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吸附材料在放射性锶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铭栋 顾平 +1 位作者 董丽华 张光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142-4150,共9页
吸附法因其处理效率高、选择性强、工艺简单、化学试剂用量少等优点成为处理放射性锶废水的重要方法,是一种"绿色清洁"技术。本文综述了近几年,特别是2011年福岛核事故以后,国内外利用吸附法处理放射性锶废水的研究进展,总结... 吸附法因其处理效率高、选择性强、工艺简单、化学试剂用量少等优点成为处理放射性锶废水的重要方法,是一种"绿色清洁"技术。本文综述了近几年,特别是2011年福岛核事故以后,国内外利用吸附法处理放射性锶废水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几种用于去除水中Sr2+的新型吸附剂,重点分析了掺杂金属氧化物、纳米碳材料以及金属硫化物吸附水中Sr2+的研究现状,从合成方法、吸附性能、应用范围等方面归纳了这些材料的吸附特性,对比了材料的优缺点。最后针对吸附材料的开发以及在处理放射性锶废水中的应用,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指出开发清洁、高效、廉价、适应特定水质的吸附材料,并使这些材料在工程中获得应用是吸附法处理放射性锶废水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 放射性锶 吸附 吸附剂 掺杂金属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白垩和膨润土对降低作物吸收放射性锶和铈的有效性 被引量:6
2
作者 史建君 王寿祥 陈传群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7-132,共6页
采用模拟污染物的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在土壤中施用白垩和在田表水中撒洒膨润土对降低作物 (尤其是作物的食用部分 )中89Sr和14 1Ce积累的效应。结果表明 :白垩能有效降低黑麦草、青菜对89Sr的吸收 ,当白垩施用量为 2 0g kg时 ,青菜对8... 采用模拟污染物的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在土壤中施用白垩和在田表水中撒洒膨润土对降低作物 (尤其是作物的食用部分 )中89Sr和14 1Ce积累的效应。结果表明 :白垩能有效降低黑麦草、青菜对89Sr的吸收 ,当白垩施用量为 2 0g kg时 ,青菜对89Sr吸收降低率达 77 6% ,黑麦草也能降低 3 5 2 % ,土壤中白垩的引入量与黑麦草、青菜中89Sr的比活率呈显著性线性负相关 ;在田表水中的撒洒适量膨润土可以使田表水、稻壳和糙米中的14 1Ce比活度有所下降 ,从而减少稻谷对14 1Ce的积累 ,但未能改变稻根、稻草对14 1Ce的吸收和积累 ,14 1Ce在水稻土中的纵向分布均与土层深度呈单项指数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 膨润土 作物 放射性锶 放射性 吸收 积累 土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对放射性锶的吸收及撒洒硅藻土对其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史建君 王寿祥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3-206,共4页
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水稻对89Sr的吸收及在水稻田中撒洒少量硅藻土对其吸收89Sr的影响。结果表明 :田表水中的89Sr将向水稻转移 ,通过吸附和吸收作用在水稻各部位中积累 ,其稻根中的89Sr比活度高于其余各部位 ;在本试验硅藻土撒洒... 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水稻对89Sr的吸收及在水稻田中撒洒少量硅藻土对其吸收89Sr的影响。结果表明 :田表水中的89Sr将向水稻转移 ,通过吸附和吸收作用在水稻各部位中积累 ,其稻根中的89Sr比活度高于其余各部位 ;在本试验硅藻土撒洒量的范围内 ,未能明显降低水稻对89Sr的吸收和累积 ;89Sr在水稻中的纵向分布均与土层深度呈单项指数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放射性锶 硅藻土 吸收 积累 纵向分布 土层深度 同位素示踪技术 食物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中放射性锶的分析方法及其年有效剂量估算
4
作者 吴连生 杨立涛 +4 位作者 曾帆 张兵 钦红娟 陈超峰 上官志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1期11062-11066,共5页
综述了牛奶的组成以及牛奶中放射性锶的来源和在食物链中的转移。重点介绍了牛奶中放射性锶的分析方法,包括载体的加入、样品处理、锶的分离以及计数测量方法。从分析时间角度分析并评价了牛奶中放射性锶的不同分析方法,特别是核事故应... 综述了牛奶的组成以及牛奶中放射性锶的来源和在食物链中的转移。重点介绍了牛奶中放射性锶的分析方法,包括载体的加入、样品处理、锶的分离以及计数测量方法。从分析时间角度分析并评价了牛奶中放射性锶的不同分析方法,特别是核事故应急情况下的快速监测方法。通过快速样品处理方法和液闪谱仪可以在2 d内完成89Sr和90Sr的同时测定。使用可以获得的数据评价了牛奶中放射性锶对人体的年有效剂量,结果表明,本底水平牛奶中的放射性锶对人体不会造成辐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 放射性锶 分析方法 年有效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JNC公司开发出从焚烧灰中除去及回收放射性锶的技术
5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79-1379,共1页
