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5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杰 王雪梅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5-220,共6页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是一种机制复杂的临床综合征,近年其发病率及病死率逐年升高。HFpEF的早期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导致诊断存在一定困难。随着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的进步以及对HFpEF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变化研究取得的新进展...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是一种机制复杂的临床综合征,近年其发病率及病死率逐年升高。HFpEF的早期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导致诊断存在一定困难。随着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的进步以及对HFpEF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变化研究取得的新进展,为HFpEF的早期诊断和临床管理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主要对近年放射性核素显像在HFpEF中的研究进行综述,重点关注该技术在HFpEF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放射显像 心肌灌注显像 交感神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诊疗一体化:挑战与机遇 被引量:3
2
作者 兰晓莉 宋祥铭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共4页
放射性核素诊疗一体化为实现精准诊断与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与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提供了个体化方案,既带来巨大机遇,也在开发新靶点、研发新型放射性药物、辐射剂量学与安全性评估等方面带来挑战。本文就放射性核素诊疗... 放射性核素诊疗一体化为实现精准诊断与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与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提供了个体化方案,既带来巨大机遇,也在开发新靶点、研发新型放射性药物、辐射剂量学与安全性评估等方面带来挑战。本文就放射性核素诊疗一体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放射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与放射性核素显像诊断儿童梅克尔憩室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田青 朱好辉 +2 位作者 袁建军 李惠 鲍俊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98-1001,共4页
目的对比超声与放射性核素诊断梅克尔憩室的效能。方法收集46例临床怀疑为梅克尔憩室的患儿,分析其超声、核素显像资料,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计算并比较超声、核素显像诊断梅克尔憩室的效能。结果 46例患儿中,38例术中证实为梅克尔憩室... 目的对比超声与放射性核素诊断梅克尔憩室的效能。方法收集46例临床怀疑为梅克尔憩室的患儿,分析其超声、核素显像资料,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计算并比较超声、核素显像诊断梅克尔憩室的效能。结果 46例患儿中,38例术中证实为梅克尔憩室;其中超声诊断33例,假阴性5例,未出现假阳性;放射性核素显像诊断24例,假阳性4例,假阴性18例。超声诊断准确率89.13%(41/46)、敏感度86.84%(33/38)、特异度100%(8/8);放射性核素显像诊断准确率52.17%(24/46)、敏感度52.63%(20/38)、特异度50.00%(4/8)。超声诊断梅克尔憩室的敏感度与核素显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诊断梅克尔憩室具有无创、无辐射、价格易接受及敏感度高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梅克尔憩室 放射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骨缺损修复实验中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江捍平 王大平 +2 位作者 朱伟民 熊建义 阮建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7-440,共4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多孔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nano-HA)的骨缺损修复作用及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骨重建过程中的应用,为临床运用于骨缺损修复领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24只在单侧桡骨制备骨缺损动物模型,然后用多孔纳米羟...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多孔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nano-HA)的骨缺损修复作用及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骨重建过程中的应用,为临床运用于骨缺损修复领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24只在单侧桡骨制备骨缺损动物模型,然后用多孔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材料进行植入骨缺损处进行修复作为实验组,以普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材料作为对照组;术后2周,4周,8周和12周分别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监测两组人工骨对骨缺损的修复能力。结果:通过ROI方法定量对比两种材料植入区和正常区放射性浓集比值,nano-HA人工骨组成骨作用优于HA人工骨组,骨缺损修复能力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具有良好的成骨能力,可望成为新型的骨缺损修复材料,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骨修复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监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纳米 人工骨 骨缺损 放射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三时相骨显像操作技术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陈瑞玲 彭京京 +1 位作者 冯瑾 杨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005-2006,共2页
