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有企业改革之路:从“放权让利”到“制度创新” 被引量:19
1
作者 萧冬连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19,共11页
国有企业改革被认为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之役。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放权让利和1992年以来制度创新两个阶段。大批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对产权多样化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公司化改造使国有大中型企业走上了市场化道路,尽管对此仍然存在诸... 国有企业改革被认为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之役。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放权让利和1992年以来制度创新两个阶段。大批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对产权多样化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公司化改造使国有大中型企业走上了市场化道路,尽管对此仍然存在诸多争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放权让利 承包制 抓大放小 公司化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放权让利”到“公共财政”——中国财税改革30年的历史进程 被引量:4
2
作者 高培勇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14-18,共5页
中国的财税体制改革从主要着眼于为整体改革"铺路搭桥"、以"放权让利"为主调的改革,到走上制度创新之路、旨在建立新型财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1994年的财税改革;从主要覆盖体制内的政府收支和以税制为代表的财政收... 中国的财税体制改革从主要着眼于为整体改革"铺路搭桥"、以"放权让利"为主调的改革,到走上制度创新之路、旨在建立新型财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1994年的财税改革;从主要覆盖体制内的政府收支和以税制为代表的财政收入一翼,到体制内外政府收支并举、财政收支两翼联动;从以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及其机制为主旨的"税费改革"以及财政支出管理制度的改革,到作为一个整体的财税改革与发展目标的确立;从构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到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和公共财政体系,经历了既彼此独立又互为关联的四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税体制改革 放权让利 分税制 税费改革 公共财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体制放权让利,释放市场内生动力
3
作者 王学雷 《中国农村科技》 2015年第12期14-14,共1页
长期以来,科技成果转化难是制约科技与经济有效融合的瓶颈。对于科技成果转化难的原因,很多专家学者分析指出:成果有效供给不足、成果信息不对称、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后续研发的技术跟进不够和资金注入不足,成果市场化、产业化和运... 长期以来,科技成果转化难是制约科技与经济有效融合的瓶颈。对于科技成果转化难的原因,很多专家学者分析指出:成果有效供给不足、成果信息不对称、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后续研发的技术跟进不够和资金注入不足,成果市场化、产业化和运营商业模式不健全,科技人员难从成果转化中获益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体制 科技成果 放权让利 内生动力 科技与经济 信息不对称 研发经费投入 科研机构 技术经纪人 科研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放权让利到制度创新——国有企业改革思路的变迁
4
作者 王勇刚 李庆云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60-61,共2页
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半年目标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如何使大多数国有企业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寻找一条企业改革的好方法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国企改革的思路 ,指出国企改革应从放权让利走向制... 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半年目标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如何使大多数国有企业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寻找一条企业改革的好方法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国企改革的思路 ,指出国企改革应从放权让利走向制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企 改革 制度创新 放权让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探财政“放权让利”的时机选择
5
作者 李燕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1989年第S3期8-11,共4页
我国的城市经济改革,受农村改革成功经验的启迪,一开始便以“放权让利”为出发点,也就是说是以分配领域的改革作为突破口的。这样,财政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分配环节,几年来,围绕着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财权、财力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我国的城市经济改革,受农村改革成功经验的启迪,一开始便以“放权让利”为出发点,也就是说是以分配领域的改革作为突破口的。这样,财政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分配环节,几年来,围绕着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财权、财力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预算管理体制由改革前的中央统收统支改为目前地方各种形式的包干制,国家对国营企业利润的分配形式由改革前的基本上全额上缴改为将相当大的一部分财力下放给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权让利 预算管理体制 国民经济 城市经济 时机选择 农村改革 统收统支 分配形式 国营企业 分配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商业银行转轨:从放权让利到一级法人
6
作者 王德振 《金融经济》 1998年第12期6-10,共5页
国有商业银行转轨,即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专业银行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真正的商业银行,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前一阶段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企业化改革。这一阶段主要是:改变国有专业银行的机关化性质,实行企业化体制。
关键词 一级法人制 国有商业银行 放权让利 分支行 拆借市场 信贷资金 对分 改革论 企业化体制 规模分配
全文增补中
