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亚湾真鲷标志放流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林金錶 陈琳 +1 位作者 郭金富 陈涛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5-79,共5页
1997年在大亚湾开展了真鲷 Pagrosomus major 的标志放流研究,以探讨人工放流增殖大亚湾真鲷资源的可行性。标志放流的真鲷共2 000尾,体长为 57──71mm(平均体长为 61mm)。标志放流效果明显,共回捕标志真鲷324尾,回捕率达16.2... 1997年在大亚湾开展了真鲷 Pagrosomus major 的标志放流研究,以探讨人工放流增殖大亚湾真鲷资源的可行性。标志放流的真鲷共2 000尾,体长为 57──71mm(平均体长为 61mm)。标志放流效果明显,共回捕标志真鲷324尾,回捕率达16.2%,初步了解了标志真鲷在大亚湾内的分布移动趋势及生长等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鲷 标志放流 回捕率 大亚湾 放流技术 移动规律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银鱼移植、增殖放流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戈志强 沈其璋 喻叔英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13,共3页
自1995年农业部和水利部发出加速推广银鱼移植、增殖技术的通知以来,我国银鱼移植、增殖技术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归纳起来有下列几种情况:其一如河南陆浑水库、山东许家崖水库、内蒙莫力庙水库等水域,是... 自1995年农业部和水利部发出加速推广银鱼移植、增殖技术的通知以来,我国银鱼移植、增殖技术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归纳起来有下列几种情况:其一如河南陆浑水库、山东许家崖水库、内蒙莫力庙水库等水域,是在移植后2~3年,取得了生产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银鱼 移植 增殖 放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江草鱼标志放流技术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罗新 张其中 崔淼 《生态科学》 CSCD 2011年第6期575-580,601,共7页
东江放流草鱼的全长为(18.2±2.0)cm,体长为(14.8±1.6)cm。在标记前进行草鱼食性转化驯养。试验采用两种标志方法对草鱼进行标记,第一种方法用直径为0.14 mm的铜丝把椭圆形塑料标志牌(8mm×5mm×1mm)挂在草鱼背鳍第一... 东江放流草鱼的全长为(18.2±2.0)cm,体长为(14.8±1.6)cm。在标记前进行草鱼食性转化驯养。试验采用两种标志方法对草鱼进行标记,第一种方法用直径为0.14 mm的铜丝把椭圆形塑料标志牌(8mm×5mm×1mm)挂在草鱼背鳍第一和第二支鳍骨间缝隙处,第二种方法剪除左侧腹鳍。标记后需进行为期10 d的暂养,使其穿刺部位愈合。总共放流草鱼10万尾,其中标志草鱼4万尾(挂牌标记1万尾,切腹鳍标记3万尾),标志草鱼占放流草鱼总数的40%,放流后1个多月时间内,总共回捕放流草鱼881尾,其中标志草鱼278尾,标志草鱼占回捕放流草鱼总数的百分率(标志率)为31.6%,总回捕率为0.695%。同时,食性分析发现放流草鱼已摄食江中水草和水葫芦的根,并带进一些藻类,饱食度高(4~5级),表明其在1个多月时间内完全适应了江中环境,放流效果好,标志放流技术可行。该技术要点:(1)放流草鱼的体长在11~17 cm范围内,既适于作切腹鳍标志,又适合作挂牌标记,其挂牌位置为背鳍肌肉内第一与第二支鳍骨间缝隙:(2)标记后需要经过约10 d的暂养治疗使伤口愈合;(3)放流前应作2周的食性转化训练,从吃饲料转变为吃草;(4)在水草茂盛的江段放流有利于放流草鱼尽快找到食物,较快适应环境,提高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标志放流技术 东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志放流技术在渔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27
4
作者 洪波 孙振中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3-76,共4页
介绍了标志放流技术在渔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在我国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中,挂牌标记法(体外标)和切鳍法最为常用。而在国外,主要的标志方法有荧光色素标记(VIE)法、金属线码标记(CWT)法、被动整合雷达(PIT)法、档案式标记法、分... 介绍了标志放流技术在渔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在我国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中,挂牌标记法(体外标)和切鳍法最为常用。而在国外,主要的标志方法有荧光色素标记(VIE)法、金属线码标记(CWT)法、被动整合雷达(PIT)法、档案式标记法、分离式卫星标记法以及生物遥测标记法等。我国的标志放流方法应该以挂牌标记法为主,同时可以引进荧光色素标记法和金属线码标记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志放流技术 渔业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曼氏无针乌贼规模化人工繁育及增殖放流技术探讨 被引量:7
5
作者 史会来 张涛 +4 位作者 平洪领 余方平 邢雪金 黄道胡 俞学军 《科学养鱼》 2015年第12期44-46,共3页
