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陆核电厂放射性液态流出物“近零排放”的概念及措施 被引量:20
1
作者 刘新华 张爱玲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9-133,139,共5页
由于内陆核电厂的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是向内陆地表水排放,为了更好的保护公众和保护环境,GB 6249—2011和GB 14587—2011对其提出了比滨海核电厂更严格的排放浓度控制要求,使得内陆核电厂放射性液态流出物将实现"近零排放"。本... 由于内陆核电厂的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是向内陆地表水排放,为了更好的保护公众和保护环境,GB 6249—2011和GB 14587—2011对其提出了比滨海核电厂更严格的排放浓度控制要求,使得内陆核电厂放射性液态流出物将实现"近零排放"。本文阐述了内陆核电厂放射性液态流出物"近零排放"的概念,描述了为实现"近零排放"应采取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核电厂 放射性液态流出物 “近零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文条件的内陆核电厂放射性液态流出物动态排放模拟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小莉 赵懿珺 +1 位作者 袁珏 朱双林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4-100,共7页
以某内陆核电厂址为例,选取90%频率环境来流作为设计基准,建立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量与环境流量等比分配的动态排放模式,采用EFDC数学模型作为模拟手段,分析基准年逐月来流过程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分配方式与环境水体中核素浓度变化... 以某内陆核电厂址为例,选取90%频率环境来流作为设计基准,建立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量与环境流量等比分配的动态排放模式,采用EFDC数学模型作为模拟手段,分析基准年逐月来流过程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分配方式与环境水体中核素浓度变化的关系,模拟常态化实际来流过程中放射性液态流出物动态排放控制条件和水域浓度规律。应用于典型案例,提出瞬时排放量控制上限与环境流量等比例动态分配相结合的动态排放控制方式,并提出瞬时排放量上限的合理取值为3倍年均排放速率。结果表明,该动态排放控制方式可有效降低受纳水域高浓度出现时间,并实现最大峰值浓度合理控制,削弱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对环境水体的影响。这对内陆核电厂排水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核电厂 水文过程 放射性液态流出物 排放优化 排放上限 浓度模拟 水环境容量 近零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陆核电站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评述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楠楠 胡铁松 周彦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26-131,共6页
对国际主要核电发展国的内陆核电站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控制实践进行了总结。然后,结合中国内陆核电站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规范以及滨海核电站排放情况,分析了中国在审批具体内陆核电站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许可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最... 对国际主要核电发展国的内陆核电站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控制实践进行了总结。然后,结合中国内陆核电站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规范以及滨海核电站排放情况,分析了中国在审批具体内陆核电站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许可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探讨性地提出了内陆核电站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许可需要实行公众辐射剂量、排放总量、排放浓度、单位发电量排放、水安全保障、水环境保护等多层次管理和特定水域排放许可差异化管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液态流出物 排放许可 多层次 差异化 内陆核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内陆核电厂正常工况下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的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徐月平 张兵 +3 位作者 陈洋 朱霖清 陶云良 上官志洪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23-228,共6页
介绍了国家重新修订并即将颁布的GB 6249和GB 14587新标准对核电厂液态流出物排放的新要求,通过一个内陆滨河电厂初可研阶段AP1000机组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的环境影响评价实例,分析了内陆核电厂选址过程中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对相关... 介绍了国家重新修订并即将颁布的GB 6249和GB 14587新标准对核电厂液态流出物排放的新要求,通过一个内陆滨河电厂初可研阶段AP1000机组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的环境影响评价实例,分析了内陆核电厂选址过程中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对相关法规的适应性,并提出在AP1000机组设计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核电厂 AP1000 放射性液态流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陆核电厂放射性液态流出物“近零排放”探讨 被引量:9