关键词 放射显像 图像质量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诊断定位的应用 被引量:19
6
作者 林玉江 杨利民 杨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8-411,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诊断定位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方法:选取40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将核素骨显像技术定位的新鲜压缩骨折的责任椎体数目设为骨扫描组,将首先经查体定位、X线透视筛查后,将发... 目的:比较分析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诊断定位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方法:选取40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将核素骨显像技术定位的新鲜压缩骨折的责任椎体数目设为骨扫描组,将首先经查体定位、X线透视筛查后,将发现的病变椎体再进行CT以及磁共振检查,最终确定新鲜压缩骨折的责任椎体数目设为标准组,将两者数据进行Kappa检验。结果:骨扫描组确定的新鲜骨折的责任椎体数目为56节,标准组中,X线定位58节椎体,CT定位54节椎体,MRI定位52节椎体,经过综合评估后,确认责任椎体为52节,两组一致性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0.76)。结论: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断结果与综合查体定位、X线、CT以及磁共振共同诊断的结果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对于不能行MRI检查的患者,核素骨显像是诊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责任椎体的有效辅助检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显像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磁共振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8例鼻咽癌患者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陈仰珍 吴德华 吴湖炳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55-156,共2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Ⅲ、Ⅳ期初诊患者骨显像的诊断价值。方法58例未经放疗、化疗的鼻咽癌Ⅲ、Ⅳ期初诊患者,均分别行核素骨显像、骨X线平片、骨CT检查。核素骨显像于静脉注射99mTc-MDP3~6h后进行。结果58例鼻咽癌Ⅲ、Ⅳ... 目的探讨鼻咽癌Ⅲ、Ⅳ期初诊患者骨显像的诊断价值。方法58例未经放疗、化疗的鼻咽癌Ⅲ、Ⅳ期初诊患者,均分别行核素骨显像、骨X线平片、骨CT检查。核素骨显像于静脉注射99mTc-MDP3~6h后进行。结果58例鼻咽癌Ⅲ、Ⅳ期初诊患者中有13例最后经临床确诊为鼻咽癌骨转移。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的灵敏度为84.6%,特异性为82.2%,假阳性率为17.7%,假阴性率15.4%。病灶主要集中于脊椎、肋骨和骨盆。骨显像与X线、CT检查对转移灶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4.6%、61.5%和69.2%,核素骨显像灵敏度明显高于X线平片和CT(P<0.05)。本组病例中,患者有疼痛主诉者骨显像的阳性率高;N分期晚者其阳性率也高。结论全身骨显像在诊断鼻咽癌Ⅲ、Ⅳ期初诊患者有无骨转移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其灵敏度高于X线平片和CT检查;骨显像阳性率的高低与疼痛主诉及N分期密切相关,在病例筛选中可作为首选检查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显像 显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放射性核素显像分析肺栓塞病因 被引量:5
8
作者 王蒨 王金城 +5 位作者 柏江 米宏志 杨浩 朱明 丁健 陆遥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203-204,共2页
目的:探讨肺栓塞(PE)患者肺内栓子来源以及下肢静脉病变及其他诱因与 PE发病之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对93例临床高度怀疑肺栓塞/下肢静脉病变的患者,应用^(9m)TcMAA和^(99m)Tc-GP,进行肺灌注.通气显像... 目的:探讨肺栓塞(PE)患者肺内栓子来源以及下肢静脉病变及其他诱因与 PE发病之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对93例临床高度怀疑肺栓塞/下肢静脉病变的患者,应用^(9m)TcMAA和^(99m)Tc-GP,进行肺灌注.通气显像及^(99m)Tc-MAA下肢静脉显像。结果:肺灌注.通气显像显示86例患者为多发性肺栓塞,7例患者肺灌注-通气显像正常; PE组中,61例有下肢深静脉病变,占 70.9%,其中由下肢髂、股静脉血栓引起的 PE者 46例,占 PE合并下肢静脉病变者的 75.4%。结论:放射性核素肺灌注.通气显像及下肢静脉显像的联合应用可明确PE及其病因诱因的诊断,从而减少临床PE的误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显像 肺栓塞 下肢深静脉血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广宙 刘志翔 +2 位作者 张磊 李现军 谢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3期271-272,共2页
目的 研究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强直性脊柱炎 (AS)的诊断价值。方法 AS患者和对照组均做了全身、局部及断层骨显像 ,并测定了骶髂关节 /骶骨 (SI/S)的计数比值。结果 早期AS患者的SI/S比值 (1.5 3± 0 .11)与对照组 (1.2 1±0 ... 目的 研究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强直性脊柱炎 (AS)的诊断价值。方法 AS患者和对照组均做了全身、局部及断层骨显像 ,并测定了骶髂关节 /骶骨 (SI/S)的计数比值。结果 早期AS患者的SI/S比值 (1.5 3± 0 .11)与对照组 (1.2 1±0 .10 )、中期 (1.2 8± 0 .2 9)和晚期 (1.19± 0 .3 9)AS患者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中期和晚期AS患者的SI/S比值之间 ,以及中、晚期AS患者的SI/S比值与对照组比较 ,均无差异 (P >0 .0 5 )。 6例X线平片无异常的AS患者全身骨显像则发现腰椎及外周关节放射性异常浓聚 ;AS患者全身骨显像共发现椎骨异常浓聚灶 2 43个 ,而断层显像则检出 3 0 9个异常浓聚灶。结论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测定SI/S比值对AS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对中、晚期AS的诊断意义不大 ;骨显像发现AS骨关节部位的早期病变比X线平片更敏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放射显像 MDP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观察组织工程化骨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能力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程越 马红梅 +1 位作者 张欣 崔福斋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78-281,共4页
