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性肿瘤病因概率的计算机计算系统 被引量:3
1
作者 孙志娟 王继先 +6 位作者 向剑 赵永成 陈景云 刘晓美 任冠华 王芹 樊赛军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5期23-27,共5页
根据我国现行国家标准中有关病因概率的计算原理和方法,参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研发的病因概率人机对话版面设计,应用Visual Studio 2008工具,研发了我国的放射性肿瘤病因概率的计算机计算系统,并编制《放... 根据我国现行国家标准中有关病因概率的计算原理和方法,参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研发的病因概率人机对话版面设计,应用Visual Studio 2008工具,研发了我国的放射性肿瘤病因概率的计算机计算系统,并编制《放射性肿瘤病因概率计算机计算系统使用说明书》。该系统研发阶段进行了3轮准确性测试,确保其计算准确性。计算机计算系统实现了病因概率的程序化计算,大大提高了其计算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肿瘤 计算机程序 病因概率 国家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职业性放射性肿瘤死亡病例的诊断和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夏颖 王静 +2 位作者 唐利军 郑剑南 马奎 《辐射防护通讯》 2022年第4期82-84,共3页
本文结合职业性放射性肿瘤实例,探讨已病故患者的职业病诊断过程中职业病危害接触史的取证和采信,以及相关资料的溯源等,并寻找相关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职业性 放射性肿瘤 诊断 死亡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性放射性肿瘤(白血病)病例诊断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卞晓璐 张晓强 《辐射防护通讯》 2021年第4期59-62,共4页
本文分析了8例职业性放射性肿瘤(白血病)病例。结果表明,8例分布在湖北省、黑龙江省、山东省、河南省、江苏省、安徽省六个地区,均由慢性职业照射所致,死亡3例。今后应重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及健康监护,加强防护知识宣教,建立完... 本文分析了8例职业性放射性肿瘤(白血病)病例。结果表明,8例分布在湖北省、黑龙江省、山东省、河南省、江苏省、安徽省六个地区,均由慢性职业照射所致,死亡3例。今后应重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及健康监护,加强防护知识宣教,建立完整的放射工作人员资料库,以达到防护的最优化、诊断的精确性,以期发现职业性放射性肿瘤的发生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性放射性肿瘤(白血病) 诊断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标记小分子抑制剂用作靶向FAP肿瘤显像剂的现状与展望
4
作者 韩沛雯 阮晴 张俊波 《同位素》 CAS 2024年第2期106-125,共20页
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AP)存在于肿瘤基质成纤维细胞中,是近年来肿瘤诊断和治疗的一个重要靶点。在靶向FAP的放射性肿瘤显像剂中,小分子类显像剂受到了最广泛的关注。本文介绍了靶向FAP小分子显像剂的核心结构,并对2023年12月前新型FAP... 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AP)存在于肿瘤基质成纤维细胞中,是近年来肿瘤诊断和治疗的一个重要靶点。在靶向FAP的放射性肿瘤显像剂中,小分子类显像剂受到了最广泛的关注。本文介绍了靶向FAP小分子显像剂的核心结构,并对2023年12月前新型FAP小分子显像剂的设计策略进行分类。此外,对目前表现优良或具有新颖结构的靶向FAP的PET显像剂和SPECT显像剂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其结构和设计思路进行总结和展望,以期对临床诊疗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P 小分子药物 放射性肿瘤显像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放射性受体显像剂奥曲肽的固相合成 被引量:1
5
作者 宋娜玲 赵启仁 +3 位作者 党永红 刘国藩 刘洁 褚丽萍 《同位素》 CAS 2004年第1期15-20,共6页
采用苏氨酸转变为苏氨酸乙酯,再用LiAlH4还原该乙酯合成了苏氨醇,用自动多肽合成仪和Fmoc(9-芴甲基羰基)保护的氨基酸合成了7肽—树脂;再用三氟醋酸铊(Tl(Tfa)3)在7肽—树脂上形成7肽的二硫键;用苏氨醇氨解法裂解肽—树脂并在7肽链上接... 采用苏氨酸转变为苏氨酸乙酯,再用LiAlH4还原该乙酯合成了苏氨醇,用自动多肽合成仪和Fmoc(9-芴甲基羰基)保护的氨基酸合成了7肽—树脂;再用三氟醋酸铊(Tl(Tfa)3)在7肽—树脂上形成7肽的二硫键;用苏氨醇氨解法裂解肽—树脂并在7肽链上接上苏氨醇形成八肽;然后用三氟乙酸脱去氨基酸侧链保护基团,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纯化八肽,得到了奥曲肽(O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放射性受体显像剂 奥曲肽 固相合成 苏氨醇 高效液相色谱法 OCT 生长抑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7
6
作者 姚晓晨 王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1-55,共5页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 GEP-NET)是具有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和产生多肽激素的一类生物学行为各异且难以预测的肿瘤。本文简要介绍CT、MRI、超声和内镜对GEP-NET的诊断价值,重点介绍针对GEP-NET高表达生长抑素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胆囊...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 GEP-NET)是具有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和产生多肽激素的一类生物学行为各异且难以预测的肿瘤。本文简要介绍CT、MRI、超声和内镜对GEP-NET的诊断价值,重点介绍针对GEP-NET高表达生长抑素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胆囊收缩素受体、胰高血糖素相关肽受体等,放射性核素68镓与其他放射性核素标记核素分子显像剂的最新进展及分子成像在GEP-NET中的诊断价值、检查前注意事项和临床适应证。68镓标记生长抑素类似物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PET-CT)已成为GEP-NET诊断的金标准,对临床治疗决策起关键作用。 G蛋白偶联受体和胰高血糖素相关肽等新的靶向分子探针的不断涌现,生长抑素受体介导的肿瘤显像在GEP-NET诊疗中将会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内分泌瘤病/放射性核素显像 胃肠肿瘤/放射性核素显像 胰腺肿瘤/放射性核素显像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受体 生长抑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诊断ⅠA2~ⅡA期宫颈癌原发灶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11
7
作者 傅立平 程爱萍 +2 位作者 孙美玲 王晓刚 付涧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7-522,共6页