准公共物品的市场化提供机制及其评价——以高速公路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徐进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09年第5期37-42,共6页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采取了放权让利的措施,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逐步下降。为缓解财政压力,一部分原由政府免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公路、教育、医疗等)逐渐引入了市场机制,政府尝试以收费、引入社会资金等形式为这些公共事业募...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采取了放权让利的措施,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逐步下降。为缓解财政压力,一部分原由政府免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公路、教育、医疗等)逐渐引入了市场机制,政府尝试以收费、引入社会资金等形式为这些公共事业募集资金。供给方式的转变使得相关行业的面貌焕然一新:这些行业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享受了便捷的服务,政府也因此极大地减轻了自身的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准公共物品 提供机制 市场化 评价 改革开放初期 相关行业 放权让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视阈下的中国产权财务学——评伍中信等著《产权中国进程中的财务使命》
8
作者 郭复初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F0003-F0003,共1页
中国改革开放,一直沿着“放权让利”的路径,围绕产权进行着。产权制度及其变迁的财务效应如何?财务在产权中国进程中的使命和担当是什么?财务如何在企业产权价值运动过程中发挥基础控制作用?伍中信教授及其团队,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 中国改革开放,一直沿着“放权让利”的路径,围绕产权进行着。产权制度及其变迁的财务效应如何?财务在产权中国进程中的使命和担当是什么?财务如何在企业产权价值运动过程中发挥基础控制作用?伍中信教授及其团队,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围绕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与产权财务理论及实践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完成了多项国家社科基金与国家自科基金的重点课题及一般课题,出版多部专著,公开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制改革进程 放权让利 财务效应 产权制度 伍中信 产权财务 国家社科基金 学术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政府部门财务集中管理改革评价
9
作者 刘用铨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51-52,共2页
1980年我国政府部门财务管理中推行放权让利改革,政府部门财务管理放权让利改革造成政府部门财力高度分散与财权高度分散问题。为此,从2000年起我国政府部门财务管理推行一系列制度创新改革,包括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收... 1980年我国政府部门财务管理中推行放权让利改革,政府部门财务管理放权让利改革造成政府部门财力高度分散与财权高度分散问题。为此,从2000年起我国政府部门财务管理推行一系列制度创新改革,包括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等诸多环节,这一系列制度创新改革以集中化为基本方向。一系列财务管理改革后,我国政府部门财务管理有所改善,但还是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主要原因有以下三方面:(1)政府部门财务管理渐进式改革中过渡做法打折扣;(2)政府部门财务管理改革过程存在"矫枉过正"问题;(3)我国政府部门财务管理做不到依法理财,财务问责机制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部门 放权让利 财务集中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财政的根本性困境与出路
10
作者 朱开悉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10-16,共7页
改革以来,我国财政连年发生规模巨大的财政赤字,已引起全国上下的普遍关注。目前面临的财政困境属于哪种类型,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走出困境?是当前财政经济理论和实践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制定财政政策和确定财政经济改革的方向的重... 改革以来,我国财政连年发生规模巨大的财政赤字,已引起全国上下的普遍关注。目前面临的财政困境属于哪种类型,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走出困境?是当前财政经济理论和实践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制定财政政策和确定财政经济改革的方向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困境 财政收入 外显性 困境与出路 财政收支 国家职能 根本性 内隐性 放权让利 财政支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观调控、体制改革与企业资金问题
11
作者 秦池江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7-8,共2页
宏观调控、体制改革与企业资金问题秦池江一、宏观调控的十大成效和当前存在的五大问题从1993年实现宏观调控迄今已有近三年的时间,对于宏观调控的成效,目前存在两种看法,一种认为调控已经到位,甚至有些过头,现在应该实行较为... 宏观调控、体制改革与企业资金问题秦池江一、宏观调控的十大成效和当前存在的五大问题从1993年实现宏观调控迄今已有近三年的时间,对于宏观调控的成效,目前存在两种看法,一种认为调控已经到位,甚至有些过头,现在应该实行较为松动的政策;一种则认为宏观调控尚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调控 体制改革 负债经营 企业资金 小企业 两个转变 放权让利 豁免债务 资金问题 金融服务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往开来 开创财税改革的新局面
12
作者 林金灼 《北方经济》 2009年第13期76-77,共2页
财税领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我国的财税改革从中央对地方放权让利、中央与地方分灶吃饭、利税分离开始,直到1994年以后,才形成比较规范、统一的分税制。
关键词 财税改革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中央与地方 社会主义 放权让利 分税制 利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企混改不是一混了之
13
作者 窦勇 《中国报道》 2016年第4期34-35,共2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从最初的放权让利、承包经营,到后来的股份制改茧、引入现代企业制度等。每一次变革所释放出的制度红利都为国有企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进而推动国有企业快速发展。在当前的新...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从最初的放权让利、承包经营,到后来的股份制改茧、引入现代企业制度等。每一次变革所释放出的制度红利都为国有企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进而推动国有企业快速发展。在当前的新形势下,要增强国有企业内在活力、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引领力,发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作用,就必须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现代企业制度 国企 企业快速发展 市场竞争力 改革开放 放权让利 承包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国有企业收入分配行为探析
14
作者 夏杰长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6年第1期34-38,共5页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对国有企业放权让利即物质利益刺激起步的,因而,建立起合理的企业分配关系,规范企业收入分配行为,就成为企业改革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先导。
关键词 企业职工 分配行为 经济体制改革 体制转轨时期 企业留利 企业收入分配 国有企业 职工收入 分配关系 放权让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企业管理设计
