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ACE联合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放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恶性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尧 王宇 +4 位作者 雷光焰 闫晓红 杨乔 周海平 耿熠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2期1303-1306,共4页
目的:分析TACE联合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放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恶性生物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西京医院和陕西省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所有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单... 目的:分析TACE联合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放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恶性生物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西京医院和陕西省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所有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单纯TACE治疗)63例,观察组(TACE联合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放疗)49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月后血清各项恶性生物学指标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血清VEGF、FGF及MM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血清AFPL3、GP73、Sb7-H3、AFU、CatS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血清ICAM-1、ESM-1及uP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TACE联合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放疗可以有效降低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各项恶性生物学指标水平,减弱癌细胞恶性程度并延缓病情进展,是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理想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放疗 TACE 恶性生物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种植治疗肿瘤近期疗效 被引量:87
2
作者 王俊杰 黄毅 +5 位作者 冉维强 修典荣 张照辉 刘江平 朱丽红 李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148-149,共2页
目的 探讨放射性粒子组织间种植治疗肿瘤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  6例腹腔或盆腔肿瘤实施开腹术中超声引导下粒子种植术 ,6例前列腺癌实施经会阴超声引导粒子种植术 ,6例人体浅表肿瘤实施超声引导粒子种植术 ,2例肝癌实施DSA粒子介... 目的 探讨放射性粒子组织间种植治疗肿瘤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  6例腹腔或盆腔肿瘤实施开腹术中超声引导下粒子种植术 ,6例前列腺癌实施经会阴超声引导粒子种植术 ,6例人体浅表肿瘤实施超声引导粒子种植术 ,2例肝癌实施DSA粒子介入治疗术。 结果 随访 2月 ,6例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 ,由术前 ( 46 95± 2 6 5 8)ng/ml降至( 11 5 1± 11 0 5 )ng/ml(t=3 0 16 ,P =0 0 13)。 14例实体瘤完全缓解率由 2 8 6 % ( 4/ 14) ,部分缓解率为 6 4 3% ( 9/ 14) ,失败 1例。无明显放射相关副作用。 结论 放射性粒子种植治疗肿瘤具有疗效高、创伤小、并发症发病率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粒子 组织种植 治疗 肿瘤 近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技术指南的建议 被引量:27
3
作者 王忠敏 黄钢 +3 位作者 陈克敏 程永德 吕中伟 刘建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41-644,共4页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及治疗计划系统出现,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恶性实体肿瘤,如前列腺癌、肺癌、胰腺癌、肝癌等。为更好的规范该项技术的临床应用,本文从放...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及治疗计划系统出现,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恶性实体肿瘤,如前列腺癌、肺癌、胰腺癌、肝癌等。为更好的规范该项技术的临床应用,本文从放射性粒子管理、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方法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作为制订该技术指南的讨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粒子 组织植入 技术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软组织肿瘤 被引量:9
4
作者 朱丽红 王俊杰 +7 位作者 袁惠书 冉维强 刘江平 田素清 李金娜 姜伟娟 姜玉良 王皓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46-248,共3页
目的评价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治疗软组织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2例软组织肿瘤共15个病灶(2个原发灶,13个局部复发或转移灶)行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单个病灶植入粒子60颗(7~80颗),粒子活度0.6mCi(0.5~0.8mCi),肿瘤... 目的评价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治疗软组织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2例软组织肿瘤共15个病灶(2个原发灶,13个局部复发或转移灶)行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单个病灶植入粒子60颗(7~80颗),粒子活度0.6mCi(0.5~0.8mCi),肿瘤匹配周边剂量(MPD)140~160Gy。术后行质量验证。2个病灶质量验证不满意加行补充外照射,剂量为30、60Gy,分次剂量2.0Gy。结果中位随访时间17个月(3~34个月)。疼痛缓解率83%(5/6)。术后2个月实际临床获益率(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为93%(14/15)。1年及2年局部控制率均为83%。1年生存率72.9%,2年生存率62.5%,中位生存时间32个月。3例远处转移。5例死亡:1例死于肺转移,4例死于全身多器官衰竭。1例植入粒子后皮肤破溃未愈合,其他患者未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单独或联合外照射治疗软组织肿瘤尤其是复发和转移性软组织肿瘤有效,方法简单、易行、微创、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肿瘤 放射性^(125)I粒子 组织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 被引量:9
5