目的:应用99mTc-MDP放射性骨显像观察复合兔骨髓基质细胞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BMSCs+nHAC)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能力。方法:兔下颌骨体部范围为15mm×15mm的全层骨缺损分别采取相应方法修复:A组,BMSCs+nHAC修复;B组,nHAC修复;C组,... 目的:应用99mTc-MDP放射性骨显像观察复合兔骨髓基质细胞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BMSCs+nHAC)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能力。方法:兔下颌骨体部范围为15mm×15mm的全层骨缺损分别采取相应方法修复:A组,BMSCs+nHAC修复;B组,nHAC修复;C组,空白对照组,缺损不做修复。术后4、8、12周分别通过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进行监测。结果:术后4周,A组核素浓聚程度明显高于B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核素浓聚程度亦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8周,A组核素浓聚程度明显高于B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核素浓聚程度与C组无显著差异;术后12周,3组核素浓聚程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BMSCs+nHAC修复下颌骨缺损与单独使用nHAC相比具有较好的成骨能力和血管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 骨髓基质细胞 骨缺损 放射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患者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群 梁培炎 林焕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1期1054-1055,共2页
目的 :探讨鼻咽癌骨转移患者骨显像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 45 0例鼻咽癌患者行全身骨核素显像。结果 :45 0例鼻咽癌中发现颈淋巴结转移占 71 1% ( 32 0 45 0 ) ,骨转移占 6 3 8% ( 2 87 45 0 )。 415例低分化或未分化鳞状... 目的 :探讨鼻咽癌骨转移患者骨显像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 45 0例鼻咽癌患者行全身骨核素显像。结果 :45 0例鼻咽癌中发现颈淋巴结转移占 71 1% ( 32 0 45 0 ) ,骨转移占 6 3 8% ( 2 87 45 0 )。 415例低分化或未分化鳞状细胞癌骨显像阳性率为 6 6 0 % ( 2 74 415 ) ,35例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的骨显像阳性率 37 1% ( 13 415 )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0 1)。骨转移的部位以脊柱为多见 ,其余依次为胸部、骨盆、肢体和颅骨。结论 :鼻咽癌易发生骨转移 ,核素全身骨显像对于临床诊断分期及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骨肿瘤 放射显像 鼻咽癌 显像 诊断 骨转移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淋巴显像定位诊断乳糜外溢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梅芳 路刚 +1 位作者 龙明清 田健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4年第2期86-89,共4页
本文应用核素淋巴显像定位诊断15例乳糜外溢,其中乳糜胸2例,乳糜心包1例,乳糜腹水6例,乳糜腹合并乳糜胸1例,乳糜尿5例,均能显示淋巴系统形态异常或乳糜渗漏部位。本文例举典型病例描述核素显像对不同乳糜渗漏的定位情况,... 本文应用核素淋巴显像定位诊断15例乳糜外溢,其中乳糜胸2例,乳糜心包1例,乳糜腹水6例,乳糜腹合并乳糜胸1例,乳糜尿5例,均能显示淋巴系统形态异常或乳糜渗漏部位。本文例举典型病例描述核素显像对不同乳糜渗漏的定位情况,并就诊断中的体会及与B超、淋巴造影的比较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淋巴显像 定位诊断 乳糜胸 乳糜外溢 乳糜心包 乳糜腹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放射治疗部位核素骨显像特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跃 莫廷树 +1 位作者 匡安仁 李林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1999年第6期428-430,共3页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治疗部位骨显像的放射性分布改变。方法:53 例乳腺癌、30 例鼻咽癌、49 例肺癌、22 例食管癌患者行99m Tc- MDP全身骨显像, 对放射治疗部位骨显像剂浓聚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15...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治疗部位骨显像的放射性分布改变。方法:53 例乳腺癌、30 例鼻咽癌、49 例肺癌、22 例食管癌患者行99m Tc- MDP全身骨显像, 对放射治疗部位骨显像剂浓聚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154 例患者中77 例(50% )放射性浓聚异常。其中47 例(30-5%)局部软组织浓聚, 32 例(20-8%) 局部骨放射性浓聚减低,12 例(7-8%)局部骨放射性浓聚增高。8 例有两种改变,3 例有三种改变。照射剂量<30Gy 组与≥30Gy 组间显像剂浓聚异常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放射治疗可引起骨、软组织浓聚显像剂异常, 询问患者的放射治疗史对骨显像结果的正确诊断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乳腺癌 放射治疗 放射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显像评价动脉血栓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被引量:3
