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强度聚焦超声及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在前列腺癌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龙启来 郭剑明 王国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3期264-267,共4页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前列腺癌发病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欧美等发达国家较高,2009年美国预期新发病例192 280例,占所有男性肿瘤的1/4[1]。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仍是前列腺癌的低发国家,但近...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前列腺癌发病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欧美等发达国家较高,2009年美国预期新发病例192 280例,占所有男性肿瘤的1/4[1]。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仍是前列腺癌的低发国家,但近年来发病率稳步升高,上海地区1986~2005年间前列腺癌标化发病率大幅持续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 前列腺癌 高强度聚焦超声 男性泌尿生殖系统 标化发病率 应用 流行病学资料 发达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置入近距离照射治疗脊柱肿瘤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晓光 袁慧书 +3 位作者 刘忠军 王俊杰 马庆军 党耕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46-349,共4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粒子置入近距离照射治疗脊柱肿瘤的方法和初步结果。方法:2002年10月~2004年5月对收治的13例脊柱肿瘤患者在CT监测下经皮穿刺活检明确病理诊断,确定肿瘤对放疗敏感后应用125I粒子置入近距离照射治疗。依术前的计算机模... 目的:探讨放射性粒子置入近距离照射治疗脊柱肿瘤的方法和初步结果。方法:2002年10月~2004年5月对收治的13例脊柱肿瘤患者在CT监测下经皮穿刺活检明确病理诊断,确定肿瘤对放疗敏感后应用125I粒子置入近距离照射治疗。依术前的计算机模拟计算结果确定粒子置入的数量和三维间隔,2例术中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于残存肿瘤内置入粒子;11例于CT监测下经皮穿刺在肿瘤病灶内置入粒子。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中无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25个月。术后4~11d起效,疼痛缓解9例(VAS评分<20mm),减轻4例(VAS评分20~40mm),疗效持续3~19个月。3例肿瘤生长得到抑制。2例分别于术后3个月、9个月死于肝脏衰竭,1例于术后6个月死于肺转移,1例术后16个月死于多器官衰竭,其他9例患者末次随访时仍存活。随访中无放射性脊髓神经病发生。结论:对于不宜采用手术治疗或术中无法全切而又对放疗敏感的脊柱肿瘤患者采用瘤体内置入放射性粒子近距离照射治疗可以延缓肿瘤生长、缓解疼痛,保持生活质量、减少手术治疗并发症;是治疗晚期脊柱肿瘤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肿瘤 放射性 粒子 距离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放化疗联合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刘秀兰 宝莹娜 林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992-996,共5页
目的:评价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放疗联合EP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自愿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放疗科接受同步放化疗的24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三维... 目的:评价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放疗联合EP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自愿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放疗科接受同步放化疗的24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三维适形调强放疗6MV—X线95%PTV60~66Gy/30~33F,每周放疗5次。同步给予化疗(EP方案),VP-16,60mg/m。静脉滴注1—5d,DDP50mg/m^2静脉滴注1、8d,28d为1个周期,放疗期间同步2个周期,共4个周期,其余周期在放疗后继续治疗。同步放化疗结束3个月复查,对于3个月复查PET—CTiY-实肿瘤残存病灶给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行组织间近距离放疗,以补充剂量。结果:近期有效率83-3%(20/24);术后3、6、9、12、18、24个月局控制率分别为87.5%(21/24)、83.3%(20/24)、75.0%(18/24)、70.8%(17/24)、58_3%(14/24)、50.0%(12/24)。中位生存期20.2个月,1年生存率62.5%,2年生存率37.5%。主要不良反应: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25%,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33.3%;消化道反应为I~Ⅱ级82.3%,粒细胞降低发生率87.5%,其中I~Ⅱ级75.0%,Ⅲ级12.5%,无Ⅳ级反应。结论:EP方案同步放化疗联合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放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肯定,严重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粒子 距离放疗 同步放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18例口腔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4
