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性气溶胶监测仪探测限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卢正永 李爱武 +3 位作者 张志龙 傅翠明 杨俊武 张延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1年第6期518-524,共7页
研究了放射性气溶胶监测仪的检测方法 ,即天然本底检测法和衰变检测法。两种方法不仅可检测监测仪的探测限 ,而且对各种监测仪探测限指标的物理意义能给以正确判断。介绍了检测方法 ,讨论了方法必须遵循的规范性要求。
关键词 放射性气溶胶监测仪 探测限 天然本底 检测 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 衰变检测法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厂放射性气溶胶监测仪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3
2
作者 高兴兵 李树成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5-268,273,共5页
论文介绍了新标准对核电厂中应用的放射性气溶胶监测仪不确定度的量化要求,简述了对放射性气溶胶监测仪测量放射性气溶胶活度浓度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重点分析了放射性气溶胶监测仪总测量不确定度的引入因素。最后,根据统计涨... 论文介绍了新标准对核电厂中应用的放射性气溶胶监测仪不确定度的量化要求,简述了对放射性气溶胶监测仪测量放射性气溶胶活度浓度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重点分析了放射性气溶胶监测仪总测量不确定度的引入因素。最后,根据统计涨落、放射源标定、相对固有误差、取样流量测量、信号处理和信号输出等主要影响量以及试验偏差引入的不确定度数据进行计算,给出了放射性气溶胶监测仪总的测量不确定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放射性气溶胶监测仪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引起的放射性气溶胶连续监测仪峰位漂移修正技术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志龙 傅翠明 +1 位作者 陈宝维 李建龙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52-755,共4页
本工作研究放射性气溶胶连续监测仪中由半导体探测器的温度特性引起的α谱的峰位漂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采用温度跟踪方法和计算机软件处理技术消除这一问题。修正采取了2种方法:第1种是对峰位进行温度修正,得到修正过的各道计数;第... 本工作研究放射性气溶胶连续监测仪中由半导体探测器的温度特性引起的α谱的峰位漂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采用温度跟踪方法和计算机软件处理技术消除这一问题。修正采取了2种方法:第1种是对峰位进行温度修正,得到修正过的各道计数;第2种是采用跟踪天然放射性核素^(214)Po峰位的漂移,再根据被测人工放射性核素能量与^(214)Po能量的相对值来进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气溶胶监测仪 峰位漂移 温度效应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气溶胶监测仪校准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孟令泽 陈禹轩 +8 位作者 朱保吉 陈细林 罗明杰 来居翰 刘蕴韬 徐利军 夏文 杜志宇 姚顺和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1-460,共10页
压水堆冷却系统压力边界的泄漏会引发严重安全事故。冷却剂在反应堆高中子通量下会产生^(18)F,在泄漏后形成的放射性气溶胶可使用^(18)F气溶胶监测仪连续监测,以确认泄漏的位置与严重程度;监测仪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关系到核电站的稳定运行... 压水堆冷却系统压力边界的泄漏会引发严重安全事故。冷却剂在反应堆高中子通量下会产生^(18)F,在泄漏后形成的放射性气溶胶可使用^(18)F气溶胶监测仪连续监测,以确认泄漏的位置与严重程度;监测仪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关系到核电站的稳定运行,但目前尚缺乏可用的现场校准方案。本文对^(18)F气溶胶监测仪进行校准方法研究,使用放射性^(18)F标准滤膜源、22 Na及68 Ge/68 Ga标准点源对国内新设计的某型号^(18)F气溶胶监测仪进行计量校准,确定新测量方案下仪器的活度响应,研究不同校准方法对活度响应的影响。利用^(18)F标准滤膜源得到的活度响应的扩展不确定度为6.0%(k=2),满足监测仪校准的准确度要求。利用22 Na及68 Ge/68 Ga标准点源进行的校准研究还表明,正电子发射能谱对该监测仪活度响应的影响最大,应选取与^(18)F能谱接近的长寿命核素作为替代,现场校准推荐使用22 Na点源或标准滤膜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 放射性气溶胶监测仪 校准 放射性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