作者 白静 王俊杰 +1 位作者 修典荣 冉维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5期356-358,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术中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种植治疗无法切除胰腺癌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2002年4月~2005年2月,我院行开腹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21例。术前根据治疗计划,确定粒子活度和种植粒子个数,肿瘤匹配周边剂量为65~110 Gy...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术中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种植治疗无法切除胰腺癌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2002年4月~2005年2月,我院行开腹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21例。术前根据治疗计划,确定粒子活度和种植粒子个数,肿瘤匹配周边剂量为65~110 Gy,每颗粒子活度为0.4~0.5 mC i。超声引导下插入粒子种植针,M ick粒子植入器植入125I粒子,粒子植入数10~75颗。8例粒子植入前或后行胃肠或胆肠吻合术。2例术后行外放疗联合单药吉西他滨化疗。1例术前置入支架,1例术后置入支架。结果15例腹痛中,14例术后1~3 d疼痛即开始缓解,其中7例疼痛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1例无效,有效率93.3%(14/15);除2例失访外,CR 5例,PR 7例,PD 5例,NC 2例。19例中位生存期5个月,1年生存率26.3%。1例出现乳糜漏,3例粒子移位到肝脏。无胰漏和胰腺炎等并发症。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种植治疗胰腺癌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补救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125Ⅰ粒子 组织种植 胰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42例 被引量:6
6
作者 熊炯炘 黄鹏 王春友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1352-1355,共4页
目的:探讨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选择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无法行根治手术患者42例,术中植入125I粒子及姑息性手术。结果:术后患者顽固性疼痛症状明显缓解(P<0.05),Karnofsky评分显著提高(P<0.05),无... 目的:探讨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选择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无法行根治手术患者42例,术中植入125I粒子及姑息性手术。结果:术后患者顽固性疼痛症状明显缓解(P<0.05),Karnofsky评分显著提高(P<0.05),无明显骨髓抑制及免疫抑制。3个月、6个月、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100%、76.7%、33.3%。其中Ⅱ期6个月、12个月生存率为90.0%、55.5%,Ⅲ期6、12个月生存率为68.2%、13.6%(P<0.05)。结论:125I组织间放射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方法简单、安全,能较好改善疾病相关症状,近期疗效确切,是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Ⅰ粒子 组织放疗 胰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125)Ⅰ粒子源治疗中晚期肺癌的剂量学研究和临床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何培坤 张仲卫 +2 位作者 王桐 李林 高靖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154-1156,共3页
目的:观察放射性125Ⅰ粒子源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方法:首先利用实体肿瘤等效材料,采用热释光剂量学方法,模拟实测了125I粒籽源植入瘤内后,瘤内外剂量分布,并对其剂量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临床共对38例中晚期肺癌患者进行125I粒子... 目的:观察放射性125Ⅰ粒子源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方法:首先利用实体肿瘤等效材料,采用热释光剂量学方法,模拟实测了125I粒籽源植入瘤内后,瘤内外剂量分布,并对其剂量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临床共对38例中晚期肺癌患者进行125I粒子种植,均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下实施手术,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根据实验研究结果确定125I粒子间距为1cm时能够达到治疗量(处方剂量145Gy);本组38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手术后未发生出血、气胸、肺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临床观察6个月,临床分析结果显示总缓解率为63.16%,咳嗽、气短、纳差、胸疼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结论:放射性125Ⅰ粒子源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肺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肺癌 ^125Ⅰ粒子 永久性组织植入 肿瘤近距离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地区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李艺 唐亚梅 +1 位作者 刘军 陶恩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7期561-562,共2页
目的 研究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变化及其与神经系统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LENT/SOMA放射性损伤评估量表对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评定,并将文献提供的一般人群对照作为正... 目的 研究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变化及其与神经系统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LENT/SOMA放射性损伤评估量表对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评定,并将文献提供的一般人群对照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病例组在社会关系领域、总的健康和总的生活评分方面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病例组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总的生活和总的健康评分与一般人群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球麻痹症状与生存质量社会关系领域、总的生活健康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除环境领域外, 放射性脑病对生命质量的其他方面存在一定的负性影响。球麻痹症状的存在对生存质量产生了较大的负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脑病 放疗 鼻咽癌 广东地区 患者 神经系统症状 生存质量量表 世界卫生组织 社会关系 一般人群 负性影响 放射性损伤 病例组 评估量表 SOMA 正常对照 生活健康 生命质量 显著性 球麻痹 相关性 对照组 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治疗消化道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9
作者 孙文 牛洪欣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42-845,共4页