作者 蒲德利 廖江荣 彭刚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51-853,共3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口腔癌的短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及生存率。方法 2008年9月至2012年4月共18例口腔癌患者,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术前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术中所需125I粒子数量、粒子布源情况、进针方向。在螺旋CT导...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口腔癌的短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及生存率。方法 2008年9月至2012年4月共18例口腔癌患者,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术前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术中所需125I粒子数量、粒子布源情况、进针方向。在螺旋CT导向下将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靶区和外周0.5 cm,粒子间距0.5~1 cm,粒子活度0.60~0.80 mCi(2.22×107~2.96×107Bq)。术后即刻行CT扫描,层厚2 mm,将图像传送到计算机TPS进行质量验证。其中6例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对其用同法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2个月后评价近期疗效,观察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及术后每3个月随访1次。结果治疗后溃疡病灶逐渐有不同程度缩小或消失,疼痛逐渐减轻;治疗6个月后原发灶近期疗效CR为50.0%,PR为38.9%,有效率为88.9%。转移颈部淋巴结近期疗效CR为70.0%,PR为20.0%,有效率为90.0%。不良反应有术中出血和术后疼痛,所有患者未出现放射损伤症状,未发现粒子迁移。随访9~24个月,其中1、2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4.4%、72.2%,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口腔癌是安全、有效的,不良反应轻、并发症少,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放射性粒子 距离放射治疗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间近距离^(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16例 被引量:9
5
作者 陆健 张丽云 +4 位作者 王忠敏 滕皋军 陈克敏 陈志瑾 贡桔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93-697,共5页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MESCC)的疗效及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16例无法手术或放疗的MESCC患者,在CT引导下行病灶内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根据肿瘤大小植入粒子数6~45颗,粒子活度0.50~0.80 m Ci,...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MESCC)的疗效及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16例无法手术或放疗的MESCC患者,在CT引导下行病灶内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根据肿瘤大小植入粒子数6~45颗,粒子活度0.50~0.80 m Ci,肿瘤匹配周缘剂量(MPD)为80~140 Gy。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应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标准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卡氏评分评估患者治疗前、后身体功能状态。结果 16例患者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由治疗前(4.2±2.1)分下降至治疗后1个月(2.1±1.3)分,卡氏评分由治疗前(66.25±16.28)分提高至治疗后3个月时的(74.69±17.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保留率和恢复率分别为81.3%和50.0%。治疗后随访1~20个月,全组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MESCC可缩小肿瘤体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是一种可选择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 CT引导 125I粒子 距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恶性肿瘤
6
作者 王美清 彭大为 +2 位作者 周宇 羊永梅 吴锐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420-421,共2页
目的:提高晚期恶性肿瘤及难治性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和有效率,减轻因治疗而带来的不良反应,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方法:通过专用三维立体定向治疗计划系统(TPS)及影像学精确定位,经组织间按计划适形,均匀分布地将125Ⅰ放射性... 目的:提高晚期恶性肿瘤及难治性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和有效率,减轻因治疗而带来的不良反应,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方法:通过专用三维立体定向治疗计划系统(TPS)及影像学精确定位,经组织间按计划适形,均匀分布地将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到肿瘤组织内。结果:32例患者,完全缓解(CR)21.8%、部分缓解(PR)70.2%、没变化(NC)4.8%、进展(PD)3.2%。结论:三维立体定向种植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肿瘤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距离放射疗法 放射性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肿瘤的手术配合
7
作者 米淑敏 姚海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141-141,共1页
关键词 放射性粒子植入 距离治疗 肿瘤发展 手术配合 粒子植入治疗 晚期恶性肿瘤 组织 三维治疗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放疗在颅底腺源性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许宁 郑磊 +5 位作者 张杰 黄明伟 刘树铭 吕晓鸣 石妍 张建国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98-801,共4页
