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性示踪技术在兽药代谢及残留消除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朱洪鹏 潘源虎 +4 位作者 黄玲利 谢书宇 匡楠楠 李梅 袁宗辉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34-1243,共10页
研究兽药的代谢和残留消除对于指导临床安全用药,保证动物和人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放射性示踪技术在兽药的代谢和残留消除中药物及代谢物定性、定量分析具有准确、可信度高等特点,因此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近年来放射性示踪技术在兽药... 研究兽药的代谢和残留消除对于指导临床安全用药,保证动物和人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放射性示踪技术在兽药的代谢和残留消除中药物及代谢物定性、定量分析具有准确、可信度高等特点,因此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近年来放射性示踪技术在兽药代谢、残留消除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概括了放射性示踪技术在研究兽药药动学、代谢以及物料平衡规律的优势,总结了放射性示踪技术在兽药残留靶组织及标示残留物确定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及重要意义,旨在为我国未来放射性示踪技术在兽药安全性评估等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示踪技术 兽药 代谢 残留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技术研究油水井间高渗透层 被引量:23
2
作者 赵永强 王秀鹏 +3 位作者 史田 于秋玉 韩红霞 程同军 《断块油气田》 CAS 2002年第2期77-78,共2页
研究油水井间的高渗透带及大孔道对油田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现场常用的普通示踪剂只能定性监测井间高渗透带或大孔道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技术主要是在水井中注入一种氚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 ,通过不同部位油井放射性示踪剂产出计算及峰值... 研究油水井间的高渗透带及大孔道对油田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现场常用的普通示踪剂只能定性监测井间高渗透带或大孔道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技术主要是在水井中注入一种氚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 ,通过不同部位油井放射性示踪剂产出计算及峰值特征分析 ,利用解释软件处理推导出多种地层参数 ,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油水井之间存在的高渗透层及大孔道参数 ,为下步注采调整方案及封堵大孔道控水稳油等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该技术在 2个断块开展了现场试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 油水井间高渗透层 氚水 响应曲线 渗透率 油田注水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同位素氢标记血根碱全合成研究
3
作者 王林 刘梦婷 +3 位作者 董朕 王新昊 程辟 曾建国 《中国兽药杂志》 2025年第3期34-43,共10页
在饲用禁抗背景下,以血根碱为主要活性成分开发的国家二类新兽药博落回提取物作为抗生素替代品逐渐投入到养殖生产中,也同时面临长期使用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基于此,我们首次开展了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血根碱的全合成。以[^(3)H]... 在饲用禁抗背景下,以血根碱为主要活性成分开发的国家二类新兽药博落回提取物作为抗生素替代品逐渐投入到养殖生产中,也同时面临长期使用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基于此,我们首次开展了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血根碱的全合成。以[^(3)H]碘甲烷为放射性同位素源,通过甲基化、氧化脱氢和还原酸化等反应制备得到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的血根碱,其结构经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联用仪分析确认,反应总化学收率和放化收率36%和82%。经高效液体相色谱和ARC流式液体闪烁计数仪测定表明,标记物的化学纯度和放化纯度均大于97%,比活度为4 mCi/mg,十二个月内质量稳定。该标记物可作为放射性示踪剂,用于血根碱的代谢、残留和消除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禁抗 博落回提取物 血根碱 全合成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检测端粒酶活性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萌 王荣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20,共3页
人端粒酶(telomerase)与人类的衰老与肿瘤发生密切联系;其主要组成成分之一——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是端粒酶的限速亚单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与研究意义。检测端粒酶活性,尤其是hTERT活性,不仅有助于临床诊断肿瘤,而且对于... 人端粒酶(telomerase)与人类的衰老与肿瘤发生密切联系;其主要组成成分之一——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是端粒酶的限速亚单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与研究意义。检测端粒酶活性,尤其是hTERT活性,不仅有助于临床诊断肿瘤,而且对于进一步开展端粒酶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检测端粒酶活性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 端粒酶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体肿瘤核素示踪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荣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共1页
关键词 核素示踪技术 活体肿瘤 放射性示踪技术 医学检测方法 医学理论 体外测量 微量物质 分子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吸收磷素营养的代谢及分布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晋 强继业 +3 位作者 杨林楠 杨建平 张光勇 许丽仙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9-160,共2页
