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体分子放射性碳同位素分析在海洋科学及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赵美训 于蒙 +1 位作者 张海龙 陶舒琴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0,共10页
单体分子放射性碳同位素分析(CSRA)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的分析手段,将所需的单体分子(生物标志物)从复杂的环境样品基质中分离并富集,再进行加速质谱仪(AMS)的放射性碳(14C)测定。这种分子水平的放射性碳同位素测定技术能够... 单体分子放射性碳同位素分析(CSRA)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的分析手段,将所需的单体分子(生物标志物)从复杂的环境样品基质中分离并富集,再进行加速质谱仪(AMS)的放射性碳(14C)测定。这种分子水平的放射性碳同位素测定技术能够揭示出总有机质同位素组成的异质性,为解释有机碳的来源、迁移和转化等提供了新型的手段。在海洋科学研究中,单体分子放射性碳同位素分析已应用于计算碳在全球各储库的逗留时间并揭示和定量估算化石源有机碳的输入、指示沉积物的搬运过程、示踪微生物的代谢途径、改进沉积物年代学等;在环境科学研究中,单体分子放射性碳同位素分析可用于有毒物质(如多环芳烃)的源解析,示踪有机污染环境中微生物的代谢途径等。伴随着单体分子分离技术的改进及AMS灵敏度的提高,CSRA技术的应用会更加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体分子放射性碳同位素分析 ^14C 生物标志物 海洋科学 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碳同位素技术在碳质气溶胶源解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赵雪琰 徐占杰 +4 位作者 董志超 李培森 赵晓麦 傅平青 Chandra Mouli PAVULURI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85-698,共14页
碳质气溶胶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影响太阳辐射在大气层中的正常传播,与气候变化、空气污染和人类健康等关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密切相关。大气环境中的碳质气溶胶主要包含有机碳和元素碳,其中有机碳可分为水溶性有机... 碳质气溶胶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影响太阳辐射在大气层中的正常传播,与气候变化、空气污染和人类健康等关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密切相关。大气环境中的碳质气溶胶主要包含有机碳和元素碳,其中有机碳可分为水溶性有机碳和非水溶性有机碳。碳质气溶胶的来源及其形成转化过程是目前大气环境科学领域最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放射性碳同位素比值(Δ^(14)C)在碳质气溶胶源解析上具有优势,是目前唯一可以量化化石源和生物源在不同类别碳质组分中贡献大小的手段。在系统总结国内外放射性碳同位素技术在碳质气溶胶源解析上的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放射性碳同位素比值在碳质气溶胶源解析上的应用原理,深入探究了放射性碳同位素比值在碳质组分中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单体分子放射性碳同位素分析在碳质气溶胶中的发展和应用。最后,对放射性碳同位素比值与稳定碳同位素比值(δ^(13)C)联用,以及单体分子标志物的放射性碳同位素比值研究进行了展望,为碳质气溶胶的来源解析和气溶胶化学过程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碳同位素 稳定同位素 源解析 化石源 生物源 单体分子放射性碳同位素分析 分子标志物 质气溶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放射性碳同位素(^(14)C)技术在大气颗粒物源解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孙雪松 胡敏 +1 位作者 郭松 黄晓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4436-4442,4531,共7页