目的: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PET-CT(^(18)F-FDG PET-CT)在诊断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ⅠA2~ⅡA期宫颈癌原发灶和盆腔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FIGOⅠA2~ⅡA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PET-CT诊断宫颈癌原发灶的敏... 目的: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PET-CT(^(18)F-FDG PET-CT)在诊断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ⅠA2~ⅡA期宫颈癌原发灶和盆腔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FIGOⅠA2~ⅡA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PET-CT诊断宫颈癌原发灶的敏感度,并比较转移性淋巴结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的长径、短径和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确定短径和SUVmax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最佳分界值,并计算其诊断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91例宫颈癌患者中,PET-CT检查阳性89例,PET-CT诊断宫颈癌原发灶的敏感度为96.7%。转移性淋巴结和非转移性淋巴结的短径分别为(6.50±2.31)mm和(4.21±1.49)mm,SUVmax分别为4.56±3.34和1.92±1.4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55和31.685,均P<0.05)。淋巴结短径和SUVmax诊断淋巴结转移的AUC分别为0.802和0.861,最佳分界值分别为5.5 mm和2.05。以短径≥5.5 mm且SUVmax≥2.05为诊断标准,诊断单个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85.0%,特异度为93.0%,准确度为86.8%。结论:PET-CT诊断ⅠA2~ⅡA宫颈癌原发病灶的敏感度高,对盆腔淋巴结转移也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以短径≥5.5 mm且SUVmax≥2.05作为转移性淋巴结诊断标准时准确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脱氧葡萄糖F18/诊断应用 宫颈肿瘤/放射性核素显像 淋巴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方法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方法 肿瘤复发 局部 盆腔肿瘤/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8
作者 栾兆生 周雯 +4 位作者 唐为国 李艳玲 王建新 王其国 和燕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131I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选择术后病理证实并接受131I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97例,行131I全身扫描(131I-WBS)和病灶部位的SPECT断层加同机CT融合显像。将131I-WBS... 目的:探讨131I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选择术后病理证实并接受131I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97例,行131I全身扫描(131I-WBS)和病灶部位的SPECT断层加同机CT融合显像。将131I-WBS与断层融合图像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断层融合显像的特点与临床价值。结果:97例分化型甲癌患者共进行131I-WBS251次,断层融合显像102次,每例患者至少行一次断层融合显像。与131I-WBS比较,断层融合显像有如下特点:能够获得直观的断层融合显像和三维立体图像;②发现更多的病灶;③更准确地判断病变部位;④定位CT可以发现无摄碘功能的病灶;⑤鉴别病灶和生理显影或污染。结论:131I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可以直观病变立体形态、大小、摄取程度和毗邻关系,在鉴别病灶与生理显像或污染、确定病灶是否有摄碘功能方面有重要价值,是131I-WBS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放射性同位素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131I全身扫描 131I断层融合显像 SPECT/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与乳腺癌分子病理分型、治疗反应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潘静颖 何梦烨 +3 位作者 柯蔚 胡梦琳 王美芳 沈朋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73-480,共8页
近年来,PET-CT在乳腺癌诊疗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PET-CT可以作为一种无创诊断乳腺癌分子病理分型的检查手段,并且可以用于预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在乳腺癌的分子病理分型方面,luminal A型乳腺癌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检... 近年来,PET-CT在乳腺癌诊疗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PET-CT可以作为一种无创诊断乳腺癌分子病理分型的检查手段,并且可以用于预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在乳腺癌的分子病理分型方面,luminal A型乳腺癌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检查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最低,其次是luminal B型,最高的是三阴性或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但SUVmax诊断乳腺癌分子病理分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不高,临床应用价值有限。在预测治疗效果和患者的预后方面,FDG PET-CT检查中FDG摄取值下降越多,治疗效果越好,且标准摄取值越低的患者预后越好。新型示踪剂^(18)F-氟雌二醇(^(18)F-FES)和[89Zr]曲妥珠单抗的应用可为乳腺癌患者的诊疗提供更多的信息。^(18)F-FES PET-CT可以有效评估乳腺癌病灶的雌激素受体(ER)状态及患者对内分泌治疗的反应;[89Zr]曲妥珠单抗PET-CT可以显示HER2阳性的病灶,但是其特异度和敏感度较低。本文对近年来PET-CT在乳腺癌分子病理分型的判断、患者对治疗的应答及预后的预测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放射性核素显像 乳腺肿瘤/病理学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治疗结果 预后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GNOSTIC FACTORS FOR DEEP SITUATED MALIGNANT GLIOMAS TREATED WITH LINAC RADIOSURGERY 被引量:1
10
