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地区奶牛乳房炎源性放射根瘤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被引量:6
1
作者 康晓冬 刘溪源 +1 位作者 杨慧君 王建东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2-95,共4页
从宁夏地区部分奶牛场采集164份患有乳房炎奶牛的乳样,采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共分离鉴定出放射根瘤菌30株,分离率高于奶牛乳房炎常见的病原菌溶血葡萄球菌、巴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15种抗菌药物的... 从宁夏地区部分奶牛场采集164份患有乳房炎奶牛的乳样,采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共分离鉴定出放射根瘤菌30株,分离率高于奶牛乳房炎常见的病原菌溶血葡萄球菌、巴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15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放射根瘤菌对阿莫西林、林可霉素、先锋霉素Ⅴ、头孢曲松已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而其他磺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头孢类中的11种药物则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根瘤菌 分离鉴定 药敏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儿导管相关性放射根瘤菌血流感染实验室诊断方法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常勇杰 续华东 +2 位作者 徐红炜 胡波 张振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患儿导管相关性放射根瘤菌血流感染的诊断方法和感染因素。方法收集某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1 014例使用各类中心静脉导管的患儿资料,检测放射根瘤菌感染患儿导管半定量培养,导管与静脉血菌落数比,以及静脉血与导管培养时间差... 目的探讨患儿导管相关性放射根瘤菌血流感染的诊断方法和感染因素。方法收集某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1 014例使用各类中心静脉导管的患儿资料,检测放射根瘤菌感染患儿导管半定量培养,导管与静脉血菌落数比,以及静脉血与导管培养时间差;分析放射根瘤菌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1 014例使用各类中心静脉导管的患儿,导管和静脉血标本分别培养出放射根瘤菌32例和28例,27例患儿导管血和静脉血均为阳性。导管半定量培养菌落数≥15 CFU者27例,<15 CFU者5例;导管与静脉血菌落数比≥5∶1者22例,<5∶1者6例;静脉血与导管培养时间差≥2 h者26例,<2 h者2例。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儿年龄、导管留置时间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导管半定量培养、导管与静脉血菌落数比值及静脉与导管血培养时间差均是判断导管相关性放射根瘤菌血流感染的重要诊断依据;患儿年龄<2岁、导管留置时间>5 d是导管相关性放射根瘤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放射根瘤菌 导管相关性感染 诊断 危险因素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圈舍空气中放射根瘤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
3
作者 贾立敏 蔡扩军 李爱巧 《新疆畜牧业》 2017年第4期25-26,共2页
为调查牛圈舍空气微生物的种类,笔者利用空气自然沉降法采集了牛圈舍空气微生物,经过培养、分离、纯化,经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VITEK-2-Compact检测,鉴定出两株放射根瘤菌。本次调查为牛场的消毒及疾病的预防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圈舍 空气 放射根瘤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血症患儿血培养放射根瘤菌基因型与药敏分析
4
作者 常勇杰 续华东 +2 位作者 徐红炜 徐艳 张振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15,共6页
目的了解菌血症患儿血培养放射根瘤菌的基因型及药敏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2月—2014年2月某2所医院全部菌血症患儿血培养的放射根瘤菌,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其16S rDNA片段,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鉴定细菌基因型,以及K-B法做药... 目的了解菌血症患儿血培养放射根瘤菌的基因型及药敏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2月—2014年2月某2所医院全部菌血症患儿血培养的放射根瘤菌,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其16S rDNA片段,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鉴定细菌基因型,以及K-B法做药敏试验。结果 12例血培养阳性患儿共检出13株放射根瘤菌,包括3种基因型;其16S r DNA序列与放射根瘤菌IFM10623株同源性达99%。