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组分放射性衰变曲线的差分方程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伟生 李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19-421,共3页
按照放射性衰变的规则,导出了n组分放射性衰变函数的差分方程。利用差分方程和线性化技术,提出了一个拟合n组分放射性衰变曲线的非迭代方法。
关键词 放射性衰变曲线 差分方程 函数 核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衰变曲线的分析(Ⅲ)——^(46)Cu半衰期的准确测定
2
作者 郭应焕 姚瑛 +2 位作者 刘正浩 忻汝平 冯锡璋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5年第2期55-62,共8页
本文采用“λ法”分析了^(64)Cu 的衰变曲线,得出^(64)Cu 的半衰期为12.699±0.003小时.
关键词 衰变曲线 CU 测量段 衰变常数 计数率 放射性衰变 跟踪测量 推荐值 放射化学纯 放射性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衰变曲线的分析(Ⅱ)——用“λ”法分析单组分衰变曲线
3
作者 冯锡璋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4年第2期67-72,共6页
一、原理文献[1]提出了一个非经典的分析二组分衰变曲线的方法,即“λ”法。用衰变曲线的表观衰变常数λ(t)随时间(或时刻)t 的变化关系式进行拟合,区别于用放射性总强度A(t)随时间(或时刻)的变化关系式进行拟合的经典法(“A”法)。
关键词 衰变曲线 总强度 衰变常数 经典法 二组分 时间间隔 微微安 放射性衰变 加权平均值 井式电离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系衰变图研究
4
作者 雷洁 李锦 于群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15-116,共2页
放射系衰变图研究①雷洁李锦于群力(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系,西安710062;第一作者,男,54岁,教授)放射性衰变是原子核的重要特性.人们很早就发现了4个较长的放射系,绘出了衰变图并研究了它们的特点,总结了放射衰变规律... 放射系衰变图研究①雷洁李锦于群力(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系,西安710062;第一作者,男,54岁,教授)放射性衰变是原子核的重要特性.人们很早就发现了4个较长的放射系,绘出了衰变图并研究了它们的特点,总结了放射衰变规律.但是,随着大量放射性核素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核 放射性衰变 衰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β衰变方程式
5
作者 杨宏秀 《中国大学教学》 1986年第6期47-,共1页
《教材通讯》1985年第4期蒋先明、覃成真在《对化学教材中β衰变方程式的意见》一文中,对β衰变的分析无疑是正确的,中微子的存在也已被实验证实。在β衰变中,中微子的确不能被忽略;但书写β衰变方程式中是否一定写进中微子值得商榷。... 《教材通讯》1985年第4期蒋先明、覃成真在《对化学教材中β衰变方程式的意见》一文中,对β衰变的分析无疑是正确的,中微子的存在也已被实验证实。在β衰变中,中微子的确不能被忽略;但书写β衰变方程式中是否一定写进中微子值得商榷。因为β衰变方程式无论如何写法全不能概括β衰变全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衰变 化学教材 法全 文中 成真 放射性衰变 下角 科学抽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富氦天然气的发现--兼议成藏地质条件 被引量:42
6
作者 张云鹏 李玉宏 +3 位作者 卢进才 李永红 宋博 郭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4-371,共8页
在柴达木盆地北缘全吉山、团鱼山地区的煤炭钻孔和泥页岩解吸气中发现了体积分数较高的氦气显示。对2个地区的6件样品进行甲烷C同位素和He同位素分析,其中2个样品的δ13C1值分别为-38.4‰和-39.9‰,属于有机成因。4个样品的3He/4He同位... 在柴达木盆地北缘全吉山、团鱼山地区的煤炭钻孔和泥页岩解吸气中发现了体积分数较高的氦气显示。对2个地区的6件样品进行甲烷C同位素和He同位素分析,其中2个样品的δ13C1值分别为-38.4‰和-39.9‰,属于有机成因。4个样品的3He/4He同位素测试结果在0.03×10^(-6)~1.3×10^(-6)之间,表明氦气来源以壳源氦为主,个别样品有少量幔源氦加入。通过区域背景资料和物探资料分析认为,柴北缘壳源成因的氦可能主要来源于基底富U、Th花岗岩体的放射性衰变,而柴北缘的山前深大断裂则可为氦的运移提供良好通道。氦气产生后,在垂向运移过程中结合其他烃类或非烃类气体,在侏罗系、古近系—新近系良好的储盖条件下,有可能形成独特的富氦天然气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北缘 富氦天然气 HE同位素 岩体放射性衰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平原地下水^4He年龄方法的尝试——以河北平原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蔡鹤生 鄢志华 +4 位作者 刘存富 周爱国 张俊刚 李延河 宋鹤彬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9期275-278,共4页