14
作者 程旭 李殿富 黄钢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04-806,共3页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动脉硬化最常见而最重要的一种,AS的特点是病变从动脉内膜开始,先后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和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和钙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退变和钙化。AS的发展可分为6型:
关键词 血栓形成 动脉硬化 放射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显像诊断和瘤内注射治疗肢体血管瘤 被引量:2
15
作者 曹丽敏 徐艳平 +2 位作者 张文书 张利军 孙秀英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血流、血池显像显示肢体血管瘤的结构与功能特点。材料和方法 :10 7例肢体血管瘤分布于四肢不同部位。以99mTc体内法标记自体红细胞 (RBC)行肢体动脉或静脉动态显像 ,加肢体血池静态显像。根据显像表现 ,99例接受3...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血流、血池显像显示肢体血管瘤的结构与功能特点。材料和方法 :10 7例肢体血管瘤分布于四肢不同部位。以99mTc体内法标记自体红细胞 (RBC)行肢体动脉或静脉动态显像 ,加肢体血池静态显像。根据显像表现 ,99例接受32 P胶体瘤内注射治疗 ,并与 2 5例手术结果对比研究。结果 :所有病灶均表现为血池显像持续性浓聚 ;11例动脉相、10例静脉相病灶早期充盈 ;39例静脉充盈延迟 ;2 9例可见病灶与异常血管相连 ;49例主病灶周围可见卫星病灶。瘤内核素注射治疗后 ,6 4例显效 ,35例病灶缩小 ;手术治疗后复发病灶核素治疗有效。结论 :核素显像和瘤内注射可以反映和治疗不同亚型的肢体血管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显像 诊断 瘤内注射 治疗 肢体血管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例儿童可疑美克尔憩室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 被引量:5
16
作者 袁中满 徐浩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24-325,共2页
关键词 放射显像 美克尔憩室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动态显像在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剑明 陈立天 +2 位作者 于树鹏 徐微娜 张彩霞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3-95,共3页
目的:评价放射性核素动态显像在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对照组、病例组、手术组患儿进行放射性核素液体胃排空动态显像,对所有图像进行反流及其持续时间的观察,定量计算反流率、胃排空率和半排时间。结果:... 目的:评价放射性核素动态显像在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对照组、病例组、手术组患儿进行放射性核素液体胃排空动态显像,对所有图像进行反流及其持续时间的观察,定量计算反流率、胃排空率和半排时间。结果:病例组反流率、反流持续时间均高于对照组,手术组反流率和反流持续时间均较病例组降低;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胃排空率明显降低(P<0.05),半排时间延长(P<0.05);与病例组比较,手术组胃排空率升高(P<0.05),其半排时间缩短(P<0.05),而手术组与对照组比较,胃排空率和半排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放射性核素动态胃排空显像是动态、定量评价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胃排空能力、反流状况及其治疗效果的一项重要的无创性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显像 胃排空 反流 小儿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报告基因显像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振蔚 张雪梅 吴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28-730,共3页
随着分子影像学的发展,可以利用放射性核素报告基因显像技术探测基因治疗中治疗基因表达情况。目前主要有两种报告基因系统———编码细胞内的酶和细胞表面受体的报告基因。
关键词 放射显像 报告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肝胆动态显像评估胆系术后狭窄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金常青 于建芳 +3 位作者 丁慈德 余永利 陆汉魁 朱瑞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z2期118-120,共3页
目的 探讨用核素肝胆动态显像诊断胆道术后胆道是否狭窄的价值。方法 胆道术后患者 13例 (术后狭窄 8例 ,闭锁 1例 ,无狭窄或闭锁 4例 ) ,正常人对照 15例。患者行核素肝胆动态显像 ,经计算机拟合作出活性 时间曲线 ,分别计算肝脏、... 目的 探讨用核素肝胆动态显像诊断胆道术后胆道是否狭窄的价值。方法 胆道术后患者 13例 (术后狭窄 8例 ,闭锁 1例 ,无狭窄或闭锁 4例 ) ,正常人对照 15例。患者行核素肝胆动态显像 ,经计算机拟合作出活性 时间曲线 ,分别计算肝脏、胆总管和十二指肠各段的高峰时间、1/4排泄时间和 1/2排泄时间。结果 ①术后狭窄者胆总管和十二指肠曲线呈缓慢排泄状 ,术后闭锁者胆总管曲线呈平抛状 ,术后无狭窄或闭锁者的各段曲线形状与正常曲线基本相似 ;②狭窄者胆总管段在所设定的采集时间内未见 1/4和 1/2排泄时间 ,闭锁者十二指肠始终未显影 ;③狭窄和正常对照组相互之间两两比较 ,其排泄的高峰、1/4和 1/2时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核素肝胆动态显像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肝胆显像 锝标记N-(2 6-二乙基乙酰苯胺基)亚氨二乙酸 胆道术 胆道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活化血小板放射性核素显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大勇 边艳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558-2561,共4页
血栓活化血小板放射性核素显像能够显示血栓,确定血栓部位,鉴别新鲜与陈旧血栓。本文对血小板活化机制、血栓活化血小板放射性核素显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血栓形成 放射显像 血小板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