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极性电压下空间电荷对空气间隙放电击中点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詹花茂 邓丽红 +1 位作者 郝丽霞 颜廷利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211-2217,共7页
人们对空间电荷对放电过程的影响研究较少,但很多试验现象体现了空间电荷的作用。为了研究空间电荷对放电击中点的影响,建立了试验平台,并用高速摄像机观测了放电现象。正极性直流与雷电冲击联合加压试验与正雷电冲击电压试验,体现了预... 人们对空间电荷对放电过程的影响研究较少,但很多试验现象体现了空间电荷的作用。为了研究空间电荷对放电击中点的影响,建立了试验平台,并用高速摄像机观测了放电现象。正极性直流与雷电冲击联合加压试验与正雷电冲击电压试验,体现了预加直流电压产生的空间电荷对放电击中点的影响;正极性操作冲击电压试验,研究了不同电压幅值下放电击中点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正极性雷电冲击电压下,预加直流在针电极附近产生的空间电荷对空间电场的畸变作用不显著;在正极性操作冲击电压下,随着电压幅值的增加,空间电荷对针电极头部电场的屏蔽作用有所提高,放电点远离针电极头部的距离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电荷 高速摄像机 联合加压 雷电冲击 操作冲击 放电击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电击中点概率分布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詹花茂 王晓瑜 +1 位作者 汪雁 钱冠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9-81,共3页
采用对比性的试验,对放电击中点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放电击中点的概率分布与上电极对各目的物的击穿电压、击穿时间和迎面放电的发展有关,受目的物几何形状、接地电阻和几何台距等因素的影响。所得结果深化了对... 采用对比性的试验,对放电击中点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放电击中点的概率分布与上电极对各目的物的击穿电压、击穿时间和迎面放电的发展有关,受目的物几何形状、接地电阻和几何台距等因素的影响。所得结果深化了对雷击击中点选择物理过程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电击中点 概率分布 试验 雷电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电荷对球头棒-板间隙放电击中点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詹花茂 颜廷利 +2 位作者 邓丽红 郝丽霞 刘波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90-796,共7页
雷电引起的输电线路事故中因绕击导致的故障所占比例很大,一些学者认为空间电荷的影响是导致屏蔽失效的原因之一。为此,通过试验研究了直流电压下球头棒-板间隙的电晕电流,以此来衡量一定电压下球头周围空间电荷的量;并试验研究了正极... 雷电引起的输电线路事故中因绕击导致的故障所占比例很大,一些学者认为空间电荷的影响是导致屏蔽失效的原因之一。为此,通过试验研究了直流电压下球头棒-板间隙的电晕电流,以此来衡量一定电压下球头周围空间电荷的量;并试验研究了正极性操作冲击下球头棒-板间隙放电击中点的分布规律,且与尖头棒试验结果比较。试验结果和仿真结果表明:与尖头棒相比,球头棒更容易吸引放电;球头棒周围电场畸变不严重,没有形成有效屏蔽层,从而使放电点更容易发生在头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电荷 球头棒-板间隙 电晕电流 正极性操作冲击 高速摄像 放电击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操作冲击下空间电荷对间隙放电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詹花茂 刘波 +2 位作者 颜廷利 邓丽红 李成榕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2-218,共7页
绕击是造成超特高压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的主要原因,很多学者认为空间电荷是造成绕击事故的原因之一。为深入研究空间电荷对雷电放电的影响,本文搭建了100cm板-针间隙,对其施加正、负极性操作冲击电压,采用高速摄像系统对放电发展过程进行... 绕击是造成超特高压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的主要原因,很多学者认为空间电荷是造成绕击事故的原因之一。为深入研究空间电荷对雷电放电的影响,本文搭建了100cm板-针间隙,对其施加正、负极性操作冲击电压,采用高速摄像系统对放电发展过程进行观测。为定量分析空间电荷对放电发展的影响,测量了正板-针间隙预放电电流,通过提取电荷电流,并对其积分得到空间电荷量的大小。试验结果发现:正、负极性操作电压下,放电发展都是由正极性电极指向负极性电极;正极性操作冲击电压下,放电击中点在针电极头部的概率随着针头部曲率半径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板-尖头针间隙的空间电荷量最大,随着针电极头部曲率半径逐渐增大,空间电荷量逐渐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作冲击 空间电荷 高速摄像 放电击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