放射性衰变产生的氦组分(^3H衰变产生^3He,U/Th衰变产生^4He)广泛地用于地下水测年。本文分析了地下水中惰性气体的组成,采用过剩空气非分馏(UA)模型进行了单独氦组分的分离。结果表明,河北平原第三含水组(Q2)中的过剩。He是... 放射性衰变产生的氦组分(^3H衰变产生^3He,U/Th衰变产生^4He)广泛地用于地下水测年。本文分析了地下水中惰性气体的组成,采用过剩空气非分馏(UA)模型进行了单独氦组分的分离。结果表明,河北平原第三含水组(Q2)中的过剩。He是含水组内原地产量和深部地壳通量的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缺乏确定氦平衡参数的约束很好的客观分析,选择应用地下水流模型主观调节来估算迭代过程中的外部通量和流速场,然后根据这个模型所取得的^4He年龄与应用其他方法包括^14C测年和水文模型取得的年龄进行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惰性气体 ^4He年龄 地下水 河北平原 地下水流模型 年龄 ^14C测年 放射性衰变 ^3HE 过剩空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相关领域实用的六类电离辐射量 被引量:7
8
作者 郑钧正 卓维海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5-128,共14页
为适应核科学和电离辐射技术的日益广泛应用,电离辐射量体系一直在不断演进。本文根据各种电离辐射量的实际应用场合和主要特性,归纳整合为六大类各相关领域实用的电离辐射量(包括有关衍生量)加以评述,旨在从方便实用出发,有助于各相关... 为适应核科学和电离辐射技术的日益广泛应用,电离辐射量体系一直在不断演进。本文根据各种电离辐射量的实际应用场合和主要特性,归纳整合为六大类各相关领域实用的电离辐射量(包括有关衍生量)加以评述,旨在从方便实用出发,有助于各相关领域人员更好理解和正确应用有关的电离辐射量及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衰变 电离辐射剂量学 运行实用量 放射防护量 内照射 集体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物理实验数据微机采集与处理系统 被引量:2
9
作者 程敏熙 刘海涛 廖金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1年第4期49-52,共4页
介绍一种在核物理实验中用微型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与处理的系统。包括硬件 (数据采集卡 )和软件 (采集控制程序和数据处理程序 )
关键词 放射性衰变统计规律 接口电路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核物理实验 微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ICPMS U-Th同位素测量与数据处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邵庆丰 孔兴功 汪永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0期24-27,共4页
自然界中以^238U,^235U和^232Th为母体的放射性衰变系列为地质年代学提供了多种测年方法,其中基于^238U-^234U-^230Th衰变不平衡的^230Th/U测年法被广泛用于-60万年以来的地质样品(如:钟乳石、珊瑚、动物化石等)。
关键词 同位素测量 数据处理 放射性衰变 ^238U 地质年代学 ^235U 测年方法 地质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同位素浓度场流场耦合的平板模型 被引量:1
11
作者 童海滨 付旭东 陈建生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5-150,共6页
首先介绍了前人提出的地下水系统中关于放射性同位素浓度场的几个集总参数模型,如EM、PM和EPM模型,指出它们的响应函数物理意义不明确。针对这种情况,依据放射性衰变原理和质量守恒原理,假定:1)水流系统处于稳态,2)下渗速率为常量,3)水... 首先介绍了前人提出的地下水系统中关于放射性同位素浓度场的几个集总参数模型,如EM、PM和EPM模型,指出它们的响应函数物理意义不明确。针对这种情况,依据放射性衰变原理和质量守恒原理,假定:1)水流系统处于稳态,2)下渗速率为常量,3)水流的水平运移速率为常数的条件下,推导了地下水系统中放射性同位素浓度场流场耦合的一个集总参数模型,即平板模型。与上述模型相比,该模型建立在明确的物理基础之上,各个参数的物理意义明确,便于对相关水流系统中的放射性同位素数据作出精确的解释,以期为该系统中放射性同位素浓度的定量分析与模拟提供更为确切的数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系统 放射性同位素 浓度场-流场 集总参数模型 放射性衰变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器质谱法(AMS)^(14)C测年原理及其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铁梅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90年第2期48-52,共5页