依据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3铜绿假单胞菌药敏标准,13株菌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替卡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氨曲南与多粘菌素B耐药;而对头孢吡肟、多尼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妥布霉素、奈替米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敏感。此外,13株菌对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有较大的抑菌圈。结论临床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药物治疗放射根瘤菌感染;其中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是治疗患儿放射根瘤菌感染的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放射根瘤菌 基因型 抗药性 微生物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引流液中分离出放射根瘤菌1例 被引量:3
5
作者 薛鹏飞 王培昌 +1 位作者 闵嵘 张丽丽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56-57,共2页
本院于2012年8月自神经内科监护室一患者脑脊液引流液标本中培养分离出1株放射根瘤菌(Rhizobium radiobacter),现将该病例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 病历资料 1.1 病史患者,男性,57岁,2012年8月9日因意识不清伴大小便失禁4 d,由外院... 本院于2012年8月自神经内科监护室一患者脑脊液引流液标本中培养分离出1株放射根瘤菌(Rhizobium radiobacter),现将该病例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 病历资料 1.1 病史患者,男性,57岁,2012年8月9日因意识不清伴大小便失禁4 d,由外院转入本院.现病史:患者于2012年8月5日上午9︰30出现卧床不起,意识不清,呼之不应,并伴非喷射状呕吐,大小便失禁,遂送至北京某医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根瘤菌 颅内感染 脑脊液 医院感染 抗感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根瘤菌致白内障术后急性眼内炎首例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范宁 王媛媛 +3 位作者 谢立民 陈悦 段雪红 马雯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18-720,共3页
了解放射根瘤菌致白内障术后急性眼内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回顾性收集1例白内障患者手术后放射根瘤菌急性眼内炎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患者右眼白内障手术后4 d,出院后因“右眼急性化脓性眼内炎”收住入院。入院... 了解放射根瘤菌致白内障术后急性眼内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回顾性收集1例白内障患者手术后放射根瘤菌急性眼内炎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患者右眼白内障手术后4 d,出院后因“右眼急性化脓性眼内炎”收住入院。入院当天即行右眼玻璃体切割联合人工晶体取出、后囊膜切开等手术,术中取玻璃体液培养,结果为放射根瘤菌,可能是接触蔬菜根上的土壤后触摸眼结膜引发感染。采用敏感抗菌药物头孢他啶(全身用药)和左氧氟沙星(局部滴眼)治疗,术后21 d眼部症状稳定,矫正视力为20/133,眼部感染治愈出院。此病例为国内首例白内障手术后放射根瘤菌急性眼内炎,临床应重视由该菌引起的眼部感染,白内障手术后或玻璃体内注射药物后应避免接触土壤,出现症状需及时送细菌培养,并根据药敏结果进行精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根瘤菌 白内障手术 眼内炎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型根瘤菌WSH2601生产辅酶Q_(10)的摇瓶发酵条件 被引量:16
7
作者 吴祖芳 堵国成 陈坚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5-69,共5页
以放射型根瘤菌 (Rhizobusradiobacterium ,WSH2 6 0 1)作为辅酶Q10 的生产菌株 ,研究了氮源、碳源、接种量、溶氧、初始 pH、发酵温度及添加物等因素对细胞生长与产物辅酶Q10 合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 :玉米浆和酵母膏是较好的氮源 ,葡萄... 以放射型根瘤菌 (Rhizobusradiobacterium ,WSH2 6 0 1)作为辅酶Q10 的生产菌株 ,研究了氮源、碳源、接种量、溶氧、初始 pH、发酵温度及添加物等因素对细胞生长与产物辅酶Q10 合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 :玉米浆和酵母膏是较好的氮源 ,葡萄糖与蔗糖是辅酶Q10 发酵的较好的碳源 ,接种量对辅酶Q10 发酵的影响不大 ,为 4 % .适宜的初始 pH值为 7,番茄汁能较好地促进细胞的生长 ;添加玉米浆、L 甲硫氨酸、番茄汁和异戊醇有利于产辅酶Q10 ;溶氧对细胞生长与产物辅酶Q10 合成的影响较显著 .通过正交试验初步确定了发酵条件 :碳源为 1.5 g/dL葡萄糖和 2 .5 g/dL蔗糖混合物 ,酵母膏 0 .8g/dL ,初始pH 7,每 5 0 0mL装液量为 5 0mL .最后经综合优化条件 ,在摇瓶发酵条件下 :菌体生长量 (以干重计 )为 13.8g/L ,发酵液中辅酶Q10 产量达到 2 2 .7mg/L ,比优化前分别提高 34%和 5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根瘤菌WSH2601 生产 辅酶Q10 摇瓶发酵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型根瘤菌辅酶Q_(10)发酵助剂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潘春梅 刘畅 堵国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3-16,共4页
