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靶动脉减量灌注化疗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虎子 赵成 +3 位作者 方文岩 张洪 贺斌 段振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93-898,共6页
目的比较研究^(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多靶动脉减量灌注化疗治疗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与联合静脉化疗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选取在2013年7月至2018年12月接受局部^(125)I放射性植入治疗联合化疗的ⅢB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 目的比较研究^(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多靶动脉减量灌注化疗治疗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与联合静脉化疗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选取在2013年7月至2018年12月接受局部^(125)I放射性植入治疗联合化疗的ⅢB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各项临床特征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力状况、吸烟指数、病理类型、化疗方式、肿瘤体积(gross tumor volume,GTV)和100%靶区所受剂量(D100)等,接受动脉灌注化疗的患者为MAC组,接受静脉化疗的患者为SVC组。随访并行短期疗效评价和记录生存时间。结果57例SVC组CR、PR、SD和PR患者分别为1.8%(1/57)、47.4%(27/57)、45.6%(26/57)和5.3%(3/57),OR为49.1%;19例MAC组患者CR、PR、SD和PR分别为15.8%(3/19)、52.6%(10/19)、21.1%(4/19)和10.5%(2/19),OR为68.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92,P=0.042)。SVC组患者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73.7%、26.3%和8.8%,mOS为16.3个月;MAC组患者1、2和3年生存率为84.2%、42.1%和15.8%,mOS为20.0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6,P=0.048)。亚组分析显示单一支气管动脉供血的患者mOS为25.0个月,多靶动脉供血患者mOS为16.8个月,两组患者OS差异明显(χ^(2)=3.944,P=0.047)。应用Cox模型单因素分析显示:GTV(HR=3.090,95%CI:1.057-8.884,P=0.036)、D100(HR=4.463,95%CI:1.261-15.798,P=0.020)、供血动脉(HR=5.885,95%CI:1.877-18.449,P=0.002)与OS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多靶动脉供血是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HR=4.776,95%CI:1.265-18.039,P=0.021)。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联合多靶动脉减量灌注化疗治疗ⅢB期NSCLC在局部病灶控制、延长生存时间方面优于联合静脉化疗,可作为治疗手段之一进行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放射性粒子植入 静脉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进展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虎子 赵成 +3 位作者 贺斌 方文岩 张洪 段振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87-692,共6页
目的评估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选取在2013年7月至2018年12月肿瘤科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的76例ⅢB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临床... 目的评估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选取在2013年7月至2018年12月肿瘤科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的76例ⅢB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态(ECOG-PS)评分、吸烟状态、肿瘤位置、病理类型、化疗方式、D100、原发肿瘤体积(GTV)。随访并行近期疗效评价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生存状况,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治疗后3~6个月行近期疗效评价显示获得CR、PR、SD、PD的患者分别占全部患者的5.3%、48.7%、39.5%、6.6%;疾病控制率(DCR)为93.4%。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3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76.3%、30.3%、10.5%,中位生存期(mOS)为17.2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ECOG-PS(P<0.001)、化疗方式(P=0.048)、GTV(P=0.026)、D100(P=0.032)、近期疗效评价(P=0.017)与OS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ECOG-PS评分(PS 0分比PS 2分,HR=0.14,95%CI:0.04-0.49,P=0.02;PS1分比PS 2分,HR=0.43,95%CI:0.26-0.70,P=0.01)、GTV体积(HR=0.54,95%CI:0.33-0.88,P=0.014)、近期疗效评价(HR=0.50,95%CI:0.31-0.83,P=0.007)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是治疗ⅢB期NSCLC的有效方法,且ECOG-PS评分、GTV、近期疗效评价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 化疗 预后因素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浅表恶性肿瘤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海波 黄定强 李琛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57-460,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头颈部浅表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头颈部浅表恶性肿瘤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T引导下^(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并具有完整的术后随访复查资料。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头颈部浅表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头颈部浅表恶性肿瘤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T引导下^(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并具有完整的术后随访复查资料。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评价术后放射性皮肤损伤程度。基于术后6个月影像学检查图像,评价治疗效果,计算客观缓解率(ORR)及疾病控制率(DCR)。通过绘制生存曲线,获得患者术后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并计算术后1年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结果术后6个月ORR为92.86%(26/28),DCR为100%(28/28)。