目的:评价应用^(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侵犯颅底区的腺源性恶性肿瘤的初步疗效,并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方法:纳入患者24例,肿瘤病理学类型包括腺样囊性癌、腺泡细胞癌、多形性腺瘤恶变、黏液表皮样癌、腺癌、肌上皮癌。侵犯部... 目的:评价应用^(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侵犯颅底区的腺源性恶性肿瘤的初步疗效,并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方法:纳入患者24例,肿瘤病理学类型包括腺样囊性癌、腺泡细胞癌、多形性腺瘤恶变、黏液表皮样癌、腺癌、肌上皮癌。侵犯部位包括前颅底、中颅底、侧颅底3个区域中的1个或多个,采用^(125)I放射性粒子,以1~1.5 cm间距、CT、个体化导板以及术中导航系统或联合引导布放粒子,处方剂量60~160 Gy。治疗后定期复查随访,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统计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评价治疗的安全性,并分析年龄、病理学类型、侵犯部位、肿瘤最大径及有无放疗史是否为预后相关因素。结果:随访时间3~7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7个月,无失访,总生存率41.7%,局部复发率25.0%,远处转移率37.5%,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9%、67%、24%;出现4级放疗反应者2例;有局部复发者生存率低于无复发者(P=0.047),有、无远处转移者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649),肿瘤最大径为预后相关因素(OR=0.106)。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肿瘤组织间植入治疗颅底腺源性恶性肿瘤微创、安全有效,预后与局部复发及肿瘤最大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放射性粒子 距离放疗 颅底区 腺源性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3D共面模板辅助^(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纵隔淋巴结转移 被引量:5
9
作者 郑云峰 贡桔 +2 位作者 夏宁 陆建 刘芬菊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9-84,共6页
目的:对比性分析CT引导下3D共面模板与非模板辅助^(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纵隔淋巴结转移瘤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的纵隔淋巴结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3例为3D共面模板辅助放射性粒... 目的:对比性分析CT引导下3D共面模板与非模板辅助^(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纵隔淋巴结转移瘤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的纵隔淋巴结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3例为3D共面模板辅助放射性粒子植入,年龄23~77岁,平均(64±10)岁;10例为非模板辅助放射性粒子植入,年龄55~84岁,平均(68±13)岁。所有患者进行术前计划、术中优化及术后剂量学验证。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手术前后90%靶体积的最小吸收剂量(D90)、最小周边剂量(MPD)及100%、150%、200%处方剂量覆盖的靶区体积占靶区总体积的百分比(分别为V100、V150、V200)。并比较两组手术操作时间的差异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2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治疗,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3D共面模板辅助放射性粒子植入组平均植入放射性粒子30粒,非3D共面模板辅助放射性粒子植入组平均植入放射性粒子23粒。3D共面模板辅助放射性粒子植入组和非模板辅助放射性粒子植入组V100术前计划分别为(97.16±2.74)%、(95.44±1.37)%,术后分别为(95.66±2.58)%、(90.40±3.56)%,术后均较术前计划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563、5.827,P <0.05)。两组D90、MPD、V150、V200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操作时间,3D共面模板辅助放射性粒子植入组为(49.04±1.75)min,非模板辅助放射性粒子植入组为(66.13±1.77)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使用3D共面模板辅助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纵隔淋巴结转移可以更精确地达到术前规划的优化,且缩短了手术操作时间,提高了患者的耐受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淋巴结转移 距离放射治疗 125I放射性粒子 3D共面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放射剂量学质量控制与保证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小东 张遵城 +3 位作者 郑广钧 郭永涛 常津 王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185-1189,共5页
目的:探讨能提高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增益比的放射物理质量控制和保证(QA/QC)的策略。方法:确诊的肺癌和肺转移瘤患者287例,男184例,女103例,平均年龄61.9岁。对无阻塞性肺不张非小细胞肺癌(non obstructive atelectasis non-smallcell... 目的:探讨能提高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增益比的放射物理质量控制和保证(QA/QC)的策略。方法:确诊的肺癌和肺转移瘤患者287例,男184例,女103例,平均年龄61.9岁。对无阻塞性肺不张非小细胞肺癌(non obstructive atelectasis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OA-NSCLC)亚组和肺转移瘤组常规采用CT靶区定位,对CT难以确定肿瘤靶区的中央型阻塞性肺不张非小细胞肺癌(the central obstructive atelectasi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COA-NSCLC)亚组采用符合线路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SPECT)协助定位;应用体积剂量直方图(dose volume histograms,DVH)等评估TPS的质量并优化;影像引导粒子植入中必须进行实时的位置校正。对无法单独经皮CT引导植入粒子的晚期中央型病灶结构复杂的肺癌亚组(central lung cancer,C-LC亚组),要同期采用纤维支气管镜(flexible fiber optic bronchoscopy,FFB)直视下联合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植入后必须进行剂量学等验证。结果:137例的NOA-NSCLC亚组的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外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OAR)心、肺及脊髓的平均照射剂量明显低于正常组织耐受剂量。NOA-NSCLC亚组和50例的肺转移瘤组的匹配周缘剂量(matched peripheral dose,MPD)分别达92.1Gy、106.2 Gy。