作者 Yun-yanWang Guo-kuanYang +2 位作者 Shu-yingLi Xiu-fengBao Cheng-yuanWu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05-110,共6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function of radiosurgery on malignant glioma by analyzing prognostic factors affecting malignant gliomas treated with linac radiosurgery. Method Fifty-eight patients with deep situated malignan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function of radiosurgery on malignant glioma by analyzing prognostic factors affecting malignant gliomas treated with linac radiosurgery. Method Fifty-eight patients with deep situated malignant gliomas, aged 7 to 70 years, 28 anaplastic astrocytomas and 30 glioblastomas multiforme were analyzed. The median volume of tumor was 10.67 cm3, and median prescription dose for linac radiosurgery was 20 Gy. Results were analyzed with Kaplan-Meier curve and Cox regression. Result In follow-up 44.8 percent tumors (26 patients) decreased in size. Median tumor local control interval was 10 months, 15 months for anaplastic astrocytomas, and 9 months for glioblastoma multiforme. Tumor local control probability was 37.9 percent for 1 year and 10.3 percent for 2 years. Median survival was 22.5 months for anaplastic astrocytoma, 13 months for glioblastoma multiforme, and 15 months for all patients. The survival probability was 79.3 percent at 1 year and 20.6 per-cent at 2 years. Isocenter numbers and tumor volume were the prognostic factors for tumor control, but conformity index was the prognostic factor for survival by Cox regression analysis. Considering pathology, only isocenter number and target volum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umor control interval. Complications appeared in 44.8 percent patients and the median interval of com-plication onset was 8 months. Symptomatic cerebral edema was observed in 31.0 percent patients. Conclusion Linac radiosurger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umor local control and prolong survival for deep situated mali-gnant gliom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OSURGERY GLIOMA prognostic fac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 direct labeling of angiostatin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金赫 徐海峰 +3 位作者 邵秋菊 袁梦晖 周润锁 周亮飞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04年第1期35-38,共4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thod of 99 Tc m direct labeling of angiostatin (AS) and investigate the stability and bioactivity of the 99 Tc m labeled AS in vitro . Methods: AS was extracted, validated, and then labeled...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thod of 99 Tc m direct labeling of angiostatin (AS) and investigate the stability and bioactivity of the 99 Tc m labeled AS in vitro . Methods: AS was extracted, validated, and then labeled with 99 Tc m after having been reduced by 2 ME or SnCl 2. The best labeling condition was screened by cross design. The labeling efficiency was measured by TLC and column chromatography. The stability of 99 Tc m AS was observed and compared when BSA, saline and different molar ratios of Cys∶AS were separately added. The bioactivity of 99 Tc m AS was observed in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 (CEV304). Results: The labeling efficiency can reach (97±1 5)% for the 2 ME reducing approach. Its best experimental condition was as follows: AS 100 μg,PB(0 5 mol/L, pH 7 3)1 ml, 2 ME 100 μg, MDP (dissolved in 1 ml saline) 10 μl, and 99 Tc mO 4 - 185 MBq. The labeling efficiency using SnCl 2 reducing method can reach (90±3 0)%. The best experimental procedure was as follows: AS 100 μg,boric acid buffer(0 1 mol/L, pH 9 0)1 ml, 2%SnCl 2 (dissolved in 1 mol/L hydrochloric acid) 20 μl, was added into MDP, which was diluted with 1 ml deoxygenized water, and then 20 μl, 99 Tc mO 4 - 185 MBq was added. The product of 99 Tc m labeled AS was stable in vitro and had the same bioactivity as AS. Conclusion: 99 Tc m direct labeling of AS is simple and efficient. And the bioactivity of 99 Tc m AS h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compared with 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STATIN 99 Tc m RADIOISOTO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