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刺参人工种苗放流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隋锡林 林祥辉 +3 位作者 刘兴盛 王庆成 陈冲 孙景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75-180,共6页
1985年11月上旬于辽宁省长海县海洋岛后大套海底,放流当年人工培育的幼参35.3万头。放流前、后对放流区的环境概况、刺参的资源量及其变化等进行了调查;对放流的幼参在放流后所形成的群体进行跟踪调查,获得幼参放流1.5周年成活率为55.3... 1985年11月上旬于辽宁省长海县海洋岛后大套海底,放流当年人工培育的幼参35.3万头。放流前、后对放流区的环境概况、刺参的资源量及其变化等进行了调查;对放流的幼参在放流后所形成的群体进行跟踪调查,获得幼参放流1.5周年成活率为55.3%的良好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种植 幼参 人工培育 放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角螺半人工育苗与底播增殖放流试验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勇 周洪 +2 位作者 丁楠 靳立兵 王洲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45,93,共2页
管角螺俗称角螺、响螺、海螺、号螺。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作为管角螺的重要产区,已经形成了完备的捕捞、海区暂养和市场交易等一系列产业手段,年产值高达1亿元以上。但随着对管角螺需求的不断增加,近年来采捕压力越来越大,而且管角... 管角螺俗称角螺、响螺、海螺、号螺。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作为管角螺的重要产区,已经形成了完备的捕捞、海区暂养和市场交易等一系列产业手段,年产值高达1亿元以上。但随着对管角螺需求的不断增加,近年来采捕压力越来越大,而且管角螺生长期长,资源有限,导致管角螺的自然资源日渐枯竭,价格高涨。为了补充管角螺天然苗种的不足,以满足我省发展海洋底播增养殖业的需要,保持管角螺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012年6月,笔者开始参与管角螺的室内半人工育苗与底播增殖放流试验,生产出大量管角螺苗种,并成功增殖放流,本试验的特别之处在于采集管角螺自然交配繁殖形成的卵荚进行半人工育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放流试验 半人工育苗 管角螺 自然资源 可持续利用 市场交易 资源有限 增养殖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山岱衢族大黄鱼放流增殖试验 被引量:5
3
作者 丁爱侠 贺依尔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7-68,共2页
"舟山大黄鱼"又称岱衢族大黄鱼,曾是东海最主要的经济鱼类之一,列"四大经济鱼类"之首。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以前,大黄鱼产量占浙江省海洋渔业总产量的10%~20%,但由于过度捕捞和海洋环境污染的加剧,大黄鱼资源严重衰退而几乎"销声匿... "舟山大黄鱼"又称岱衢族大黄鱼,曾是东海最主要的经济鱼类之一,列"四大经济鱼类"之首。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以前,大黄鱼产量占浙江省海洋渔业总产量的10%~20%,但由于过度捕捞和海洋环境污染的加剧,大黄鱼资源严重衰退而几乎"销声匿迹"。福建省于1986年开始进行官井洋大黄鱼人工繁育和养殖研究,获得生产性突破,并同年开始增殖放流试验。浙江省于1997年引进福建大黄鱼,并于1998年开始在浙江沿岸水域放流大黄鱼苗种,但其品质和性状都远远不如本地岱衢族大黄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放流试验 大黄鱼 增殖试验 舟山 海洋环境污染 经济鱼类 浙江省 海洋渔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水产研究所首次放流携带芯片的秦岭细鳞鲑 被引量:1
4
《水产养殖》 CAS 2014年第2期50-50,共1页
2013年12月,陕西省水产研究所在太白县石头河一级支流白云峡水域开展秦岭细鳞鲑人工标记增殖放流试验。试验利用芯片追踪放流后苗种在野外的生长情况,这在陕西省尚属首次。
关键词 增殖放流试验 水产研究所 陕西省 细鳞鲑 秦岭 芯片 生长情况 苗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岛渔场中国对虾增殖状况及发展 被引量:3
5
作者 林源 梁毅峰 +1 位作者 胡守义 安树升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6-47,共2页
根据近几年我省有关部门为提高海洋岛渔场中国对虾增殖放流效果而采取得一系列积极措施,对海洋岛渔场中国对虾的增殖技术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海洋岛渔场 中国对虾 增殖放流试验 对虾增殖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类
6
《河南农业》 2001年第8期6-8,共3页
关键词 “豫展2000” 小麦 “一次性”施肥 水稻 人工孵化育苗 放流试验 玫瑰花 药用价值 猕猴桃 自然储存保鲜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