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射频消融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恶性肿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王舒婷 陈海波 +3 位作者 施昌盛 施振静 虞希祥 孙志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87-590,共4页
目的评价经皮射频消融(RFA)与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治疗直径>5 cm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行微创介入治疗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RFA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 目的评价经皮射频消融(RFA)与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治疗直径>5 cm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行微创介入治疗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RFA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治疗组)47例,单纯行TACE(对照组)33例,比较两组的疗效、总生存期(OS)和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ORR,87.2%)及疾病控制率(DCR,95.7%)均高于对照组(ORR 66.7%,DCR 8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1年的生存率(80.9%)高于对照组(75.8%)(P<0.05)。结论经皮RFA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对治疗直径>5 cm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提高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延长患者的近中期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恶性肿瘤 经皮射频消融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微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门区肝癌患者超声引导经皮穿刺^(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术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
作者 屈佳 杨冬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6-369,共4页
目的:报道1例行超声引导经皮穿刺^(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门区肝癌病例,并文献复习。方法:术前对患者行CT及超声检查并制定术前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计划,在超声引导下以平行的方式进针将粒子植入肿瘤内(粒子间的距离为1.0~1.5c... 目的:报道1例行超声引导经皮穿刺^(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门区肝癌病例,并文献复习。方法:术前对患者行CT及超声检查并制定术前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计划,在超声引导下以平行的方式进针将粒子植入肿瘤内(粒子间的距离为1.0~1.5cm),使患者肿瘤内的粒子分布符合TPS计划。结果:手术过程顺利完成;术后1个月的随访过程中,无术后并发症;术后1个月行超声和CT检查,肿瘤体积明显缩小,肿瘤局部治疗效果良好。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是治疗肝门区肝癌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超声引导 经皮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部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患者防辐射面罩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李雪薇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3期95-96,共2页
目的减少面部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患者对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等周围人群造成的辐射损害。方法筛选适宜布料,设计制作具备鼻部呼吸开口,在额头部、左脸颊部、右脸颊部、鼻部和口部有中空夹层、活动开口、固定扣的面罩,根据患者粒子植入... 目的减少面部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患者对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等周围人群造成的辐射损害。方法筛选适宜布料,设计制作具备鼻部呼吸开口,在额头部、左脸颊部、右脸颊部、鼻部和口部有中空夹层、活动开口、固定扣的面罩,根据患者粒子植入的部位选择性地置入铅块,应用于22例面部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患者。结果佩戴防辐射面罩后辐射剂量值均达到国家标准规定辐射剂量的公众限值,患者及其家属满意。结论面部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患者防辐射面罩设计合理,应用安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防辐射面罩 铅块 设计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例前列腺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的护理 被引量:7
4
作者 丛冰 周玉虹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11期871-872,共2页
对 3例前列腺癌病人。行放射性 12 5I粒子植入术 ,该手术具有操作简便 ,危险性低 ,创伤小的优势 ,治疗效果与手术相当 ,而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预防术后并发症 ,促进康复的保证。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超声支气管镜125I粒子植入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大气道狭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郭国华 宋彬 +1 位作者 朱传奇 肖建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42-546,共5页
目的探究经超声支气管镜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术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大气道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6例晚期NSCLC合并气道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3例,观... 目的探究经超声支气管镜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术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大气道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6例晚期NSCLC合并气道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镇静下经超声支气管镜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吉西他滨、顺铂(GP)化疗;对照组仅采用GP化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血清肿瘤标志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1年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肿瘤治疗有效率、气道狭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气促指数低于对照组,气道管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6 min步行距离(6MWD)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EA、SCCA、NSE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咯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存活率(83.7%)显著高于对照组(65.1%),中位生存时间为(7.53±1.66)个月,显著高于对照组为(5.17±1.02)个月(P均<0.05)。结论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镇静下经超声支气管镜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NSCLC气道狭窄患者有效率高,毒性反应患者可耐受,近期预后较好,是治疗晚期NSCLC气道狭窄的简单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气道狭窄 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 超声支气管镜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化疗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恶性肿瘤介入治疗指南》读后感 被引量:1
6
作者 欧阳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90-890,共1页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技术日益增多,除了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以外,各种经皮穿刺肿瘤的理化消融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等非血管内治疗技术相继被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然而,现有的血管...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技术日益增多,除了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以外,各种经皮穿刺肿瘤的理化消融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等非血管内治疗技术相继被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然而,现有的血管内和非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各有其优点和缺点,在适应证、禁忌证、疗效和并发症等方面也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治疗指南 肿瘤介入 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 血管内治疗技术 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介入放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