术后平均随访(25.6±8.9)个月。28例患者中位总生存期为26.98个月[95%CI(22.55,31.3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6.93个月[95%CI(14.47,19.39)];术后1年总生存率为96.43%(27/28),无进展生存率为82.14%(23/28)。96.43%(27/28)患者术后放射性皮肤损伤为0~Ⅱ度,仅3.57%(1/28)患者为Ⅲ度。术后均未出现血管栓塞、破裂等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头颈浅表恶性肿瘤近期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恶性 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 CT引导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与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治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肿瘤标志物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汪涛 刘诚 +2 位作者 李波 宋进华 顾建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6期2247-2250,共4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91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6),对照组患者给予支气管动...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91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6),对照组患者给予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治疗前,观察组的CEA、NSE、CA125、CD4+、CD8+、CD4+/CD8+和NK细胞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组内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CEA、NSE、CA125及CD8+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组内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CD4+、CD4+/CD8+和NK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可有效降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患者的T细胞亚群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性粒子植入 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 血清肿瘤标志物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个性化打印模板联合CT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颈部转移瘤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吴峰 郭彦伟 +4 位作者 徐红卫 郭辉 权红军 夏燕娜 齐丽丹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2-276,共5页
目的探讨3D个性化打印模板联合CT引导;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在颈部转移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颈部转移瘤患者2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0)与研究组(n=10)。研究组采取3D个性化打印模板联合CT引导;I放射性粒... 目的探讨3D个性化打印模板联合CT引导;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在颈部转移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颈部转移瘤患者2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0)与研究组(n=10)。研究组采取3D个性化打印模板联合CT引导;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对照组常规实施CT引导;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比较两组计划粒子植入数目及实际粒子植入数目、粒子植入优良率、手术时间、临床疗效。术后随访6~9个月,统计两组疾病复发率。结果两组间计划粒子植入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实际粒子植入数目多于对照组(P<0.05),且对照组实际粒子植入数目显著少于计划粒子植入数目(P<0.05);研究组粒子植入优良为9例,高于对照组的4例(P<0.05);研究组总有效为8例,高于对照组的4例,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6个月及9个月疾病复发分别为1例,2例,低于对照组的3例和5例,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3D个性化打印模板联合CT引导;I粒子植入治疗颈部转移瘤,实际粒子植入数目与计划数目较接近,粒子植入优良率较高,可有效提高疾病治疗效果、降低疾病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个性化打印模板 CT引导 I放射性粒子植入 颈部转移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肺转移瘤^(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顾仰葵 黄金华 +2 位作者 范卫君 张亮 高飞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64-66,共3页
【目的】评价CT导向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肺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6~2006.7于我中心住院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23例原发性肝癌肺转移瘤病人的临床疗效。23例病人肝脏原发肿瘤手术切除后未见复... 【目的】评价CT导向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肺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6~2006.7于我中心住院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23例原发性肝癌肺转移瘤病人的临床疗效。23例病人肝脏原发肿瘤手术切除后未见复发或介入治疗后病灶控制稳定,其中男性17例,女性6例,年龄26~69岁,中位年龄49岁。23例病人病灶总数为42个,只有两例病人双肺有3个病灶,其余均为1~2个病灶。病灶大小0.9cm~3.8cm,平均直径为2.7cm。植入之前采用TPS模拟布源或遵循Halarism的125I经验公式:mCi=Da×5,Da为靶组织长、宽、高的平均值(L+W+H)/3,单位为cm,求出的mCi为术中所需125I粒子的总活度,再除以拟用粒子的活度算出治疗粒子的数量;对于残留厚度≤1.0cm的小病灶采用平面植入,即将0.5~0.8mCi活度的125I粒子相隔1.0~1.5cm平面插植,125I在1.7cm内具有杀灭肿瘤的作用。手术时在螺旋CT实时导向下将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肺转移瘤内。【结果】23例病人的42个病灶在植入后2个月行胸部薄层CT复查评价疗效,完全缓解(CR):22个,部分缓解(PR):10个,稳定(NC):5个,进展(PD)5个,有效率达到76.2%。术中在肺内沿着穿刺路径会有少量的渗出,5例于术中出现气胸,仅1例需行胸腔穿刺置管闭式引流,其余4例肺压缩均在30%以内,术后3天胸腔气体自行吸收。术后1周14例出现痰中带血;其它包括白细胞下降2例,计数均在3000以上,粒子移位3例(均在肺内),未见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是治疗原发性肝癌肺转移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肺转移瘤 放射性粒子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射频消融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恶性肿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王舒婷 陈海波 +3 位作者 施昌盛 施振静 虞希祥 孙志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87-590,共4页