研究了几种促进剂和前体对放射型根瘤菌细胞生长及其辅酶Q10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适量添加番茄汁、胡萝卜汁、蛋氨酸、VB1和对羟基苯甲酸均可明显提高辅酶Q10的产量。在所试浓度范围内,VB1、胡萝卜汁和蛋氨酸3种添加物最高可... 研究了几种促进剂和前体对放射型根瘤菌细胞生长及其辅酶Q10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适量添加番茄汁、胡萝卜汁、蛋氨酸、VB1和对羟基苯甲酸均可明显提高辅酶Q10的产量。在所试浓度范围内,VB1、胡萝卜汁和蛋氨酸3种添加物最高可使辅酶Q10产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25%、18%和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根瘤菌 辅酶Q10 促进剂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型根瘤菌分批发酵生产辅酶Q_(10)的代谢特性和发酵动力学 被引量:9
9
作者 吴祖芳 堵国成 陈坚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1-195,共5页
以放射型根瘤菌WSH2601作为辅酶Q10分批发酵的试验菌,对其代谢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对分批发酵过程中细胞生长、产物积累、糖消耗、中间产物有机酸及pH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描述;由Logistic模型方程分别建立了放射型根瘤菌辅酶Q10发酵过程... 以放射型根瘤菌WSH2601作为辅酶Q10分批发酵的试验菌,对其代谢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对分批发酵过程中细胞生长、产物积累、糖消耗、中间产物有机酸及pH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描述;由Logistic模型方程分别建立了放射型根瘤菌辅酶Q10发酵过程细胞生长、产物合成及基质消耗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模型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值能较好地吻合。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放射型根瘤菌的细胞生长、底物消耗和产物合成过程及其动力学机制。辅酶Q10分批发酵中细胞生长与产物合成属于半偶联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根瘤菌 辅酶Q10 代谢特性 发酵动力学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魔芋根表土壤优势细菌鉴定及其抗病促生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何斐 张忠良 +2 位作者 崔鸣 王东胜 薛泉宏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5-83,共9页
为探索健康魔芋根表土壤优势细菌有无抗病促生作用,采用菌落形态特征观察及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优势细菌B18和B17的分类地位;通过皿内拮抗和甜瓜种子发芽试验研究优势细菌对魔芋软腐病菌的拮抗和促种子萌发活性;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优... 为探索健康魔芋根表土壤优势细菌有无抗病促生作用,采用菌落形态特征观察及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优势细菌B18和B17的分类地位;通过皿内拮抗和甜瓜种子发芽试验研究优势细菌对魔芋软腐病菌的拮抗和促种子萌发活性;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优势细菌对魔芋软腐病的防病促生作用。结果表明:(1)经鉴定,2株优势细菌B18和B17分别为放射型根瘤菌(Rhizobium radiobacter)和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其无细胞发酵滤液对4种软腐病菌均有皿内拮抗作用,同时具有较强的促生活性。其中,放射型根瘤菌104倍、苏云金芽孢杆菌10倍无细胞发酵滤液稀释液对甜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促进效果最好。(2)放射型根瘤菌、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悬液分别单接或与软腐病菌混接对盆栽魔芋软腐病的相对防效为17.0%~60.0%。(3)2株优势细菌分别单接或与软腐病菌混接能显著提高盆栽魔芋叶片光合作用,促进枝长和地径增加,亦能提高盆栽魔芋球茎鲜质量和根茎数量。由此可知,放射型根瘤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具有一定的促生、抗魔芋软腐病能力;通过作物健株与病株根际微生物区系比较确定健株优势微生物,可快速筛选具有实际效果的防病促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腐病 优势细菌 放射根瘤菌 苏云金芽孢杆菌 微生物区系 魔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