放射性粒子植入全称为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治疗,是用一套特殊的器械将封装的放射性核素放置到肿瘤组织或其附近受肿瘤浸润的组织内,粒子发出的γ射线可以持续低能量照射肿瘤而发挥作用。目前,该技术在临床上多用于实质性脏器肿... 放射性粒子植入全称为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治疗,是用一套特殊的器械将封装的放射性核素放置到肿瘤组织或其附近受肿瘤浸润的组织内,粒子发出的γ射线可以持续低能量照射肿瘤而发挥作用。目前,该技术在临床上多用于实质性脏器肿瘤的治疗,对于食管、胃肠道、胆道等空腔脏器肿瘤的治疗鲜有报道,主要因为其独特的解剖学特点可能引起管腔的溃疡、穿孔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粒子组织植入 粒子植入治疗 消化道肿瘤 放射性粒子植入 空腔脏器肿瘤 近距离治疗 放射性核素 实质性脏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及肝外转移瘤的^(125)I粒子植入治疗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奎 张福君 +5 位作者 吴沛宏 黄金华 范卫君 卢鸣剑 吴月霞 焦德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1351-1353,共3页
目的:评价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及肝外转移瘤的临床价值及疗效。方法:本组病例31例,病灶总数为65个,平均直径为3.5cm,其中肝内病灶20个,肺转移瘤25个,淋巴结转移15个,骨转移瘤5个。全部病例经CT、MRI检查或病理穿刺活... 目的:评价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及肝外转移瘤的临床价值及疗效。方法:本组病例31例,病灶总数为65个,平均直径为3.5cm,其中肝内病灶20个,肺转移瘤25个,淋巴结转移15个,骨转移瘤5个。全部病例经CT、MRI检查或病理穿刺活检证实。术前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布源,术中将活度为0.8mCi的125I粒子在CT导向下植入肿瘤内。粒子按照0.5~1.0cm平面插植。肿瘤周边匹配剂量(MPD)100~150Gy。结果:2个月后CT复查,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18例;无变化(NC)3例;进展(PD)6例,总有效率71.1%(22/31),疼痛缓解率72.7%(8/11)。65个病灶中完全缓解(CR)18个;部分缓解(PR)35个;无变化(NC)8个;进展(PD)4个,局部控制率81.5%(53/65)。2例患者死于远处转移,3例死于肝功能衰竭。2个月随访过程中发现8颗粒子在肝脏内游走,5颗粒子迁徙至肺内;2例出现气胸,肺压缩在30%以下,术后2例患者出现轻度白细胞下降,白细胞计数≥3.0×109/L,经保守治疗后均恢复正常。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未见放射性肺炎、大出血、胆汁瘘、胰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及肝外转移瘤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转移瘤 近距离组织放疗 放射性粒子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Ⅰ粒子植入治疗结肠直肠癌肝转移 被引量:16
11
作者 彭晶晶 谭勇 +3 位作者 谭艳 魏东 付增强 张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73-776,共4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治疗结肠直肠癌肝转移(CRL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为24例化疗失败或不能耐受化疗的CRLM患者共计65个肝转病灶行CT引导下植入^(125)Ⅰ粒子,粒子的放射性活度介于0.5~0.7 mCi,每例患者接种的粒子数为18~...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治疗结肠直肠癌肝转移(CRL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为24例化疗失败或不能耐受化疗的CRLM患者共计65个肝转病灶行CT引导下植入^(125)Ⅰ粒子,粒子的放射性活度介于0.5~0.7 mCi,每例患者接种的粒子数为18~109枚,最小边缘剂量为110~160 Gv植入后进行质量验证。结果在6个月的随访中,肿瘤的最长径基线和从术前(7.21±3.28)cm降到术后3个月时的(4.47±3.34)和6个月时的(3.94±2.05)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南术前的(293±89)ng/ml降至术后3、6个月的(198±103)ng/ml、(155±6 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死亡。1、2年生存率分圳为87.5%和75.0%。结论 CT引导下^(125)Ⅰ粒子植入治疗CRLM微创、安全,近期疗效确切,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肝转移 ^125Ⅰ粒子 组织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Ⅰ粒子肿瘤内植入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周围性非小细胞肺癌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馨 吴炜新 +1 位作者 王卫星 孙德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194-196,共3页
目的探讨125Ⅰ粒子肿瘤内植入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周围性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60例患者,经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确诊为肺癌,腺癌43例(其中8例为肺泡细胞癌),鳞癌17例。临床分期Ⅰ期6例,Ⅱ期14例,Ⅲ期34例,Ⅳ期6例。所有患者均拒绝或无法... 目的探讨125Ⅰ粒子肿瘤内植入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周围性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60例患者,经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确诊为肺癌,腺癌43例(其中8例为肺泡细胞癌),鳞癌17例。临床分期Ⅰ期6例,Ⅱ期14例,Ⅲ期34例,Ⅳ期6例。所有患者均拒绝或无法手术,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吉西他滨单药化疗组及吉西他滨化疗联合经皮穿刺CT导引下肿瘤内植入125Ⅰ粒子治疗组。结果吉西他滨组PR5例,SD14例,PD11例,总有效率为16%(5/30),疾病控制率为63%(19/30),临床受益率为37%(11/30);中位生存期为7个月,1年生存率为26%。吉西他滨联合治疗组CR5例,PR11例,SD8例,PD6例,总有效率为36%(16/30),疾病控制率为80%(24/30),临床受益率为56%(17/30),中位生存期为12.3个月,1年生存率为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吉西他滨单药组14例出现Ⅰ度骨髓抑制,9例出现皮疹,吉西他滨联合组11例出现皮疹,17例出现轻度骨髓抑制。结论125Ⅰ粒子肿瘤内植入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周围性肺癌疗效好,创伤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125↑Ⅰ粒子 吉西他滨 组织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植入^(125)I粒子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观察
13
作者 肖茜 董峰 王任飞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673-674,共2页
一、目的 对21例肿瘤患者施行手术治疗,术中联合^125I粒子植入或单纯^125I粒子术中植入,通过术后随诊观察,探讨放射性核素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
关键词 ^125I粒子植入 晚期恶性肿瘤 疗效观察 术中植入 手术治疗 近距离治疗 组织插植 放射性核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