目的评价经皮射频消融(RFA)与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治疗直径>5 cm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行微创介入治疗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RFA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 目的评价经皮射频消融(RFA)与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治疗直径>5 cm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行微创介入治疗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RFA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治疗组)47例,单纯行TACE(对照组)33例,比较两组的疗效、总生存期(OS)和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ORR,87.2%)及疾病控制率(DCR,95.7%)均高于对照组(ORR 66.7%,DCR 8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1年的生存率(80.9%)高于对照组(75.8%)(P<0.05)。结论经皮RFA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对治疗直径>5 cm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提高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延长患者的近中期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恶性肿瘤 经皮射频消融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 微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吕金爽 柴树德 +2 位作者 郑广钧 阎卫亮 冯震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920-922,共3页
大细胞肺癌为肺癌四种主要组织类型中发病率最低的一种[1],其亚型-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arge cell neuroendocrine lung cancer,LCNEC)罕见,恶性度高,50%的患者在1年-2年内死亡,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23%和10%[2]。单纯手术治疗效果欠... 大细胞肺癌为肺癌四种主要组织类型中发病率最低的一种[1],其亚型-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arge cell neuroendocrine lung cancer,LCNEC)罕见,恶性度高,50%的患者在1年-2年内死亡,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23%和10%[2]。单纯手术治疗效果欠佳[3],目前多采取手术联合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大细胞肺癌 10年生存率 单纯手术 组织类型 cell LU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Ⅲa-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后的肿瘤恶性程度评估 被引量:9
9
作者 李前进 潘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5期1718-1721,共4页
目的:评估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Ⅲa-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后的肿瘤恶性程度评。方法: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GP方案化疗,观察组接受GP化疗+支气管... 目的:评估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Ⅲa-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后的肿瘤恶性程度评。方法: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GP方案化疗,观察组接受GP化疗+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对比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侵袭转移相关因子蛋白表达量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EA、CA125、Cyfra21-1、NSE、SCC-A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8^+T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CD4^+T细胞、NK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肺泡灌洗液中caspase-3、survivin、bcl-2蛋白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53蛋白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可以降低Ⅲa-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肿瘤恶性程度,优化整体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 放射性粒子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纵隔淋巴结转移瘤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穿刺入路及技巧 被引量:2
10
作者 严媛 陈锦 +3 位作者 林瑞祥 林清锋 陈健 林征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17-1221,共5页
目的探讨纵隔淋巴结转移瘤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穿刺路径及辅助技术。方法对2015年7月至2019年7月共16例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瘤放射性125I治疗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其穿刺路径及相关辅助技术,总结相关经验。结果 16例纵隔淋巴结转... 目的探讨纵隔淋巴结转移瘤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穿刺路径及辅助技术。方法对2015年7月至2019年7月共16例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瘤放射性125I治疗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其穿刺路径及相关辅助技术,总结相关经验。结果 16例纵隔淋巴结转移瘤共20个病灶均顺利完成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穿刺路径分为经胸骨旁/椎旁入路(8例)、经胸骨入路(4例)、经胸骨上入路(2例),经胸椎入路(1例)、经胸膜腔入路(1例,人工气胸技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9个月。疗效评价完全缓解(CR)10例(62.5%),部分缓解(PR)1例(6.2%),疾病稳定(SD)3例(18.8%),疾病进展(PD)2例(12.5%)。结论采用合适的穿刺路径及辅助技术是CT引导下纵隔淋巴结转移瘤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淋巴结转移瘤 放射性粒子植入 经骨入路 人工气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植入的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54