日本JNC公司开发出从焚烧灰中除去及回收放射性锶的技术。虽然现在该技术还处在实验室规模,但今后的目标是确立工业化工艺技术从大量焚烧灰清洗液中除去锶。公司2012年内的目标是得到千叶县市原市的协助,完成在小型实验装置上的除去... 日本JNC公司开发出从焚烧灰中除去及回收放射性锶的技术。虽然现在该技术还处在实验室规模,但今后的目标是确立工业化工艺技术从大量焚烧灰清洗液中除去锶。公司2012年内的目标是得到千叶县市原市的协助,完成在小型实验装置上的除去及回收放射性锶的技术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开发 JNC公司 放射性锶 焚烧灰 回收 日本 实验室规模 实验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岛核电站随污水入海的放射性锶浓度严重超标
6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1年第6期39-39,共1页
据日本媒体7日报道,在福岛第一核电站污水处理设施漏水事故中,约有150L含放射性物质的污水流入海中,其中锶90的浓度是法定浓度标准的约300万倍。
关键词 污水处理设施 核电站 浓度 放射性锶 入海 超标 放射性物质 漏水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矿化法固结模拟放射性核素锶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肖湘竹 竹文坤 +4 位作者 张友魁 牟涛 段涛 聂小琴 罗学刚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5-70,共6页
采用微生物矿化法将游离态Sr2+固结为稳定的不可溶的碳酸盐形态,为放射性核素锶的处理提供参考。选取碳酸盐矿化菌进行培养,利用其酶化作用分解尿素,产生CO32-,与溶液中Sr2+结合生成不可溶性碳酸盐。通过微生物矿化试验,分析了p H值、... 采用微生物矿化法将游离态Sr2+固结为稳定的不可溶的碳酸盐形态,为放射性核素锶的处理提供参考。选取碳酸盐矿化菌进行培养,利用其酶化作用分解尿素,产生CO32-,与溶液中Sr2+结合生成不可溶性碳酸盐。通过微生物矿化试验,分析了p H值、温度、接种量、培养时间、Sr2+及尿素浓度等因素对Sr2+固结率的影响,并采用EDS、XRD、SEM、FT-IR等检测手段对矿化产物的物相和形貌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矿化产物为大小不均近球形Sr CO3晶体,相互团聚,且细菌在沉淀生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当Sr2+浓度为0.02 mol/L、尿素为20 g/L、接种量体积分数为6.0%、p H值为8.0时,在30℃培养48 h时,微生物矿化对Sr2+固结率可达98.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矿化 碳酸盐 放射性核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法原位合成锰氧化物处理模拟含锶放射性废水 被引量:2
8
作者 袁海峰 邵利锋 +1 位作者 黄立 黄光团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2-86,共5页
以88Sr作为模拟非放射性同位素,对电解法原位合成锰氧化物处理模拟核电厂放射性废水中Sr^(2+)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电解电压、反应时间、反应结束后搅拌时间、温度以及pH对出水Sr^(2+)质量浓度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反... 以88Sr作为模拟非放射性同位素,对电解法原位合成锰氧化物处理模拟核电厂放射性废水中Sr^(2+)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电解电压、反应时间、反应结束后搅拌时间、温度以及pH对出水Sr^(2+)质量浓度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模拟废水Sr^(2+)初始质量浓度为5 mg/L条件下,最佳工艺条件:电解电压为7 V,反应温度为50℃,pH为10,电解时间为30 min,电解结束后搅拌时间为20 min,此条件下出水残余Sr^(2+)为0.264 mg/L。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经XRD分析沉渣为Mn3O4。整个电解过程符合零级动力学,拟合动力学方程为ct=c0-0.159 1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合成 电解法 放射性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锶-89在模拟水稻田中的动力学行为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寿祥 张永熙 +1 位作者 胡秉民 黄丹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10-315,共6页
采用模拟污染物的同位素示踪技术探索了^(89)Sr在水稻-田水-土壤系统中的消长与分配,并建立了其行为规律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田表水中^(89)Sr-Sr含量迅速地降低,1d后由原始量的8.5μg/g降为4.0μg/g,以后逐渐降低,至试验结束(28d)时为... 采用模拟污染物的同位素示踪技术探索了^(89)Sr在水稻-田水-土壤系统中的消长与分配,并建立了其行为规律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田表水中^(89)Sr-Sr含量迅速地降低,1d后由原始量的8.5μg/g降为4.0μg/g,以后逐渐降低,至试验结束(28d)时为0.7μg/g;表土中^(89)Sr-Sr含量迅速地增大,1d后即由0达12.4μg/g,试验结束时为20.9μg/g;水稻地上部,1d后由0达8.8μg/g,以后也呈增加趋势,结束时达21.7μg/g,水稻根由1d的9.5μg/g达试验结束时的39.6μg/g,田表水、表土用水稻植株中^(89)Sr-Sr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相应为. 其次,在收获期,糙米中^(89)Sr-Sr含量为1.6μg/g,稻壳为9.4μg/g,稻草为39.7μg/g,稻根为41.8μg/g。还测定了^(89)Sr-Sr在收获期土壤中的铅垂分布,表明,58.2%的^(89)Sr-Sr滞留于表层2cm,并且其滞留量随土壤深度按指数规律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生态学 放射性锶 同位素示踪 数学模型 水稻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尼酸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胡细连 谢海宝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15-517,495,共4页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雷尼酸 有效治疗 STRONTIUM Ranelate 双向调节作用 放射性锶 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9)锶联合内分泌疗法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任晓敏 应俊 +2 位作者 姚德鸿 叶传扬 姚海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8期653-654,共2页