含碳气溶胶是细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气候变化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识别和定量细颗粒物来源贡献是制定城市和区域空气质量改善措施的基础。天然放射性碳同位素(^(14)C)作为生物源示踪剂,可以有效地用于大气颗粒物来源分析,... 含碳气溶胶是细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气候变化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识别和定量细颗粒物来源贡献是制定城市和区域空气质量改善措施的基础。天然放射性碳同位素(^(14)C)作为生物源示踪剂,可以有效地用于大气颗粒物来源分析,量化生物源和化石源相对贡献。尤其近十多年来,伴随着加速器质谱灵敏度的提高,^(14)C技术在大气颗粒物来源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中介绍了^(14)C在大气颗粒物不同含碳组分、单体分子化合物来源分析上的应用,并提出了国内研究应加强的领域和利用^(14)C技术研究大气颗粒物来源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碳同位素 大气颗粒物 来源解析 示踪物 人为源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放射性碳同位素分析的黑碳分离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晓 李军 +3 位作者 姜鸿兴 莫扬之 张向云 张干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8-177,共10页
黑碳是生物质和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含碳连续统一体,因其复杂的化学结构和特殊的理化性质,涉及碳循环、全球气候、人类健康等诸多问题。放射性碳同位素(14C)是一种区分生物源和化石源的有效手段,而黑碳的分离和纯化则是制约14C示... 黑碳是生物质和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含碳连续统一体,因其复杂的化学结构和特殊的理化性质,涉及碳循环、全球气候、人类健康等诸多问题。放射性碳同位素(14C)是一种区分生物源和化石源的有效手段,而黑碳的分离和纯化则是制约14C示踪技术广泛应用的瓶颈。文章系统介绍了常用于14C分析的黑碳分离方法,总结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其研究进展。认为改良后的热光法是一种常见的快速分离方法,具有相对误差小和可重复性高的优势。而催化加氢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分离方法,稳定且不受基质限制。同时指出:未来需要加强分离方法的标准化,提高方法内和方法间的可比性。特别是需要提供一种具有"真实的"14C值的标准参考物,以判别分离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碳同位素 分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几种物质对海底沉积物的放射性碳同位素年代值进行比较
5
作者 池原 马建华 袁晓茂 《海洋地质动态》 2001年第4期18-20,共3页
关键词 海底沉积物 放射性碳同位素年代值 浮游有孔虫 底栖有孔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同位素^(14)C测年在岩溶地下水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6
作者 卢安康 赵冠华 +3 位作者 王辉 周立坚 唐胜群 彭志龙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7-498,共12页
放射性同位素^(14)C测年是获取岩溶地下水水文地质参数,探索岩溶地下水运移状态,评价其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搜集已公开发表的放射性同位素^(14)C文献资料和相关研究实例,对其主要来源、循环过程、测年原理、分析方法以及在岩溶地下... 放射性同位素^(14)C测年是获取岩溶地下水水文地质参数,探索岩溶地下水运移状态,评价其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搜集已公开发表的放射性同位素^(14)C文献资料和相关研究实例,对其主要来源、循环过程、测年原理、分析方法以及在岩溶地下水研究中的应用等内容进行系统论述。研究表明,目前放射性同位素^(14)C主要用于测定岩溶地下水年龄,通过地下水年龄分布和不同来源的同位素占比,科学识别地下水补给源、估算地下水补给速率、合理评估地下水的更新能力等,再现岩溶地下水运动过程,进而计算运移过程中同位素交换率,判断发生的岩溶作用程度,可示踪地下污染来源,揭示地下水污染质的迁移规律,可为水资源利用和环境评价提供关键性的依据。然而,在使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测年的过程中,仍存在样品采集、处理流程不规范,仪器精度有限、测试价格昂贵、检测结果波动性大等问题。^(14)C测年范围有限,作为示踪剂指示作用单一,无法测定出过于“年轻”或者“古老”的岩溶地下水年龄。此外,地下水的运动过程中自然成因的“死碳”混入和人为因素的干扰也会造成测年结果的偏差,现有的校正模型暂时无法解决该问题,相关理论也缺乏研究,这给实际应用和进一步发展造成一定的困扰。该文指出放射性同位素^(14)C测年在未来仍需加强理论的研究,规范样品采集、处理流程,注重测试技术的开发,以解决“死碳”混入和人为因素的干扰造成的测年结果的偏差,多种示踪剂联合使用,提高测年精度和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碳同位素^(14)C 测年原理 应用进展 存在问题 研究展望 岩溶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闪烁计数法鉴别生物质基泡沫材料 被引量:3
7
作者 邓坤明 马艳 +2 位作者 王宏晓 沈娟章 谭卫红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9-54,共6页
