)反应器为等离子体反应器,Ag/γ-Al2O3为催化剂,实验考察了DBD反应器内填充石英介质小球对等离子体辅助催化系统的NOx脱除效率影响。结果表明:... 为研究等离子体辅助催化系统的优化,以NO/NO2/C2H4/O2/N2为模拟反应气体系,介质阻挡放电(DBD)反应器为等离子体反应器,Ag/γ-Al2O3为催化剂,实验考察了DBD反应器内填充石英介质小球对等离子体辅助催化系统的NOx脱除效率影响。结果表明:DBD反应器内填充石英介质小球,有利于DBD反应器在较低的放电能量密度下产生更多低温催化活性高的含氮有机物,促使等离子体辅助催化系统在较低的催化温度250°C时获得>80%的NOx脱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辅助催化系统 NOx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 石英填充介质 含氮有机物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对柴油机尾气净化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立东 史永万 +1 位作者 高俊华 张仲荣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6-120,共5页
本文中对利用低温等离子体(NTP)技术净化柴油机尾气中的颗粒物(PM)、总碳氢(THC)和氮氧化物(NOx)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的输入能量和对柴油机尾气的处理量是影响NTP净化性能的主要因素。在低能量窗口(输入电压约为7.5kV)... 本文中对利用低温等离子体(NTP)技术净化柴油机尾气中的颗粒物(PM)、总碳氢(THC)和氮氧化物(NOx)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的输入能量和对柴油机尾气的处理量是影响NTP净化性能的主要因素。在低能量窗口(输入电压约为7.5kV)内,NTP对NOx净化效果较好,对PM和THC的净化效果较差;而在高能量窗口(输入电压为10kV)内,NTP能有效地净化PM和THC,却可能使NOx的浓度增大。在相同输入能量条件下,处理量越大NTP的净化效果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颗粒物 总碳氢 氮氧化物 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 低温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ree Discharge Modes of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in a Two-phase Mixture 被引量:3
12
作者 CHEN Tian YE Qizheng TAN Dan YANG Fuli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I0024-I0024,2,共1页
两相体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in atwo-phase mixture,TPM-DBD)是在大气压下产生低温等离子体的重要方法,因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而被广泛应用在污染治理中。为研究介质颗粒的填充方式对TPM-DBD的影响,以γ-Al2O3... 两相体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in atwo-phase mixture,TPM-DBD)是在大气压下产生低温等离子体的重要方法,因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而被广泛应用在污染治理中。为研究介质颗粒的填充方式对TPM-DBD的影响,以γ-Al2O3作为填充介质颗粒,将数码相机与体视显微镜连体拍摄放电显微照片。结果发现,随着电压变化,TPM-DBD由3种依次串联发生的放电构成。电压较低时,首先在颗粒与极板间发生剩余间隙放电;随着电压增加,颗粒沿面放电串联发生;电压继续增加,孔隙放电串联发生。当颗粒间距较大时,在颗粒的远域出现典型的丝状放电,而近域内出现可能为汤森放电的放电"暗区"。外电场的数值计算结果初步说明了上述现象,电场畸变是其主要原因。研究结果为调节TPM-DBD的放电形式,进而高效率应用提供了较好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混合物 放电模式 介质阻挡放电 放电反应器 高能量密度 有机物分解 大气压力 废气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与Cu-Pd/S-1催化剂协同催化甲烷转化制低碳烯烃 被引量:2
13
作者 毕文菲 代成义 +3 位作者 李雪梅 贺建勋 赵彬然 马晓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7-236,共10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Pd、Cu-Pd改性的S-1催化剂,利用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反应器研究了甲烷无氧转化制低碳烯烃(C_(2)~C_(4)^(=))的性能,重点关注了乙烯的产量。探讨了Ar的添加和特定输入能量(SIE)对甲烷转化率以及产物分布的...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Pd、Cu-Pd改性的S-1催化剂,利用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反应器研究了甲烷无氧转化制低碳烯烃(C_(2)~C_(4)^(=))的性能,重点关注了乙烯的产量。探讨了Ar的添加和特定输入能量(SIE)对甲烷转化率以及产物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与催化剂协同催化与仅使用等离子体相比性能更优异,使乙烯选择性提高了3.1倍,C_(2)~C_(4)^(=)的选择性提高了2.7倍;与S-1相比,Pd/S-1具有更高的乙烯选择性,这是因为在S-1上负载金属Pd有助于乙炔原位加氢生成乙烯;适宜的Pd负载量有利于提高烯烃选择性,而过高的Pd负载量倾向于不饱和烃的连续加氢,导致了烷烃的生成;与单金属Pd改性相比,Cu-Pd双金属改性抑制了乙烯的进一步加氢,提高了乙烯的选择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倍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X射线粉末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Cu的加入使自身电子向Pd转移,增加了Pd电子密度;另外,Cu的存在提高了Pd的分散性。以2Cu-0.1Pd/S-1为催化剂时可以得到更优异的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加氢 催化 低碳烯烃 介质阻挡放电(DBD)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