目的探讨89锶(89Sr)联合内分泌疗法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将36例确诊为前列腺癌且有多个部位骨转移病灶并伴有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9例,给予89Sr联合内分泌疗法,对照组17例,单纯采用内分泌治疗。结果治疗前两... 目的探讨89锶(89Sr)联合内分泌疗法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将36例确诊为前列腺癌且有多个部位骨转移病灶并伴有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9例,给予89Sr联合内分泌疗法,对照组17例,单纯采用内分泌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级数和骨转移灶数目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级数和骨转移病灶数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89Sr联合内分泌疗法不仅能有效缓解前列腺癌骨转移性疼痛,而且可破坏骨转移病灶,使之缩小或消退,疗效优于单纯内分泌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疼痛 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锶治疗肿瘤转移性骨痛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明秀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2期2586-2588,共3页
目的:总结护理肿瘤骨转移经验。方法:对肿瘤转移性骨痛病人使用氯化锶(89SrCl2)治疗,治疗前后加强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情绪;正确处理一次性物品及病人的排泄物;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加强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适当加强锻炼,预防病理性骨... 目的:总结护理肿瘤骨转移经验。方法:对肿瘤转移性骨痛病人使用氯化锶(89SrCl2)治疗,治疗前后加强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情绪;正确处理一次性物品及病人的排泄物;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加强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适当加强锻炼,预防病理性骨折。结果:治疗后37例病人骨痛减轻或消失,总有效率为83.8%。结论:89SrCl2治疗肿瘤多发骨转移止痛效果明显,精心护理可使晚期癌症病人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氯化(^89SrCl2) 放射性同位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S186和BADE对大鼠^(85+89)Sr中毒的促排效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美珍 罗梅初 +3 位作者 陈桂宝 刘实晶 童顺高 孙梅贞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196-199,共4页
对比研究S186和BADE对大鼠85+89Sr中毒的排锶效果,实验表明S186在剂量100~800mg/kg的促排放射性锶的疗效明显优于相同剂量的BADE效果(P<0.05),S186产生与BADE相同排锶效果的剂量... 对比研究S186和BADE对大鼠85+89Sr中毒的排锶效果,实验表明S186在剂量100~800mg/kg的促排放射性锶的疗效明显优于相同剂量的BADE效果(P<0.05),S186产生与BADE相同排锶效果的剂量仅为BADE的一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螯合剂 S186 BADE 放射性锶 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9)SrCl_2联合^(99)Tc-MDP对乳腺癌骨转移骨痛治疗疗效 被引量:21
14
作者 刘恒超 李卫鹏 +2 位作者 申勇 胡永全 马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97-301,共5页