局控总有效率分别为为91.97%(126/137例)和96.00%(48/50例)。1年生存率分别是91.24%(125/137)和83.40%(42/50)。2年生存率分别是50.36%(69/137)和52.30%(26/50)。COA-NSCLC亚组的35例和C-LC亚组的65例患者的局部控制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32/35)和92.30%(60/65),1年生存率分别为88.57%(31/35)和80.30%(53/66);无放射性肺损伤或肺纤维化出现。结论:恰当的放射剂量学QA/QC策略是保证粒子植入疗法提高治疗增益比的必须措施,尤其是能明显减少放射性肺炎、肺损伤或肺纤维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肺癌 放射剂量学 质量控制与保证 距离治疗 肺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非共面模板辅助CT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黎鑫乐 陆健 +3 位作者 贡桔 李超杰 王力伟 刘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7-463,共7页
目的:评估3D-打印非共面模板辅助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3年6月在2家医院接受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84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资料。其中20例为3D-打印非共面模板辅助125I粒... 目的:评估3D-打印非共面模板辅助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3年6月在2家医院接受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84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资料。其中20例为3D-打印非共面模板辅助125I粒子植入(A组),64例为徒手植入^(125)I粒子(B组)。所有患者进行术前计划、术后剂量验证。计算术前术后D_(90)、V_(90)、V_(100)、V_(150),以及2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A组的中位随访时间为8.1个月,B组的中位随访时间为6.6个月。术后1~3个月行CT扫描,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实体肿瘤疗效标准(RECIST)进行疗效评估。比较分析2组的总体生存(OS)及不良事件发生。Kaplan-Meier生存曲线用于计算生存率,并使用对数秩检验进行比较。Cox回归分析用于估计变量和结果之间关联的风险比(HR)和95%置信区间(CI)。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125)I粒子。植入术后,A组和B组术后D_(90)均值、V_(90)、V_(100)、V_(150)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别为(145.18±5.00)Gy vs (135.14±4.21)Gy、(96.37±0.71)%vs (95.25±0.81)%、(94.47±0.92)%vs (92.84±1.08)%、(75.89±2.17)%vs(76.10±1.77)%,以及(136.15±1.58)Gy vs (134.96±1.49)Gy、(96.20±0.35)%vs (96.59±0.31)%、(93.80±0.40)%vs (93.93±0.40)%、(74.49±0.96)%vs (74.22±0.49)%。A组手术操作时间为(42.1±7.1)min (1次穿刺将全部穿刺针同时植入),低于B组的(57.6±6.5)min(穿刺次数一般2~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3%,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5)。A组和B组半年、1年、2年OS率分别为65%、20%、10%和56.7%、12.5%、4.7%,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2)。病灶大小是OS的独立预测因素(P=0.001)。A组仅有2例患者发生术后少量渗血,静推2 U注射用蛇毒血凝酶(巴曲亭)后24 h内吸收。结论:3D打印模板辅助碘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证明了有效性且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穿刺次数,降低手术难度,避免反复定位从而降低CT辐射受量,提高患者耐受度;在剂量学控制、术后近期疗效、总体生存率方面与徒手碘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相比没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距离放射治疗 放射性同位素 碘-125粒子 3D打印模板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125)Ⅰ粒子近距离照射家兔面神经的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光磊 罗洪 +2 位作者 赵科 吴亚东 易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Ⅰ粒子近距离照射对家兔面神经影响的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变化。方法:分别将1颗放射性^(125)Ⅰ粒子或粒子空壳植入新西兰大耳白兔右侧面神经旁(n=12),另取12只家兔作为正常对照。植入后7、14、30、60 d时取相应...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Ⅰ粒子近距离照射对家兔面神经影响的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变化。方法:分别将1颗放射性^(125)Ⅰ粒子或粒子空壳植入新西兰大耳白兔右侧面神经旁(n=12),另取12只家兔作为正常对照。植入后7、14、30、60 d时取相应面神经行HE、AgNO3染色及丽春红G-亮绿SF双重染色,并制作透射电镜标本。结果:空壳粒子组面神经组织病理学结构与正常面神经结构相似;粒子组髓鞘及轴索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和修复性变化。结论:放射性^(125)Ⅰ粒子近距离照射可引起面神经损伤性以及修复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 放射性125粒子 距离放射治疗 组织病理学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近距离治疗肿瘤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立宁 杜明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373-375,378,共4页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肿瘤虽已取得成功 ,但仍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该文回顾性综述了近距离治疗肿瘤的最新研究成果 ,包括放射性核素的选择、不同源的形式对剂量学分布的影响、治疗质量的保证、近距离治疗在空腔脏器肿瘤治疗中的...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肿瘤虽已取得成功 ,但仍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该文回顾性综述了近距离治疗肿瘤的最新研究成果 ,包括放射性核素的选择、不同源的形式对剂量学分布的影响、治疗质量的保证、近距离治疗在空腔脏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以及近距离治疗的新趋势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 距离治疗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125)I粒子三链营养管近距离放射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一铭 焦德超 +3 位作者 许凯豪 韩新巍 朱明 孙占国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93-697,共5页