5
作者 陈少伟 乔培鹏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3-378,共6页
内陆核电厂放射性液态流出物经处理后排往江河流域,为减少对公众和环境影响,需采用先进的废液处理工艺和完善的处理方案,尽可能减少释放到环境中的放射性核素和其他有害物质,实现内陆核电厂放射性液态流出物"近零排放"的目标... 内陆核电厂放射性液态流出物经处理后排往江河流域,为减少对公众和环境影响,需采用先进的废液处理工艺和完善的处理方案,尽可能减少释放到环境中的放射性核素和其他有害物质,实现内陆核电厂放射性液态流出物"近零排放"的目标。本文从对公众健康风险的角度提出"近零排放"的定义和目标,论证通过采用基于化学注入的膜处理技术和太阳能蒸发技术实现放射性流出物的近零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核电厂 放射性液态流出物 近零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设施正常工况下液态放射性流出物环境影响评价模型简介及应用举例 被引量:6
6
作者 马稳林 曹建主 方栋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0-96,107,共8页
液态放射性流出物的环境影响评价是核设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本文主要介绍了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19号安全报告所推荐的核设施液态放射性物质在地表水中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并对排入河流的情况作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 液态放射性流出物的环境影响评价是核设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本文主要介绍了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19号安全报告所推荐的核设施液态放射性物质在地表水中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并对排入河流的情况作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在核电站的选址阶段,可以先使用较简单和保守的方法进行计算,这样需要的现场数据较少,得到的结果偏向保守。如果该结果符合筛选要求,则不必进行进一步的计算,从而节省了人力物力;如果该结果不符合要求,则可采集较多的现场数据后使用较精细的模型来计算,或者采取其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模型 液态放射性流出物 核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水堆核电站运行状态下气液态放射性流出物源项计算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吕炜枫 熊军 +1 位作者 唐邵华 刘杰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06期197-201,共5页
压水堆核电站运行状态下气液态放射性流出物源项为环境影响评价的源头。通过对压水堆核电站运行状态下气液态放射性流出物的释放途径及其计算基准的研究,得出了各类型压水堆核电站通用的运行状态下气液态放射性流出物源项计算模型,并分... 压水堆核电站运行状态下气液态放射性流出物源项为环境影响评价的源头。通过对压水堆核电站运行状态下气液态放射性流出物的释放途径及其计算基准的研究,得出了各类型压水堆核电站通用的运行状态下气液态放射性流出物源项计算模型,并分析讨论了主要的影响因素。根据建立的计算模型,采用CPR1000机型的设计参数,计算了CPR1000机型气液态放射性流出物源项预期值,并与大亚湾和岭澳核电站实测值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结果可包络实测值,计算模型具有一定的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水堆 液态放射性流出物 源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310改进型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排放监测 被引量:4
8
作者 尹振羽 杨广利 许光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3-496,共4页
核电厂放射性气态流出物是通过核电厂烟囱向环境排放,放射性废水通过核电厂废水排放渠向受纳水体(如大海、河流、湖泊)排放,此外还可能通过车辆或人员从核电厂带出少量污染物。为对上述排向环境的废物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设计了核电厂... 核电厂放射性气态流出物是通过核电厂烟囱向环境排放,放射性废水通过核电厂废水排放渠向受纳水体(如大海、河流、湖泊)排放,此外还可能通过车辆或人员从核电厂带出少量污染物。为对上述排向环境的废物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设计了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监测设备。M310改进型核电厂对放射性物质向环境的释放管理和控制是严格的,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载放射性流出物监测 放射性液态流出物监测 车辆/人员γ污染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和I在某拟建核电厂液态流出物长距离排放管线周围土壤中的扩散行为
9
作者 陈东洋 李传斌 +6 位作者 陈婧仪 杨杰 王建华 陈媛 王芝芬 吴涵玉 康明亮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388-2398,共11页