目的:观察放射性核素氯化锶(89Sr Cl2)联合锝-99-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DP)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89Sr Cl2治疗组30例、99Tc-MDP治疗组22例、89Sr Cl2与99Tc-MDP联合治疗组28例3组,观察各组... 目的:观察放射性核素氯化锶(89Sr Cl2)联合锝-99-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DP)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89Sr Cl2治疗组30例、99Tc-MDP治疗组22例、89Sr Cl2与99Tc-MDP联合治疗组28例3组,观察各组骨痛缓解、骨转移病灶好转和生活质量评分提高情况。结果:骨痛缓解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提高率在联合治疗组为92.9%(26/28)、78.6%(22/28),均明显高于89Sr Cl2治疗组的73.3%(22/30)、53.3%(16/30)和99Tc-MDP治疗组的63.6%(14/22)、45.5%(10/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转移病灶好转有效率在联合治疗组为46.4%(13/28),明显优于99Tc-MDP治疗组的18.2%(4/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89Sr Cl2治疗组的33.3%(10/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89Sr Cl2联合99Tc-MDP治疗可显著提高乳腺癌骨转移骨痛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同位素 锝-99-亚甲基二膦酸盐 乳腺癌 骨转移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9)Sr联合外照射治疗骨转移癌大病灶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段云 武鸿文 +3 位作者 徐蓉生 赵力威 向光华 刘晓铃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306-2308,共3页
目的评价放射性核素锶-89(89Sr)治疗配合局部外照射治疗骨转移癌大病灶的疗效,分析单用锶-89治疗、局部外照射治疗及联合治疗的不良反应。方法确诊为骨转移癌伴有大病灶的患者68例,分为3组,单用锶-89治疗(A组)21例,静脉内注射111~148 M... 目的评价放射性核素锶-89(89Sr)治疗配合局部外照射治疗骨转移癌大病灶的疗效,分析单用锶-89治疗、局部外照射治疗及联合治疗的不良反应。方法确诊为骨转移癌伴有大病灶的患者68例,分为3组,单用锶-89治疗(A组)21例,静脉内注射111~148 MBq;局部外照射治疗(B组)19例,采用6MV直线加速器外照射,放疗剂量为DT 3000cGy/10次或4000 cGy/20次,单次为600~1200c Gy;89 Sr治疗+局部外照射治疗(C组)28例,上述两种方法联合治疗。结果治疗后C组骨痛缓解、显像结果改善明显好于A、B组(P<0.05);A、C组新增病灶较B组得到明显控制(P<0.05)。治疗后血液学的毒性反应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素89 Sr治疗联合局部外照射对骨转移癌大病灶有较好的止痛作用,对患者有较好骨转移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肿瘤转移 放射疗法 放射性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9)SrCl_2治疗无骨痛的多发性骨转移瘤的效果 被引量:6
16
作者 欧阳伟 刘金华 刘伟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0-391,共2页
目的评价89SrCl2治疗无骨痛的多发性骨转移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4例不伴骨痛的多发性骨转移瘤病人,首次静脉注射89SrCl2,剂量根据体质量计算为1.48~2.22MBq/kg,重复给药间隔3~6个月,给药次数为1~3次。结果54例病人中,总有效率为74... 目的评价89SrCl2治疗无骨痛的多发性骨转移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4例不伴骨痛的多发性骨转移瘤病人,首次静脉注射89SrCl2,剂量根据体质量计算为1.48~2.22MBq/kg,重复给药间隔3~6个月,给药次数为1~3次。结果54例病人中,总有效率为74.0%,病灶直径>2cm病人的有效率较≤2cm病人明显为低(33.3%vs66.6%,χ2=14.9,P<00.1)。89SrCl2治疗的副作用为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但绝大数病人为轻度降低,且可以恢复正常,无需特别处理。结论89SrCl2治疗无骨痛的多发性骨转移瘤有效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肿瘤转移 /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9)SrCl2治疗肺癌骨转移126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航 罗荣城 范义湘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94-1196,共3页
目的探讨^(89)SrCl2治疗肺癌骨转移的疗效。方法不同病理类型肺癌骨转移患者126例,按148 MBq/人次确定给药剂量,^(89)SrCl2由肘静脉一次性注射。以疼痛程度、疼痛频率及疼痛得分的变化衡量止痛效果,以病灶数目或大小的变化判断病灶疗效... 目的探讨^(89)SrCl2治疗肺癌骨转移的疗效。方法不同病理类型肺癌骨转移患者126例,按148 MBq/人次确定给药剂量,^(89)SrCl2由肘静脉一次性注射。以疼痛程度、疼痛频率及疼痛得分的变化衡量止痛效果,以病灶数目或大小的变化判断病灶疗效,比较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6个月内,疼痛减轻率为70.6%(89/126),其中消失率为19.8%(25/126),表明疼痛程度明显缓解(u=5.361,P<0.01);78.6%(99/126)的患者疼痛频率下降,疼痛次数明显减少(u=4.589,P<0.01),其中25例疼痛不再发作。疼痛评分由7.54±3.29降低至4.19±4.38,降低显著(t=6.865,P<0.001)。病灶数目或大小减少25%以上者占45.2%(57/126)。^(89)SrCl2对鳞癌疼痛程度、频率缓解分别为85.7%(30/35)和88.6%(31/35),病灶改善率为57.1%(20/35)。各指标在4种肿瘤类型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89)SrCl2对肺癌骨转移的疗效较好,可缓解疼痛,改善病灶;^(89)SrCl2对不同病理类型肺癌骨转移疗效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应用 内照射治疗 肺肿瘤 骨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