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 de Rochebrune)俗称墨鱼、目鱼,隶属于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十腕目、乌贼科、无针乌贼属。浙江省历史上最高年产量曾达6万多吨,占全省海洋捕捞总产量的9.3%。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过度捕捞致使资源受... 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 de Rochebrune)俗称墨鱼、目鱼,隶属于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十腕目、乌贼科、无针乌贼属。浙江省历史上最高年产量曾达6万多吨,占全省海洋捕捞总产量的9.3%。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过度捕捞致使资源受到严重损害,产量连续下降至最低水平,占全省海洋捕捞产量的比重从60年代的9.3%降至3.0%以下;80年代中后期,浙江沿海渔场曼氏无针乌贼产量急剧下降,已形不成渔汛,濒临灭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氏无针乌贼 放流技术 人工繁育 规模化 增殖 海洋捕捞 软体动物门 年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湖裸鲤资源增殖放流技术 被引量:3
6
作者 史建全 祁洪芳 杨建新 《河北渔业》 2010年第1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青海湖裸鲤 放流技术 资源增殖 青藏高原 半咸水 东北部 椭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鲆的增殖放流技术 被引量:3
7
作者 殷禄阁 张立坤 宫春光 《河北渔业》 2008年第7期25-27,48,共4页
关键词 放流技术 增殖 水生生物资源 牙鲆 专属经济区 可持续发展 水产生产 水产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式标志放流技术的基本原理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晶 《现代渔业信息》 2004年第6期9-10,24,共3页
标志放流技术是研究海洋生物洄游分布的重要方法,档案式标志放流是近年来得到成功应用的一种放流技术,国外已经成功地应用于金枪鱼等大洋渔业资源的监测及研究。本文着重分析了档案式标志放流的技术构成、观测数据的测量方法等基本原理... 标志放流技术是研究海洋生物洄游分布的重要方法,档案式标志放流是近年来得到成功应用的一种放流技术,国外已经成功地应用于金枪鱼等大洋渔业资源的监测及研究。本文着重分析了档案式标志放流的技术构成、观测数据的测量方法等基本原理,并简单介绍了标志物的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式标志放流技术 渔业资源监测 技术原理 标志物 测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对黑鲷鱼的标识放流技术
9
作者 庞景贵 崔兆进 王六顺 《河北渔业》 2006年第2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放流技术 日本 标识 鲷鱼 澳大利亚 沿岸水域 南美洲 北海道 黑鲷 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大鲵增殖放流技术的探讨
10
作者 樊铮 《水产养殖》 CAS 2017年第2期28-28,共1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大水域环境生态和珍稀水生动物保护力度,各地结合自身实际条件,将开展水生动物增殖放流作为修复生态环境和恢复水生动物种群数量的重要手段。鱼类作为主要的增殖放流对象... 近年来,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大水域环境生态和珍稀水生动物保护力度,各地结合自身实际条件,将开展水生动物增殖放流作为修复生态环境和恢复水生动物种群数量的重要手段。鱼类作为主要的增殖放流对象,在开展草鱼、鲢鱼等大宗鱼类和土著鱼类增殖放流的同时,在一些地方大鲵增殖放流也成为常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放流 放流技术 大鲵 水生动物保护 土著鱼类 小康社会 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官井洋大黄鱼标志放流技术与放流标志鱼早期生态习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刘家富 翁忠钗 +3 位作者 唐晓刚 关金藏 施学文 洪港船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53-58,共6页
用人工培育的大黄鱼幼鱼,经丁香酚溶液浸浴麻醉,体背系挂塑料牌,经 网箱暂养后于1987年1月20日在官井洋中放流6 126尾。2个月内回捕483尾。 通过对回捕鱼及其捕捞实况调查,并结合定置网渔获物中天然大黄鱼及海区温盐... 用人工培育的大黄鱼幼鱼,经丁香酚溶液浸浴麻醉,体背系挂塑料牌,经 网箱暂养后于1987年1月20日在官井洋中放流6 126尾。2个月内回捕483尾。 通过对回捕鱼及其捕捞实况调查,并结合定置网渔获物中天然大黄鱼及海区温盐 断面调查,对放流标志鱼早期的生态习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标志放流技术 生态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虾标志虾的制作及放流技术要点 被引量:1
12
作者 施德龙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中国对虾 标志虾 制作方法 放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志放流技术在渔业资源增殖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田敏 杨剑虹 +3 位作者 范姝云 安莉 张志雄 张玲 《云南农业》 2022年第11期60-62,共3页