应用3 2 P示踪研究玉米的磷素代谢及分布 ,结果表明 :3 2 P经玉米吸收后 ,代谢各成分所占百分数为 :RNA—3 2 P最多为 6 1.2 6 % ,DNA—3 2 P为 2 3.0 8% ,脂类—3 2 P为 1.32 % ,有机—3 2 P为 13.0 4 % ,无机—3 2 P最小为 1.30 %。... 应用3 2 P示踪研究玉米的磷素代谢及分布 ,结果表明 :3 2 P经玉米吸收后 ,代谢各成分所占百分数为 :RNA—3 2 P最多为 6 1.2 6 % ,DNA—3 2 P为 2 3.0 8% ,脂类—3 2 P为 1.32 % ,有机—3 2 P为 13.0 4 % ,无机—3 2 P最小为 1.30 %。整株吸收率与时间成显著正相关。说明磷素在玉米植株体内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磷素 代谢 分布 放射性示踪技术 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磺胺草醚在模拟水生生态系统中的行为特征 被引量:5
7
作者 开美玲 郭江峰 +1 位作者 金仁耀 徐步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86-489,共4页
采用模拟水生生态系统方法,运用放射性示踪技术研究了14C-氟磺胺草醚在模拟金鱼藻-麦穗鱼-底泥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分配、消长等行为特征,并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穴1雪水体中氟磺胺草醚由于沉降、底泥吸附、鱼体摄取及... 采用模拟水生生态系统方法,运用放射性示踪技术研究了14C-氟磺胺草醚在模拟金鱼藻-麦穗鱼-底泥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分配、消长等行为特征,并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穴1雪水体中氟磺胺草醚由于沉降、底泥吸附、鱼体摄取及金鱼藻的吸附、吸收而使其在水体中的含量迅速下降并趋于稳定,其消失动态符合单项指数衰减规律,Cw=0.12221e-2.96823t+0.04778;穴2雪底泥对氟磺胺草醚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引入药剂3d内吸附量迅速上升至最高点(0.362mg·kg-1)后下降,5d内就达到吸附动态平衡;穴3雪金鱼藻和麦穗鱼中氟磺胺草醚含量在处理后1d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169、1.233mg·kg-1),然后逐渐下降至近稳定,其消失动态(1 ̄25d)同样符合单项指数衰减规律,分别为:Ch=2.76517e-0.28031t+1.03765、Cf=0.76765e-0.11218t+0.45303;穴4雪金鱼藻和麦穗鱼均对氟磺胺草醚有明显的生物富集现象,其浓集系数CF值均在1d内达到最大(分别为59.21、23.20),然后缓慢下降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C-氟磺胺草醚 水生生态系统 消失 生物富集 放射性示踪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地区^(137)Cs的分布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李仁英 杨浩 +1 位作者 唐翔宇 赵晓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28-631,共4页
关键词 黄土高原 铯137 分布 影响因子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 土壤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肽类药物体内分析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王静 关勇彪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1309-1314,共6页
多肽类药物是新药研究的新领域,也是当今新药研究最活跃和发展最迅速的领域之一。目前,建立测定生物基质中多肽类药物的方法学是世界范围存在的难题,面临着诸多挑战。酶联免疫法(ELISA)及放射同位素标记是定量多肽类药物最常用的方法,... 多肽类药物是新药研究的新领域,也是当今新药研究最活跃和发展最迅速的领域之一。目前,建立测定生物基质中多肽类药物的方法学是世界范围存在的难题,面临着诸多挑战。酶联免疫法(ELISA)及放射同位素标记是定量多肽类药物最常用的方法,应用广泛。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发展迅速,高专属性、高灵敏度、应用广泛、简便快速等特点势必使其成为多肽类药物体内定量分析的重要手段。本文就目前国际上几种检测方法的优劣、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药物 生物检定法 酶联免疫法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 生化 生态
10
《麦类文摘》 2000年第5期39-42,共4页
Z001197高产小麦生育后期根系活性的空间分布与衰老的关系及其调控/王法宏(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全国小麦育种学术讨论会摘要文集:2000,5.9~5.14.-22~231995-1998年在山东省农科院试验农场采用网袋栽培、池栽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Z001197高产小麦生育后期根系活性的空间分布与衰老的关系及其调控/王法宏(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全国小麦育种学术讨论会摘要文集:2000,5.9~5.14.-22~231995-1998年在山东省农科院试验农场采用网袋栽培、池栽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等手段研究表明:(1)随着植株的衰老,高产小麦生育后期群体根系活性(单位土体内的根系活性)迅速下降,但品种间存在差异:正常落黄型品种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讨论会 群体根系活性 小麦育种 高产小麦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 生育后期 相结合 山东省 小麦品种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狩猎、野生动物驯养
11
《中国农业文摘(畜牧)》 2004年第1期48-52,共5页
S865.12 20040312大鼠高剂量铜对不同铁源吸收的影响/周桂莲(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510640),韩友文,膝冰…//动物营养学报.-2003,15(1).-15~20本试验用50日龄 Wistar 纯系雄性大鼠,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灌注体内原位结... S865.12 20040312大鼠高剂量铜对不同铁源吸收的影响/周桂莲(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510640),韩友文,膝冰…//动物营养学报.-2003,15(1).-15~20本试验用50日龄 Wistar 纯系雄性大鼠,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灌注体内原位结扎肠段技术,研究了饲粮中添加高剂量铜对氯化亚铁、赖氨酸赘合铁和甘氨酸螯合铁吸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剂量 雄性大鼠 基因表达 经济动物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 体内原位结扎 昆明小鼠 人工授精 生命科学 中国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