基于美国材料实验协会ASTM D6866标准,利用超低本底液体闪烁技术,测定不同原料来源的泡沫材料中放射性碳同位素^(14)C含量,转化为生物基含量,从而用于鉴别生物基泡沫材料。实验中,分别利用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确定样品用量及其氧化燃烧温... 基于美国材料实验协会ASTM D6866标准,利用超低本底液体闪烁技术,测定不同原料来源的泡沫材料中放射性碳同位素^(14)C含量,转化为生物基含量,从而用于鉴别生物基泡沫材料。实验中,分别利用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确定样品用量及其氧化燃烧温度,样品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合成为液体苯,通过测定合成苯中的放射性碳同位素^(14)C含量来区别鉴定生物质基泡沫材料和石油基泡沫材料,同时测定本底物质煤炭和标准物质糖碳中的^(14)C含量。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测定的糖碳标准物质的^(14)C放射性活度值与标准值一致,由生物质基泡沫材料的^(14)C放射性活度值测定结果计算得到的生物基含量结果与美国Beta实验室采用加速器质谱(AMS)方法测试的结果一致。4种泡沫样品的生物基含量分别为18.77%、23.51%、5.39%和11.13%,全部为生物质基泡沫材料。说明利用该方法能够鉴别生物质基泡沫材料与石油基泡沫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基泡沫 合成苯 放射性碳同位素 液体闪烁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字画加速器质谱^(14)C测年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昭梅 李文琳 +7 位作者 孟安欣 赵振池 覃永富 蓝海会 卢慧金 陈丽莎 梁维刚 沈洪涛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8-43,共6页
古代字画的年代决定了字画的价格,其年代的鉴定是收藏界非常关心的问题和难题。本文采用GXNU-AMS(广西师范大学单极静电^(14)C专用AMS)^(14)C测年法(^(14)C-AMS)测定一幅古画的年代。结果显示,GXNU-AMS系统具备良好的测试条件;此古画纸... 古代字画的年代决定了字画的价格,其年代的鉴定是收藏界非常关心的问题和难题。本文采用GXNU-AMS(广西师范大学单极静电^(14)C专用AMS)^(14)C测年法(^(14)C-AMS)测定一幅古画的年代。结果显示,GXNU-AMS系统具备良好的测试条件;此古画纸质材料的^(14)C年龄为(489±20)BP,经年轮校正曲线校正后的结果显示属明代早期(1412-1444AD),与古画内容描述的年代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碳同位素(14C) 加速器质谱 年代鉴定 字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C-乙酸盐PET/CT显像在肿瘤诊断中的显像原理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刘羽 尹吉林 王欣璐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30-632,共3页
近年来许多研究认为^11C-乙酸盐作为氨基酸及甾醇合成的前体,可用于肿瘤的诊断,它与目前用于肿瘤显像的主要示踪剂——反应细胞内乏氧糖代谢的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ose,^18F—FDG)不同,可以从另一方面反映肿瘤代谢... 近年来许多研究认为^11C-乙酸盐作为氨基酸及甾醇合成的前体,可用于肿瘤的诊断,它与目前用于肿瘤显像的主要示踪剂——反应细胞内乏氧糖代谢的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ose,^18F—FDG)不同,可以从另一方面反映肿瘤代谢情况且不受葡萄糖去磷酸化的影响,广泛应用于多种^18F—FDG显像阴性的高分化、低度恶性的肿瘤显像,可弥补^18F—FDG显像的不足,大大提高临床诊断率,是除^18F—FDG之外用于肿瘤显像的一种很有潜力的新型正电子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放射性同位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藤壶确定琉球群岛的海平面变化及时代
10
作者 丁禾(摘译) 《海洋地质动态》 1985年第10期10-12,共3页
潮间带的藤壶化石在确定古滨线及其时代中虽然用得很少,但却是确定岩石区古滨线位置的有效标志。藤壶与珊瑚和由文石组成的其它大部分壳体不同,它是分泌方解石的生物,由于它没有由文石重结晶为方解石所带来的许多缺点,因而也是用于放射... 潮间带的藤壶化石在确定古滨线及其时代中虽然用得很少,但却是确定岩石区古滨线位置的有效标志。藤壶与珊瑚和由文石组成的其它大部分壳体不同,它是分泌方解石的生物,由于它没有由文石重结晶为方解石所带来的许多缺点,因而也是用于放射性碳同位素测年的良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滨线 琉球群岛 放射性碳同位素测年 藤壶 海平面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