标志放流技术如今已成为生物资源研究的重要手段,运用在种群年龄构成、成活率和病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性别比例、资源量、食性等种群动态研究,以及水生动物栖息地选择、运动及洄游行为等行为生理研究方面,对增殖放流的效果评价具有... 标志放流技术如今已成为生物资源研究的重要手段,运用在种群年龄构成、成活率和病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性别比例、资源量、食性等种群动态研究,以及水生动物栖息地选择、运动及洄游行为等行为生理研究方面,对增殖放流的效果评价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对现有标志方法的应用效果和云南省标志放流情况进行综述和讨论,并对云南省鱼类标记放流技术发展进行分析探索,进一步推动标志技术在濒危物种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平衡的维持等方面的科学合理运用,以期为云南省乃至中国的标志放流技术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志放流技术 渔业资源增殖 增殖放流 生物资源 栖息地选择 种群动态 生态平衡 水生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日本对虾移植放流技术的推广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淑珍 陈志民 崔良弼 《水产养殖》 CAS 2004年第6期40-41,共2页
日本对虾移植放流技术在葫芦岛市从1998年开始推广应用。2002年和2003年逐步的引导渔民个人投资进行日本对虾的移植放流,改变了以往政府投资大家收益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10.5和1:6.96。
关键词 日本对虾 移植放流技术 推广应用 日常管理 回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标志放流技术——生物遥测法
15
作者 秦宝 《海洋渔业》 1983年第4期184-184,共1页
生物遥测技术能够连续地、直接地探测生物行动,比起历来使用的标志放流和探鱼仪映象分析具有更多优点。具体地说,生物遥测术就是将小而轻的发射机装在生物身体上,然后在陆上或船上设置接收机,不断接收发来的信号,远距离测定、获取... 生物遥测技术能够连续地、直接地探测生物行动,比起历来使用的标志放流和探鱼仪映象分析具有更多优点。具体地说,生物遥测术就是将小而轻的发射机装在生物身体上,然后在陆上或船上设置接收机,不断接收发来的信号,远距离测定、获取生物的生理情报与位置情报。生物遥测大致可分为电波遥测和超声波遥测二种。电波遥测宜用于以肺呼吸的海龟、鲸类、海兽等,它们在空中远距离传送较多的情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志放流技术 生物遥测法 信号 超声波遥测技术 电波遥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湾水库银鱼移植放流技术初报
16
作者 李自荣 李睿 《科学养鱼》 2001年第1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水库 银鱼 移植放流技术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渔业辉煌“十一五”——增殖放流技术研究
17
《河北渔业》 2011年第5期F0004-F0004,共1页
河北省水产研究所在完成河北省增殖放流效果评估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增殖放流技术研究,承担了公益性行业(农业)科技专项——“黄渤海生物资源调查与养护技术研究”的课题“渤海湾资源增殖放流效果评估与示范”和农业部种质资源养护... 河北省水产研究所在完成河北省增殖放流效果评估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增殖放流技术研究,承担了公益性行业(农业)科技专项——“黄渤海生物资源调查与养护技术研究”的课题“渤海湾资源增殖放流效果评估与示范”和农业部种质资源养护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放流 放流技术 河北省 “十一五” 效果评估 资源养护 水产研究所 养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象山港大黄鱼增殖放流的回顾与总结 被引量:4
18
作者 林月明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4,共1页
关键词 增殖放流 大黄鱼 象山港 浙江 放流工作 经济效益 放流技术 比较科学 恢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的栽培渔业及其技术 被引量:6
19
作者 马平 《渔业现代化》 2004年第3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日本 栽培渔业 育苗技术 放流标志技术 海洋牧场技术 人工鱼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水面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is)资源人工增殖 被引量:5
20
作者 何绪刚 龚世园 +1 位作者 刘军 张训蒲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77-380,共4页
挑选受精卵颜色呈褐色或接近褐色的抱卵虾,放入网箱多点布局孵化,直接放流孵出幼体是大水面日本沼虾资源增殖的有效方法.2001年,采用此法对湖北省阳新县网湖日水沼虾进行增殖,其产量从增殖前(2000年)的10000kg上升至35000kg,取得显著增... 挑选受精卵颜色呈褐色或接近褐色的抱卵虾,放入网箱多点布局孵化,直接放流孵出幼体是大水面日本沼虾资源增殖的有效方法.2001年,采用此法对湖北省阳新县网湖日水沼虾进行增殖,其产量从增殖前(2000年)的10000kg上升至35000kg,取得显著增殖效果,进箱孵化的抱卵数量(N,kg)可用计划生产量(Y,kg),总回捕率(R)及个体平均体重(W,g/ind)计算:N≥Y·(1000·R·W)-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沼虾 人工增殖 放流技术 投放 人工孵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