一、原理常规的“C 测年方法已为我国考古学家所熟悉.加速器质谱“C 测年(AMS-<sup>14</sup>C)是8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两种方法测年的基本原理都是依据被测样品中<sup>14</sup>C 同位素的原子数目因放射性衰变... 一、原理常规的“C 测年方法已为我国考古学家所熟悉.加速器质谱“C 测年(AMS-<sup>14</sup>C)是8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两种方法测年的基本原理都是依据被测样品中<sup>14</sup>C 同位素的原子数目因放射性衰变而随时间指数衰减的规律.常规方法是通过β衰变计数,测量一段时间内样品中发生衰变的<sup>14</sup>C 原子数;而 AMS 方法是计测样品中现存的<sup>14</sup>C 原子数,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测定样品中<sup>14</sup>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质谱法 考古学研究 测年方法 原子数 样品 两种方法 同位素 放射性衰变 基本原理 常规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氦气资源调查评价进展 被引量:14
13
作者 许光 李玉宏 +1 位作者 王宗起 尤龙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11-1716,共6页
氦是已知的具最低熔点和沸点的元素,来源于铀、钍放射性衰变和地幔脱气,是重要的战略性稀有气体资源。因其化学惰性和沸点极低,不仅应用于制冷、医疗、半导体、科研、石化、超导实验、光电子产品生产等方面,还是军工、航天、核工业、深... 氦是已知的具最低熔点和沸点的元素,来源于铀、钍放射性衰变和地幔脱气,是重要的战略性稀有气体资源。因其化学惰性和沸点极低,不仅应用于制冷、医疗、半导体、科研、石化、超导实验、光电子产品生产等方面,还是军工、航天、核工业、深海潜水等领域重要的战略资源,关系国家安全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李玉宏等,2018;张雪等,2018;陶小晚等,2019;秦胜飞等,20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衰变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化学惰性 稀有气体 资源调查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西山谷积山背斜地热系统成因模式及远景区预测 被引量:15
14
作者 柯柏林 林天懿 +4 位作者 李文 杨淼 刘庆 刘爱华 赵连海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78-1385,共8页
北京西山隆起区没有天然温泉出露。近年来,在谷积山背斜相继钻井发现了40~49℃的地下热水,但对地热系统成因尚无研究。运用地质、水文地质、地球化学等方法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热储为蓟县系雾迷山组白云岩岩溶裂隙水,热水为HCO3-Ca·M... 北京西山隆起区没有天然温泉出露。近年来,在谷积山背斜相继钻井发现了40~49℃的地下热水,但对地热系统成因尚无研究。运用地质、水文地质、地球化学等方法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热储为蓟县系雾迷山组白云岩岩溶裂隙水,热水为HCO3-Ca·Mg型,为中-弱碱性、微硬度、氟水型淡热矿水,初步称为北京西山谷积山地热田。构建了地热系统成因模式,分析热源为谷积山背斜深部隐伏的燕山期酸性花岗岩体产生的放射性元素衰变生热,为隆起山地碳酸盐岩层状热储的地热系统类型,不同于一般隆起山地导热断裂对流地热系统类型。结合西山地区广泛发育的穹窿型构造与燕山期岩浆活动特征,初步预测西山下苇甸穹窿等穹窿型构造具有形成地热系统的地热地质条件,有潜力成为地热资源的富集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系统 热穹窿 成因模式 放射性元素衰变生热 北京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和原子核内部的对立统一
15
作者 浩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78年第1期17-22,共6页
在《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中,伟大领袖毛主席对微观世界的物质结构问题有两段著名的论述:“一个原子分两部分,一部分叫原子核,一部分叫电子。原子核很小,可是很重。电子很轻,一个电子大约只有最轻的原子核的一千八百分之一。原子核也是可... 在《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中,伟大领袖毛主席对微观世界的物质结构问题有两段著名的论述:“一个原子分两部分,一部分叫原子核,一部分叫电子。原子核很小,可是很重。电子很轻,一个电子大约只有最轻的原子核的一千八百分之一。原子核也是可以分割的,不过结合得比较牢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数 质子数 核子数 《毛泽东选集》 物质结构 卷中 波粒二象性 裂变反应 放射性衰变 短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