11
作者 申文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118-119,共2页
关键词 放射性粒子植入 放射治疗 近距离治疗 治疗方法 临床疗效 外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完成首例CT引导联合3D打印模板指导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腹膜后复发肿瘤 被引量:7
12
作者 姜玉良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2-182,共1页
2015年12月22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放疗科完成了首例CT引导联合3D打印个性化模板指导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治疗腹膜后复发肿瘤。1例54岁的女性腹膜后间质瘤患者,因靶向治疗失败失去手术治疗机会,经过综合评估,肿瘤放疗科王俊杰主任决... 2015年12月22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放疗科完成了首例CT引导联合3D打印个性化模板指导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治疗腹膜后复发肿瘤。1例54岁的女性腹膜后间质瘤患者,因靶向治疗失败失去手术治疗机会,经过综合评估,肿瘤放疗科王俊杰主任决定对患者进行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22日下午,王俊杰主任带领临床医生和物理师设计团队,精心设计粒子植入进针路径,为确保粒子植入定位准确,通过为其个性化定制的3D打印模板进行空间定位。粒子植入一次完成进针,大大缩短了治疗时间,术后即刻剂量验证达到了术前计划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复发肿瘤 腹膜后 模板 打印 导联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门区肝癌患者超声引导经皮穿刺^(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术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3
作者 屈佳 杨冬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6-369,共4页
目的:报道1例行超声引导经皮穿刺^(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门区肝癌病例,并文献复习。方法:术前对患者行CT及超声检查并制定术前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计划,在超声引导下以平行的方式进针将粒子植入肿瘤内(粒子间的距离为1.0~1.5c... 目的:报道1例行超声引导经皮穿刺^(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门区肝癌病例,并文献复习。方法:术前对患者行CT及超声检查并制定术前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计划,在超声引导下以平行的方式进针将粒子植入肿瘤内(粒子间的距离为1.0~1.5cm),使患者肿瘤内的粒子分布符合TPS计划。结果:手术过程顺利完成;术后1个月的随访过程中,无术后并发症;术后1个月行超声和CT检查,肿瘤体积明显缩小,肿瘤局部治疗效果良好。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是治疗肝门区肝癌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放射性粒子植入 超声引导 经皮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部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患者防辐射面罩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雪薇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3期95-96,共2页
目的减少面部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患者对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等周围人群造成的辐射损害。方法筛选适宜布料,设计制作具备鼻部呼吸开口,在额头部、左脸颊部、右脸颊部、鼻部和口部有中空夹层、活动开口、固定扣的面罩,根据患者粒子植入... 目的减少面部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患者对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等周围人群造成的辐射损害。方法筛选适宜布料,设计制作具备鼻部呼吸开口,在额头部、左脸颊部、右脸颊部、鼻部和口部有中空夹层、活动开口、固定扣的面罩,根据患者粒子植入的部位选择性地置入铅块,应用于22例面部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患者。结果佩戴防辐射面罩后辐射剂量值均达到国家标准规定辐射剂量的公众限值,患者及其家属满意。结论面部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患者防辐射面罩设计合理,应用安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放射性粒子植入 防辐射面罩 铅块 设计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CT引导下^(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晚期头颈部癌伴出血的疗效分析
15
作者 游建雄 王精兵 +5 位作者 蒋春雨 杨西涛 温明哲 郑连洲 苏立新 范新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69-575,共7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晚期头颈部癌伴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介入科采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CT引导下放射性^(125)Ⅰ粒子...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晚期头颈部癌伴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介入科采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CT引导下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术治疗16例晚期头颈部癌伴出血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后90%靶区体积(D90)的中位剂量。评估患者临床止血成功率,依据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价患者肿瘤近期疗效,分析总生存期(OS)及局部无进展生存期(LPFS),评价不良事件。结果16例患者共行87次(平均5.4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及28次(平均1.8次)粒子植入。术后D90的中位剂量为117 Gy,止血技术成功率100%;1例术后1个月内再出血,重复化疗栓塞后未再出血,临床止血成功率93.8%(15/16)。治疗后平均随访21.6个月(9~51个月),1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3例(18.7%),部分缓解(PR)8例(50.0%),疾病稳定(SD)4例(25.0%),疾病进展(PD)1例(6.3%),疾病控制率(DCR)93.8%(15/16)。4例仍存活,中位OS 17个月(7~49个月);1、3年生存率分别为94.3%、35.7%,中位LPFS 13.5个月(4~48个月),1、3年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3.5%、37.2%。术后出现皮肤或口腔黏膜毒性5例(31.5%),均为1~2级,未发现毒性与剂量的相关性。结论CT引导下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是晚期头颈部癌伴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癌 出血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放射性粒子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CE联合微波消融与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不可切除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16