目的 评价^(125)I粒子三链鼻饲营养管近距离放射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采用经鼻置入^(125)I粒子三链鼻饲营养管近距离放射治疗18例晚期食管癌患者,6周后拔除鼻饲营养管。记录技术成功情况、90%体积肿瘤... 目的 评价^(125)I粒子三链鼻饲营养管近距离放射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采用经鼻置入^(125)I粒子三链鼻饲营养管近距离放射治疗18例晚期食管癌患者,6周后拔除鼻饲营养管。记录技术成功情况、90%体积肿瘤吸收剂量(D90)、术后并发症。评价术后6周食管通畅情况、肿瘤最大径、局部控制率、Stooler吞咽困难分级、VAS疼痛评分和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结果 18例患者均达到技术成功,平均D90为46.19 Gy,平均止血时间12.4 d,术后均达到局部控制。与术前相比,术后6周16例患者的食管通畅,肿瘤最大径平均缩小1.23 cm, Stooler吞咽困难评分平均下降了2.6分,VAS评分平均下降3.28分,Karnofsky评分平均升高了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同位素脱落、大出血、食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125)I粒子三链鼻饲营养管近距离放射治疗晚期食管癌安全可行,近期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介入治疗 ^(125)I粒子 距离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与外放射治疗对局限性前列腺癌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华福 谢群 +1 位作者 叶啸 聂奇伟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50-955,共6页
目的:比较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与外放射治疗对局限性前列腺癌的疗效。方法:收集国内外已公开发表(截至2017年7月)的有关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行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与外放射治疗疗效比较的临床对照文献,对符合要求的研究进行同质性... 目的:比较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与外放射治疗对局限性前列腺癌的疗效。方法:收集国内外已公开发表(截至2017年7月)的有关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行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与外放射治疗疗效比较的临床对照文献,对符合要求的研究进行同质性检验,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要求的研究文献共20篇,共12347例病例;其中行单独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的患者4414例,行单独外放射治疗的患者6508例,行联合治疗的患者1425例。粒子植入近距离放疗治疗低危局限型前列腺癌的5年无肿瘤生存人数、生存时间以及胃肠道毒性评分≥2分的患者人数均优于外放射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治疗中高危局限型前列腺癌的生化无进展生存时间优于单独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独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对于低危局限性前列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优于单独外放射治疗,两者联合治疗对中高危局限性前列腺癌的疗效优于单独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粒子植入距离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置入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的价值 被引量:26
16
作者 柳晨 王俊杰 +5 位作者 孟娜 刘晓光 姜亮 马永强 韩嵩博 袁慧书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6-229,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置入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的价值。方法:14例无法手术切除或放化疗的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均在CT引导下行放射性125I粒子置入术。置入术前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制定粒子置入计划。术中根据CT影像采取不同...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置入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的价值。方法:14例无法手术切除或放化疗的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均在CT引导下行放射性125I粒子置入术。置入术前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制定粒子置入计划。术中根据CT影像采取不同置入针排列方式种植粒子,粒子间距0.5~1.0cm。根据肿瘤大小及对放射线敏感程度置入粒子数范围26~145颗,粒子活度范围0.50~0.80mCi。术后即刻复查CT观察粒子分布情况,并再次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进行剂量验证。结果:1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所有病例随访1~7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2.0个月。局部有效率50.0%,中位局部控制时间为26.0个月,1年、2年和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2.5%、50.0%和37.5%。中位生存时间11.0个月,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50.0%、41.7%和20.8%。神经功能保留率和恢复率分别为92.9%(13/14)和71.4%(10/14)。镇痛有效率和疼痛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8.6%(11/14)和64.3%(9/14)。结论: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置入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安全,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可作为不宜手术切除或放化疗患者的补充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 125I粒子 脊柱肿瘤 转移 距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治疗肿瘤的进展 被引量:17