15
作者 谢久明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1994年第6期43-48,共6页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这标志着我国企业改革将从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政策调整,转向以理顺产权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这标志着我国企业改革将从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政策调整,转向以理顺产权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改革 创新阶段 发展社会化 理顺产权关系 放权让利 企业现场管理 企业组织机构 组织结构 企业计划管理 油气田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丧失与混乱——广东型的开发和经济过热 被引量:1
16
作者 渡边利夫 封小云 《产经评论》 1994年第1期7-9,共3页
经济流动化的中轴——广东省中国的最高权力者——邓小平的经济战略首先是解开毛泽东时代集权统治的“绳索”,其次是给与农民、企业、地方等微观经济单位以物质刺激, 由此,微观单位以最大收益为其行动的目的,这种行动的轨迹及其成果政... 经济流动化的中轴——广东省中国的最高权力者——邓小平的经济战略首先是解开毛泽东时代集权统治的“绳索”,其次是给与农民、企业、地方等微观经济单位以物质刺激, 由此,微观单位以最大收益为其行动的目的,这种行动的轨迹及其成果政府当局予以承认,并给予制度与法制上的完善,使其在全国推行,这种实用主义正是邓战略的精髓, 这种实用主义的内含是国家把权力下放,利益也随之下放。中国体制改革无非是以“放权让利”为基本,而“放权让利”使中国经济以从未有过的规模实行流动化。“放权让利”成为地方分权化的最大原因是地方分权化作为中枢性要求被追求。在“放权让利”之下,已经拥有自主权的地方,不管是否以改革、开放为主导,均不断强化自己的自主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过热 放权让利 分权化 最大收益 政府当局 集权统治 中轴 权力者 毛泽东时代 一体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权改革不能解决政企不分问题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毅夫 蔡昉 李周 《经济研究参考》 1997年第35期32-33,共2页
在进行了一系列放权让利式的改革之后,国有企业拥有了比过去大得多的经营自主权,也在大得多的程度上要承担企业经营的财务后果。与此同时,一方面国家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放弃传统发展战略目标,价格扭曲仍然存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持政治... 在进行了一系列放权让利式的改革之后,国有企业拥有了比过去大得多的经营自主权,也在大得多的程度上要承担企业经营的财务后果。与此同时,一方面国家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放弃传统发展战略目标,价格扭曲仍然存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持政治稳定、社会安定以及改革的非激进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企不分 产权改革 企业经营 国有企业 充分信息 放权让利 竞争性的市场 融资结构 传统发展战略 激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企改革40年回顾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义奇 《征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共7页
40年的国企改革,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放权让利阶段,从改革初期一直到1992年前后;二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抓大放小"并行阶段,从1993年到2003年前后;三是大型央企快速发展阶段,从2003年至现在。国企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统领... 40年的国企改革,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放权让利阶段,从改革初期一直到1992年前后;二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抓大放小"并行阶段,从1993年到2003年前后;三是大型央企快速发展阶段,从2003年至现在。国企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统领下,按照实事求是原则渐进推动的,一批现代化的大型企业集团的崛起,已经证实国企改革的成效。但是,经济效率和活力问题,并没有得到切实改善。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放权让利 现代企业制度 央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预算体制改革的政策选择
19
作者 杨阳 《北方经济》 2006年第1期76-77,共2页
一、我国预算体制改革的现状(一)预算体系凌乱,存在预算主体多元化现象 在以“放权让利”为指导思想的财税政策影响下,财政部门与各职能部门在预算管理方面的关系出现了较为复杂的局面。一方面,“放权让利”的政策确实激发了各职... 一、我国预算体制改革的现状(一)预算体系凌乱,存在预算主体多元化现象 在以“放权让利”为指导思想的财税政策影响下,财政部门与各职能部门在预算管理方面的关系出现了较为复杂的局面。一方面,“放权让利”的政策确实激发了各职能部门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另一方面,过度的放权让利使得财政部门无法有效地行使预算管理权利。为逐步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开始着手建设规范的部门预算制度。部门预算改革的本质特征是改变了原来按财政资金性质和部门交叉管理的体制,重新以职能部门为依托构建统一的预算管理体制。事实上,我国目前的部门预算主要是依靠职能部门来编制的,财政部门只是在职能部门上报预算的基础上,根据当年财力状况酌情删减,最终汇总编制财政总预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算体制改革 政策影响 预算管理体制 部门预算制度 职能部门 财政部门 放权让利 部门预算改革 主体多元化 财政总预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企廉政风险防控实践——以H项目廉政风险防控专项工作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曹珊珊 《城市开发》 2022年第4期32-34,共3页
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新兴管理学科,是指风险管理单位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评估和风险决策管理等方式,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损失的过程,具有管理学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职能。国有企... 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新兴管理学科,是指风险管理单位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评估和风险决策管理等方式,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损失的过程,具有管理学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职能。国有企业是我国市场运行的主体,国企改革过程中伴随放权让利,管理层的权力不断增强,在履职过程中面临廉政风险,激励和约束机制的不健全极易导致高管的腐败。有效的廉政风险防控能够较大程度控制廉政风险。本文以H项目廉政风险防控为研究对象,将加强廉政风险防控与该共产保障房项目建设相结合,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控节点涉及的廉政风险进行排查、分析和评估,通过建立健全制度规范,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实现不能腐的体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廉政风险 放权让利 风险衡量 国企改革 国有企业 风险识别 风险管理 专项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