作者 韦伟 关利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89-893,共5页
目的 探讨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微波消融术与联合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不可切除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20年3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不可切除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 目的 探讨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微波消融术与联合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不可切除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20年3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不可切除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行TACE联合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研究组行TACE联合微波消融术,治疗后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近期抗肿瘤疗效、病灶内生物学标志基因表达情况,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随访期间的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临床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丝切蛋白-1(CFL1)、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白血病毒插入位点1(BMI-1)、激活转录因子3(STAT3)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aspase-3、Runx3、p53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患者的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研究组(P<0.05),而高血压、蛋白尿、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12个月总存活率为51.22%(21/41),对照组为42.50%(17/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微波消融术、TACE联合I放射性粒子植入这两种治疗方案对不可切除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疗效、安全性相近,但TACE联合微波消融术可抑制患者病灶内侵袭基因表达、上调抑癌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门静脉癌栓 经动脉化疗栓塞 微波消融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恶性肿瘤的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凯 封国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7期1976-1978,共3页
关键词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肝脏恶性肿瘤 综合治疗方法 国外学者 生物工程学 肝恶性肿瘤 近距离治疗 治疗适应证 原发性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基底细胞癌1例
18
作者 邢宏军 王玮 +2 位作者 李巍 康淑霞 吴斌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25-626,共2页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86岁。患者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鼻背部出现一绿豆大增生物,伴痒痛不适,未予治疗。2年前皮损增长至蚕豆大,瘙痒明显,患者经常搔抓,皮损偶有破溃,可自行愈合。于外院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基底细胞癌(BCC)。建议患者行手...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86岁。患者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鼻背部出现一绿豆大增生物,伴痒痛不适,未予治疗。2年前皮损增长至蚕豆大,瘙痒明显,患者经常搔抓,皮损偶有破溃,可自行愈合。于外院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基底细胞癌(BCC)。建议患者行手术切除治疗,患者拒绝。后自行外用碘伏和红霉素软膏等,疗效不佳,皮损面积逐渐增大至5.2 cm×3.0 cm,侵及眉间及双侧上眼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疗法 放射性粒子植入 基底细胞癌 个体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植入^(125)Ⅰ放射性粒子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洋 隋铁泉 +1 位作者 张秀强 张志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79-1680,共2页
放射性粒子植入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方法。笔者自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对42例无法接受标准肺癌根治切除的非小细胞癌患者(non 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进行了术中直视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取得较好... 放射性粒子植入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方法。笔者自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对42例无法接受标准肺癌根治切除的非小细胞癌患者(non 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进行了术中直视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42例,其中鳞癌27例,腺癌15例。男30例,女12例,年龄46~78岁,中位年龄54.7岁。右肺上叶肺癌12例,右肺下叶肺癌8例,左肺上叶肺癌8例,左肺下叶肺癌14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术中植入 carcinoma 肺上叶肺癌 应用 晚期恶性肿瘤 中位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例前列腺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的护理 被引量:7
20
作者 丛冰 周玉虹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11期871-872,共2页
对 3例前列腺癌病人。行放射性 12 5I粒子植入术 ,该手术具有操作简便 ,危险性低 ,创伤小的优势 ,治疗效果与手术相当 ,而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预防术后并发症 ,促进康复的保证。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放射性粒子植入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