17
作者 葛辉玉 苗立英 +1 位作者 冉维强 张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7期1133-1135,共3页
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是近距离治疗的一种。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和超声引导下精确定位系统的保证 ,使粒子种植治疗更加完善 ,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副反应和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超声具有实时引导、实时监测的优势 ,因此超声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 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是近距离治疗的一种。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和超声引导下精确定位系统的保证 ,使粒子种植治疗更加完善 ,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副反应和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超声具有实时引导、实时监测的优势 ,因此超声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 种植 距离放射治疗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膨式携带放射性粒子带膜食管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宋永彬 柳立军 +1 位作者 王志康 段国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自膨式携带放射性粒子带膜食管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及其并发症的价值。方法:40例食管癌患者分2组,20例放置了自膨式携带放射性粒子带膜食管支架(A组),20例放置了传统自膨式带膜食管支架(B组),全部操作在电子胃镜监视下进行,支... 目的:探讨自膨式携带放射性粒子带膜食管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及其并发症的价值。方法:40例食管癌患者分2组,20例放置了自膨式携带放射性粒子带膜食管支架(A组),20例放置了传统自膨式带膜食管支架(B组),全部操作在电子胃镜监视下进行,支架置入前后行食管造影,对2组置入后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A组支架置入后体质恢复、术后3个月再狭窄率和术后生存时间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自膨式携带放射性粒子带膜食管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及其并发症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支架 放射性粒子 ^125I 食管狭窄 距离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125)放射性粒子植入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素欣 陈彦平 +5 位作者 刘哲敏 段玉芹 陈中 郭兰涛 郑晶 李天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943-1945,共3页
目的:研究I^(125)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植入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及副反应,探讨其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制定的相应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计划,对38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应用手术配合I^(125)粒子植... 目的:研究I^(125)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植入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及副反应,探讨其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制定的相应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计划,对38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应用手术配合I^(125)粒子植入治疗或单纯粒子植入治疗,术后随访观察疗效及副反应。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2~28个月,平均20个月,其中23例手术配合粒子植入者局部未见明显新生肿物,15例单纯粒子植入病例均见病灶不同程度缩小,不适症状有所减轻。除2例患者出现局部皮肤色素沉着,1例患者咽部不适1周后缓解,余病例均未出现明显粒子植入后副反应。结论: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显著,为综合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距离放射疗法 放射性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肝癌10例报告 被引量:9
20
作者 朱斌 曹秀峰 +1 位作者 王和明 纪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26-628,共3页
目前,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为中晚期。对于肝癌的治疗方法,通常T1、T2和部分T3可考虑手术,部分T3和T4可作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根据文献报告。放射性^125I粒子永久性组织间植入治... 目前,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为中晚期。对于肝癌的治疗方法,通常T1、T2和部分T3可考虑手术,部分T3和T4可作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根据文献报告。放射性^125I粒子永久性组织间植入治疗肝癌可局部控制肿瘤和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 距离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