裂变产物^(137)Cs和129/^(131)I是液态流出物中重点关注的核素,其产额高、迁移能力强,具有生物有效性,是核设施辐射环境安全评价的重要指标。本文以某拟建核电厂液态流出物长距离排放管线下方浅层土壤及模拟地下水为实验材料,采用稳定... 裂变产物^(137)Cs和129/^(131)I是液态流出物中重点关注的核素,其产额高、迁移能力强,具有生物有效性,是核设施辐射环境安全评价的重要指标。本文以某拟建核电厂液态流出物长距离排放管线下方浅层土壤及模拟地下水为实验材料,采用稳定同位素(^(133)Cs和^(127)I)替代开展贯穿扩散实验,通过自定义软件Pycharm对扩散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不同采样点的浅层土壤通过吸附作用阻滞Cs^(+)扩散,Cs^(+)的有效扩散系数为3.87×10^(-11)~4.31×10^(-11)m^(2)/s;而对于阴离子I^(-),其所有采样点的固液分配系数K d均趋近于0(1.75×10^(-4)~2.72×10^(-7)L/g)、有效扩散系数为1.97×10^(-11)~2.61×10^(-11)m^(2)/s,表明弱吸附核素^(129/131)I难以被土壤阻滞,易迁移至地下水中。由于采样点土壤的主要成分均为石英、斜长石、钙长石,因此土壤表面电荷是影响Cs^(+)和I^(-)在该区域扩散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 I 扩散 Pycharm 放射性液态流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在长江三角洲的迁移扩散模拟 被引量:3
10
作者 崔志强 曲静原 童节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469-2475,共7页
本文针对拟建的内陆核电站,选择二维数值模拟,基于MIKE模型构建长江河口二维水动力模型,模拟了受纳水体的流场及假想事故情况下放射性液态流出物在长江三角洲的稀释扩散情况。本文评估了在潮汐作用的影响下,核事故污染物在长江三角洲的... 本文针对拟建的内陆核电站,选择二维数值模拟,基于MIKE模型构建长江河口二维水动力模型,模拟了受纳水体的流场及假想事故情况下放射性液态流出物在长江三角洲的稀释扩散情况。本文评估了在潮汐作用的影响下,核事故污染物在长江三角洲的滞留时间、影响过程和影响程度。模拟结果显示:模拟的流场基本能反映受纳水域实际情况,潮汐作用会增加核素在三角洲水域的滞留时间,但同时也会将放射性核素带向外海,核素浓度会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核电站 放射性液态流出物 长江三角洲 迁移扩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RICA框架的放射性核素环境安全浓度限值的计算 被引量:1
11
作者 于宁 郭佩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23,共5页
本文采用欧盟ERICA框架下评估电离辐射生态风险的ERICA综合法,选用ERICA工具数据库中的参数数据,计算了我国大亚湾等核电站液态放射性流出物中主要的18种放射性核素的环境安全浓度限值。当核电站排水口附近海域中放射性核素浓度低于推... 本文采用欧盟ERICA框架下评估电离辐射生态风险的ERICA综合法,选用ERICA工具数据库中的参数数据,计算了我国大亚湾等核电站液态放射性流出物中主要的18种放射性核素的环境安全浓度限值。当核电站排水口附近海域中放射性核素浓度低于推荐的环境安全浓度限值时,放射性核素造成的辐射风险被认为是在海洋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 液态放射性流出物 放射性核素 环境安全浓度限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内陆核电发展过程中水资源安全相关问题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韶伟 岳会国 +3 位作者 熊文彬 李雯婷 俞淞 王红瑞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3-117,共5页
核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其潜在的放射性污染会对水资源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巨大差异,内陆核电的水资源安全问题更加凸显。在简要介绍了核电站运行原理... 核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其潜在的放射性污染会对水资源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巨大差异,内陆核电的水资源安全问题更加凸显。在简要介绍了核电站运行原理及安全设计后,阐述了国外内陆核电的状况。从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污染、冷却水污染和硼污染三方面分析了内陆核电站运行对水资源安全的影响以及我国的控制措施。从水资源管理思路、水资源论证深度、水资源应急响应机制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内陆核电水资源管理中亟待加强的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核电 水资源安全 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污染 冷却水污染 硼污染 水资源管理思路 水资源论证深度 资源应急响应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水堆核电厂氚排放源项的计算及验证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昭林 王亮 +5 位作者 周永海 周克波 吴华雄 柳顺雷 王昆鹏 叶远虑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9-366,共8页
氚是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中重要的核素,氚源项也是核电厂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中最重要的关注点之一。本文基于压水堆核电厂中氚的产生机理建立氚源项的计算模型,并结合我国某在役核电机组2003—2018年运行经验反馈数据,对理论计算模型的结... 氚是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中重要的核素,氚源项也是核电厂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中最重要的关注点之一。本文基于压水堆核电厂中氚的产生机理建立氚源项的计算模型,并结合我国某在役核电机组2003—2018年运行经验反馈数据,对理论计算模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氚的计算方法所得到的模拟值与实际运行情况相符,本文氚排放计算采用的计算模型和假设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水堆 核电厂 液态放射性流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